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身就忘事,是提前進入衰老期了嗎?

  陳女士今年30 歲,前幾天,她跑到醫院向醫生訴苦,說她最近非常健忘,跑上樓去房間拿鑰匙,推開房門忽然大腦一片空白。她趕緊站著不動,屏住唿吸回憶自己上來幹嗎,結果還是想不起來。陳女士擔心,這種「轉身就忘」是提前衰老的跡象。

轉身就忘事,是提前進入衰老期了嗎?

  「門口效應」在作怪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和朋友交談甚歡的時候,想起一件超好笑的事情要跟朋友分享,卻找不到時機打斷朋友,等這茬結束後,到嘴邊的話卻變成了——我剛才想說什麼來著?

  遭遇這種情況,不用擔心,這並不是失憶症的表現,而是一種常見的記憶機制。科學家將這種「出門就忘事」的情況稱為「門口效應」,而這恰恰是一種高效率記憶的具體表現。

  由於人們的大腦無時無刻不在處理大量信息,因此,大腦必須清空一些在它看來沒用的東西。在進入新環境時,舊環境的記憶被保存為「備用資訊」或被刪除,就造成人們的記憶斷層。簡單來說,就是新場景加載完畢,存檔卻丟失了,或者一段時間後存檔又浮現在腦海中。

轉身就忘事,是提前進入衰老期了嗎?

  高效記憶符合人類進化

  人類需要利用有限的記憶完成更多的任務,合理的組織記憶對人類十分重要。科學家認為,「門口效應」就是一種高效率記憶的具體表現,具有重要的進化意義。

  它使我們可以快速忘記上一個環境中的信息,為新環境騰出有限的記憶空間,這構成了一種高效率的記憶形式。記憶太多多餘的信息,在有限的資源下是不具備生存優勢的。

  「門口效應」和老年痴呆症,我們可以簡單地自我判斷區分。如果是老年痴呆症,忘記的事情經人提醒還是會想不起來,而「門口效應」則會很快回想起來。

轉身就忘事,是提前進入衰老期了嗎?

  我們大可不必為生活中的小小遺忘而煩惱,這正是人腦在發揮正常功能的表現,有的時候,「忘不了」才真正讓我們頭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