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當局炮製“假消息’的四種手法

圖片

民眾高舉標語,抗議綠營網軍。臺媒資料圖

近些年來,民進黨利用執政優勢統合各方之力,強勢修正“國安五法”等相關法規制定嚴格規範,嚴厲打擊不利於己的“假新聞”,一時之間打擊“假新聞”、“假資訊”成為島內“政治正確”。諷刺的是,“農委會1450網軍”、楊蕙如“卡神案”等業已證明,民進黨當局才是最大的錯假訊息製造中心,也是最強大的網絡假訊息網軍指揮總部。

島內民眾嘲諷,“民進黨長時間就是假新聞的最主要散播者、受益者,實在沒有資格裝清純”。然民進黨當局不以為然,不思悔改,甚至在大疫之下以造謠汙衊、搬弄是非、誹謗取寵為己任,極盡顛倒黑白、無中生有、捕風捉影之能事,頻頻藉助疫情炮製“假新聞”,將自己“賊喊捉賊”的荒誕表現徹徹底底暴露於國際社會。

手法一:造謠抹黑。藉疫情在各種場合散佈不實信息和謠言,刻意將疫情政治化,頻頻向大陸潑髒水,“甩鍋大陸”“指責大陸”“調侃大陸”,甚至憑空捏造“武漢病毒”“中國病毒”的冠名,釋放“大陸疫情可能失控”的負面信息。讓民進黨跳腳的是,事實面前,世衛組織和國際社會一致力挺中國大陸的抗疫表現,讓民進黨的“良苦用心”無功而返。

手法二:無中生有。大肆宣揚早在去年12月31日就已經發電郵告知世衛組織在武漢出現的病毒會人傳人,以牽強附會的解釋把自己美化成“疫情吹哨者”,在國際社會上塑造“臺灣是抗疫模範生”的輿論氛圍。結果被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的回應狠狠打臉:疫情資訊最早由大陸武漢提出,臺灣並未通報有“人傳人”現象。

手法三:倒打一耙。鋪天蓋地給譚德塞扣“親中”“拍中國馬屁”的大帽子,瘋狂抹黑鼓譟其是瀆職害死全球千萬人的“千古罪人”,處處以“黑鬼”辱之。當譚德塞忍無可忍予以回應時,民進黨當局死不認賬外加倒打一耙,其聲明稱譚德塞的說法是“莫須有”,“表示強烈不滿,提出最嚴正抗議”,譚德塞應“立即更正澄清毫無依據的指控,並道歉”。

手法四:編造謊言。美化與美國簽署所謂的“防疫夥伴關係聯合聲明”,聲稱臺灣每週向美國提供10萬個口罩,美國將為臺灣保留30萬件防護衣的原料,結果謊言被島內媒體戳破,所謂臺美之間口罩和防護衣原料的交換其實只是一場交易。諸如甩鍋大陸網友攻擊譚德塞、遮掩臺軍艦染疫風波等等,亦是民進黨當局謊話連篇的現實表現。

上述僅是民進黨借疫炮製“假消息”的冰山一角,卻將民進黨以“權”為本、“獨”迷心竅的醜惡本性暴露無遺:形塑“親美、抗中、保臺”的輿論氛圍,助推臺灣的“國際化”和“臺獨化”步伐。於是乎,醜化大陸、“口罩外交”、仰美鼻息等種操作噴湧而出,無論消息真假,不管對錯與否,只要對己有利,怎麼編造都不為過。

這就是民進黨的神邏輯,嘴上喊著打擊“假新聞”,自己卻對製造“假新聞”如此熱衷。民進黨沉迷於此已不是什麼新鮮事,早就是其“黨性”的一大特質:反正“假消息”的定義權在我手裡,“只要是我說的就是真的”“我說你是假的你就是假的”。稍有質疑之聲,立馬被扣上“舔中”“賣臺”的罪名,遭到出征和撻伐。“一言堂”的綠色恐怖已然形成,“臺式民主”名存實亡,臺灣社會一片肅殺,持不同觀點的人不敢發聲,噤若寒蟬。之前如此,疫情期間已然如此,只能“順時中”,嚴禁“逆時中”。

但紙永遠包不住火,謊言終究會被拆穿。民進黨屢屢將政治私利置於臺灣同胞福祉至上,甚至不惜炮製“假消息”把臺灣同胞逼上他們的“臺獨戰車”。這樣不恥的政治圖謀,早已被臺灣民眾看穿,業已被國際社會恥笑。

(陸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