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方勇律師:噹噹網法律危機會走向何方?


作者:北京 方勇律師

任何複雜問題,都能轉化為法律問題。此次噹噹網危機系複合型法律糾紛:

1、“巧用”《公司法》與《婚姻法》間的空檔。

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中,俞渝佔64.2%,李國慶佔27.51%,其餘股份在三家持股平臺名下。依據《婚姻法》,俞渝名下的64.2%、李國慶名下的27.51%,如無相反約定,確實都屬於夫妻共同財產,兩人各享有一半份額;但依據《公司法》,俞渝名下64.2%股份的投票權,還是需要通過俞渝本人投票來行使股東權利的。現在李國慶先生直接以“基於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夫妻財產共有原則”,單方將這64.2%、27.51%的投票權平均後就行使了。

2、“巧破”VIE法律架構。

應該說,噹噹VIE架構中的海外公司也是噹噹的中樞,雖然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註冊資本只有2000萬元人民幣,但它是噹噹網的國內運營主體與主要財富來源。李國慶只針對了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這一核心點。

3、“巧穿”合法外衣。

如果直接去公司拿走眾公章,對各方均不好交代,但李國慶手持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的新“股東會決議”,就能對各方、特別是對出警的警員有了看上去“合規”的說辭。

4、“巧悉”司法特點。

如果李國慶通過司法程序去主張其股東權利,按目前的司法現實,會曠日持久;但李國慶如能佔有公司眾公章、掌握公司管理權,李國慶過去的困難,就成了俞渝今後的困難。

5、“巧佔”道德高地。

李國慶的當當創始人身份,人盡皆知,李國慶痛陳自己被“無視”,被“剝奪”管理權,易引起一定共鳴。而且,北京噹噹科文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事實上的大公司,至今仍採用執行董事管理架構,沒有依據《公司法》成立董事會進行管理,從表面看易被攻擊為管理硬傷。

6、“巧拉”員工人心。

疫情期間,噹噹網對員工的到崗要求等方面,確實存在網絡負面報道; “60多位小股東”的遺留股權事宜也關乎員工切身利益與價值導向。這些《勞動法》、疫情防控、《公司法》層面不容迴避的問題,現在都被李國慶放了大招。

7、“巧發”紅利。

分紅是股東的法定權利,中小股東不像老闆夫婦那般財大氣粗,對眼前分紅利益的關注是在所難免的。李國慶承諾“擬以2019年度稅後淨利潤30%進行股東分紅,以緩解中小股東的當前壓力”,“近期將依法作出相應利潤分配安排”,應該不是無的放矢。

目前,噹噹網危機還處於公司治理層面的民事糾紛性質,但隨著公安部門行政執法的介入、公司工商登記變更申請程序的啟動(成功與否另議),會進一步演化為民事行政交叉糾紛。按以往疑難複雜法律糾紛演化的慣例,不排除今後會出現刑事手段的介入。那時,從法律角度看,噹噹網危機就是一典型的刑民行交叉法律糾紛。

我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噹噹網的資深用戶,期待李國慶、俞渝兩人作為知名企業家,能早日化干戈為玉帛,避免事態進入刑民行交叉領域,讓噹噹網行穩致遠。

北京方勇律師:噹噹網法律危機會走向何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