深圳垃圾分類將正式開罰,10月至11月為集中執法期

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實施,9月份為執法警示期,10月至11月,深圳生活垃圾分類邁入集中執法階段,將對不開展垃圾分類等行為正式開罰。市城管和綜合執法局呼籲廣大市民、物業單位、企事業單位,認真按照《條例》要求做好垃圾分類,共創美麗深圳。


根據《條例》,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管理人未按照要求設置分類投放點、配置分類收集容器,未保持投放點或者收集容器完好、整潔,且逾期不改正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在住宅區居住樓層公共區域設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的,處二千元以上一萬元以下罰款。

生活垃圾收集、運輸單位未按照規定的時間、頻次、路線和要求分類收集、運輸生活垃圾的,處五千元罰款;混合收集、運輸已分類的生活垃圾的,處五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生活垃圾處理單位混合處理已分類的生活垃圾,處五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違法處理生活垃圾並牟取利益的,沒收違法所得。

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義務人未按照規定要求投放生活垃圾的,由區主管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對個人處五十元罰款,對單位處五萬元罰款;情節嚴重的,對個人處二百元罰款,對單位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應當受到處罰的個人,沒有嚴重情節且自願參加市、區主管部門組織的生活垃圾分類培訓、宣傳服務或者現場督導等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即活動代罰。


垃圾分類執法,小區準備好了嗎


深圳垃圾分類即將進入正式執法階段。在正式開罰前,8日記者走訪了幾個小區的垃圾投放點,發現絕大多數小區已建立垃圾分類的宣傳公告設施、分類垃圾箱,但具體執行起來,仍有少部分小區尚未認真執行。

認真者:隨時堪稱“教科書式”執行

昨日下午4時,蓮花北村東側的一個垃圾投放站,陳師傅正用水認真刷洗垃圾桶。這樣的清洗工作,他每天要進行兩次。據他介紹,蓮花北村居民整體素質不錯,絕大多數人能夠認真執行垃圾分類。從號召垃圾分類以來,人們已養成分類投放的習慣,“大約7成以上的人能夠很標準完成分類投放,只有少部分人也分類了,但帶著塑料口袋一起投放。”據他觀察,蓮花北村的老人都比較自覺,分類十分認真,而部分年輕人則會囫圇地把垃圾口袋扔入垃圾箱內。“不文明的畢竟是少數,等大家都做到了,他慢慢也會改變的。”

鵬盛社區鵬盛年華小區的垃圾投放箱設置在宣傳欄的對面,由於箱體十分乾淨整潔,記者一度沒有發現。在玻璃製品垃圾箱裡,存放了大約半箱的各種酒瓶、罐頭瓶,還沒有人過來收;金屬、塑料、紙製品箱裡,也放了大半箱的各種塑料包裝和泡沫盒子,沒有混雜其他垃圾。投放的標準程度堪稱“教科書式”。

敷衍者:分類只在“督導”上班時管用

而在八卦嶺610棟附近的八卦嶺三區,則沒有設置得這麼認真。灰色的可推拉式垃圾箱分佈在很多舊廠房樓下,記者看到垃圾箱上除了部分噴塗了“其他垃圾”外,剩下的都只噴塗了“八卦嶺三區”字樣。據附近人員介紹,由於這裡基本上是食肆和企業,垃圾相對單一,廚餘垃圾都會被專門的人用藍桶收走,剩下的生活垃圾不多,而能夠扔入垃圾桶的大多數是廢棄的包裝。

在園嶺五街園東花園的垃圾投放點,情況就比較糟糕了。這裡除了指定的分類垃圾投放點,沿街還放著好幾個灰色的大型垃圾箱,行人走到這可以隨意投放。在玻璃投放桶裡,滿滿地投放著各種垃圾,塑料瓶、塑料袋裡的汙物,拱得蓋子都蓋不嚴實。就在記者採訪過程中,至少有4個人直接把手中垃圾直接投放到標註為“園東花園13”的垃圾桶內。

記者按照公示欄裡的電話聯繫到這個投放點的督導員韓愛葉。韓女士稱,園東花園附近居民分類投放的情況並不理想,“馬馬虎虎”。她每天會在定時投放時過來值守,但其他時間另有工作,在樓上做管家。所以,沒人值守時,群眾扔垃圾就處於沒有人管、沒人引導的情況。



晶報傳媒運營

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

注:本號轉載並註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號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號轉載時,必須保留本號註明的作品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週內與本號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