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否是強大而可怖的?約翰·多恩寫了一首詩,直接與死亡叫板

死亡是否是強大而可怖的?

讀完這首約翰·多恩的詩歌Death Be Not Proud(《死神你莫驕傲》),也許可以給你一些解答。

約翰·多恩(1572-1631)是17世紀英國玄學派詩人、教士。19、20世紀的英國詩人、劇作家、文學批評家、詩歌現代派運動領袖T·S艾略特很推崇他,他對西方現代詩歌有深刻的影響。

約翰·多恩曾就讀於牛津和劍橋兩所大學,涉獵神學、醫學、法律和古典著作方面的知識,學識不凡,機智幽默。

死亡是否是強大而可怖的?約翰·多恩寫了一首詩,直接與死亡叫板

約翰·多恩

他是一位愛美人勝過愛江山的人,在29歲時與他爵士僱主17歲的侄女私奔、秘密結婚,本來他是伊麗莎白宮廷中前途光明的私人秘書,因而成為鋃鐺入獄之人。在42歲之前,他都奔波於養家餬口之中。在42歲他成為虔誠教徒,之後成為頗有名望的聖保羅大教堂教長。

約翰·多恩的詩歌與伊麗莎白時代繁複華麗的風格不同,他的詩歌充滿智慧、激情和推理,具有活力。

《死神你莫驕傲》是一首十四行詩,體現了約翰·多恩詩歌的風格。雖然是一首寫死亡的詩歌,但是沒有任何陰暗的成分,從中可以讀出他面對死亡之時的堅定和力量。

十四行詩是歐洲一種格律嚴謹的抒情詩體,就像中國的詩歌有絕句、律詩和五言、七言。這種詩體最初流行於意大利,被彼特拉克完善,因此也被稱為“彼特拉克體”,這種詩體流行於歐洲各國。莎士比亞也寫過很多經典的十四行詩。

死亡是否是強大而可怖的?約翰·多恩寫了一首詩,直接與死亡叫板

聖保羅大教堂倫敦

《死神你莫驕傲》這首詩歌有很多古英語,翻譯的時候比較困難。因為是十四行詩,格律嚴謹,因此在翻譯成中文的時候,我也儘量讓它“整齊”一些,我目前的水平只能讓每行詩歌字數一樣。

這是一首直接和死神叫板的詩歌,我最喜歡最後一句:“死只是睡的一剎,之後將得永生,/此後死不再有;死神你也將死去。”

中西方對待死亡的態度很不同,中國古代極少去探索死亡,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所以,中國人認識自己和世界,是從生的人自身出發的。而西方很喜歡探討死亡這個話題。這與他們的基督教信仰有關,因為他們認為死亡是與上帝、永生聯繫在一起的。

下面是詩歌的原文和譯文,希望大家喜歡。歡迎大家評論。

死亡是否是強大而可怖的?約翰·多恩寫了一首詩,直接與死亡叫板

倫敦聖保羅大教堂

Death Be Not Proud

by John Donne

死神你莫驕傲

作者:約翰·多恩

譯者:山今

Death be not proud, though some have called thee

Mighty and dreadfull, for, thou art not soe,

For, those, whom thou think'st, thou dost overthrow,

Die not, poore death, nor yet canst thou kill mee.

From rest and sleepe, which but thy pictures bee,

Much pleasure, then from thee, much more must flow,

And soonest our best men with thee doe goe,

Rest of their bones, and soules deliverie.

Thou art slave to Fate, Chance, kings, and desperate men,

And dost with poyson, warre, and sicknesse dwell,

And poppie, or charmes can make us sleepe as well,

And better then thy stroake; why swell'st thou then?

One short sleepe past, wee wake eternally,

And death shall be no more; death, thou shalt die.

死神你莫驕傲。儘管有人稱呼你:

強大而可怖的。但是你並非如此,

那些你自認為已經向你屈服的人,

沒死,可憐的死神,你殺不死我。

通過安息和長眠可窺探你的形象,

從你那裡一定會流淌出更多歡愉,

死者的屍骨已安歇,靈魂已解脫。

命運、機遇、君王和亡命者之僕,

你與毒藥、戰爭和疾病同處一室,

罌粟和巫術同樣也能讓我們安眠,

比你的撫摸更美好,你驕傲什麼?

死只是睡的一剎,之後將得永生,

此後死不再有;死神你也將死去。

你認為《死神你莫驕傲》這首詩歌翻譯得好嗎? 單選

0

0%

0

0%

一般

0

0%

不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