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上過大學的他,38歲成復旦大學博士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清代著名的思想家龔自珍有詩云:“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的確,人才本沒有統一的評判標準,在培養時也不應套用固定的模式,更不應當完全按照考試成績來衡量人才的水平高低

倘若如此,很可能會讓有真才實學的英才被埋沒,那將是一件多麼可惜的事情。

蔡偉就是一個險些被埋沒的人才,他在古文字研究方面有極高的造詣,讓學界泰斗都稱讚不已,可他卻在高考中落榜,連大學都沒有上過。

僅有高中文憑的他,在社會上打拼多年,一直沒有放下對古文字的熱愛和鑽研,終於守得雲開,被複旦大學破格錄取為博士生

這樣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讓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置信,有人羨慕他的好運氣,有人質疑學校的做法,但大家卻很少會去想,蔡偉在這背後究竟付出了多少心血。


沒上過大學的他,38歲成復旦大學博士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熱愛古文字,自小立下志向

蔡偉是遼寧錦州人,父母都是普通工人,家庭經濟情況很一般。

小時候的蔡偉學習成績並不理想,他是一個典型的偏科生,除了與古文字、詩詞文學有關的知識外,他對其他各門知識都缺乏興趣。

這也導致他除了語文之外,其他科目的成績都是慘不忍睹

上高二的時候,蔡偉看到了復旦大學教授裘錫圭先生撰寫的論文,被先生倡導的研究古文字的觀點深深吸引,也因此定下了自己一生要走的道路——通過古文字弄清楚古人的思想、生活,找到中國人真正的“根”

蔡偉的志向頗為遠大,可是這種志向出現在一個上高中的孩子身上,就不免會讓人產生懷疑,覺得他不好好研究學業,一心鑽研古文字,是好高騖遠、痴心妄想。

儘管支持自己的人沒有多少,但蔡偉卻十分堅定,此後沒有一天放下過對古文字的研究。


沒上過大學的他,38歲成復旦大學博士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在高考落榜後,他進入了一家膠管廠工作。沒過幾年,他下崗了,為了謀生,他決定去擺地攤,這樣可以一邊賺取家用,一邊讀古書。

因為手頭沒有多少資金,買不起貴重的古籍,甚至連複印費都掏不起,他就只能利用閒暇時間到圖書館一點一點地抄寫古籍

你可能不理解他的這種做法,但在他看來,抄寫古籍並不是枯燥、困難的事情,反而讓他找到了無窮的樂趣。

他在文字的海洋中暢遊,滿足了自己對古文的熱愛,同時也加深了對文字資料的理解。

一些在他人眼中“佶屈聱牙”的費解生僻古文,他卻能夠輕鬆地理出頭緒,還能準確地解釋出意思。

在年復一年的研究中,他彷彿叩開了時光的大門,與古人隔著千年的距離進行著思想碰撞……


沒上過大學的他,38歲成復旦大學博士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獲得認可,破格錄取為博士

除了精研古籍外,蔡偉也會閱讀一些國內專家、學者的研究成果,從中汲取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水平。

他特別關注裘錫圭先生的文字,有一次,他看到裘先生在論文中提到自己對“

佐子”這個詞有疑問,不確定它的意義。

蔡偉恰好對這個問題有過研究,他鼓足勇氣將自己的心得寫在信中,寄給了裘先生。

在信中,蔡偉將“佐子”一詞解為“嗟子”,說它有“嗟嗞”(即嘆息聲)的意思。

裘先生讀後只覺得茅塞頓開,立刻就此事撰寫文章,並在文中稱讚蔡偉的想法很有道理

從那以後,裘先生與蔡偉經常有書信往來,瞭解了他的真實學術水平後,十分震驚,將他視為有才學的後輩,給予了他很多關心和指導。


沒上過大學的他,38歲成復旦大學博士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得知蔡偉的生活不太如意,裘先生又建議他考研,但蔡偉認為自己除了古文外,其他科目都拿不出手,參加考試的結果只能是鎩羽而歸。

就在這個時期,蔡偉的妻子不幸患病,為了賺醫藥費,蔡偉不得不蹬起了三輪,可這也讓他少了很多看書的時間。

裘先生知道此事後,十分著急,便和其他同事商議,推薦蔡偉編撰《長沙馬王堆漢墓簡帛集成》,也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蔡偉的學識得到了充分的展露,眾多古文字方面的專家都對這個自學成才的青年佩服不已。

2009年,裘先生聯合其他幾位教授一起推薦蔡偉報考博士,經過初試、複試等一系列考核後,蔡偉成績優秀,成功被複旦大學錄取,裘先生也正式成為他的導師。

這一年,蔡偉已經38歲了,他雖然沒有接受過系統的學術訓練,但在專業方面的能力卻是有目共睹的。

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劉釗就稱讚道:“他對古書的文字、句法及古人用語習慣都爛熟於心,甚至比許多專業研究者更熟悉。”


沒上過大學的他,38歲成復旦大學博士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博士畢業,開啟人生新篇章

做過下崗工人、擺過地攤、蹬過三輪車的蔡偉就這樣開始了自己的讀博之路。

2015年博士畢業後,他進入了安順學院圖書館工作,能夠與一生摯愛的書籍為伴,可以進一步開展古文字研究工作,這對他來說是一種難得的幸福。

獲得新工作後,蔡偉的研究事業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不斷有專業論文問世。

2018年,他還參加了在清華大學舉辦的先秦兩漢訛字研討會,並提交了自己精心撰寫的論文《先秦秦漢古書校字九則》,展現出了高超的專業能力……


沒上過大學的他,38歲成復旦大學博士生,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人才獲得了適合自己的崗位,發揮出了自己應有的水平,為學術發展貢獻出了智慧和力量,這是值得我們欣慰的事情。

能夠看到這樣可喜的結果,我們必須感謝“慧眼識英”的“伯樂”裘錫圭先生,他不以學歷論英雄,只重視人才有沒有足夠的專業素養、研究能力

倘若生活中多一些善於識人、育人的“伯樂”,便會少一些蒙塵的明珠。

當然,更值得我們讚許的是在艱難環境中不改志向的蔡偉,為了心中熱愛的事情,他不惜付出時間、精力、心血去研究,心無旁騖、專注一心,才能有此成就。

也希望廣大尚未實現理想的青年人,不要在困難面前輕易言敗

如果覺得自己缺少前進的勇氣,不妨用蔡偉的精神鼓勵自己,然後不斷提升和充實自我,鍛鍊真才實學,“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成功或許就在下一個轉角處等待著你。

我是【親子育兒堂】,一個熱愛讀書、學習的老爸,長期關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問題,願與爸爸媽媽分享育兒、教育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