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隊發生政變,相比之下才知道毛主席當年三灣改編的意義所在

2月1日,緬甸軍方逮捕緬甸總統溫敏和國務資政昂山素季等人,並宣佈臨時接管緬甸政權。各邦及多地的許多民盟頭面人物和活動人士都被拘留了。該消息不脛而走,震驚世界。

在緬甸的故都、最大的城市仰光市,市政廳外圍被封鎖進出,街道上也被裝甲車和全身武裝的軍方人員佔據。緬甸也在全國範圍內出現了爭先購買日常生活品的現象。

在緬甸的各方勢力中,軍方几乎可以說是獨佔鰲頭。緬甸軍方的力量足以改變緬甸的憲法,在各行各業也有緬甸退休的軍人,尤其是一些油水多的行業,緬甸軍方也不放過。可以這麼說,緬甸軍方早已把握住了緬甸的國家命脈。

緬甸軍隊發生政變,相比之下才知道毛主席當年三灣改編的意義所在

在得知緬甸的情況後,筆者不禁感嘆,當年毛主席在秋收起義路上進行的三灣改編可謂是高瞻遠矚啊。

1927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軍隊聯合眾多的工農武裝一起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秋收起義”。在秋收起義失利之後,毛澤東帶領起義軍撤退。1927年9月29至10月3日,起義軍在路過江西永興縣三灣村時,毛澤東在此地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三灣改編”。毛澤東居然在當年已經看到了軍隊的力量,並在當年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了軍隊的改編,並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

緬甸軍隊發生政變,相比之下才知道毛主席當年三灣改編的意義所在

“三灣改編”的核心改編,是將黨支部建立在連上,班排設立黨小組,營團建立黨委。所以之後軍隊的一切重大決定,必須由黨組織充分討論後才能決定,部隊由黨的前敵委員會指揮,這樣的做法能有效減少舊軍官們搞兵變、拉隊伍的情況。所以,像緬甸軍方這種把執政黨逼下臺的情況,在我國建國後70餘年裡從未發生過。

緬甸軍隊發生政變,相比之下才知道毛主席當年三灣改編的意義所在

此外,三灣改編還確立了民主選舉制度,軍隊的基層領導均由基層軍人選舉產生,每個軍人都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這樣大大提高了軍隊的活力。尤其是士兵委員會的確立,士兵委員會也由選舉產生,並且士兵委員會可以參與部隊的行政和經濟管理,還具有監督和批評軍官的權利,這就變相廢除了軍官們的特權,軍官們再也無法依靠手中的兵權就為所欲為了,軍隊作戰能力和生命力也得以提升。

這次三灣改編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是中國共產黨建立新型人民軍隊的一次成功嘗試,開創了黨指揮槍的歷史性探索。

緬甸軍隊發生政變,相比之下才知道毛主席當年三灣改編的意義所在

正是因為毛澤東在“三灣改編”確立了中國共產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所以我們今天的國家才不會出現像緬甸一樣的軍方控制國家政治的情況。與緬甸相比,我們應該感到慶幸,因為我們的黨是“為人民服務”的黨,我們的人民軍隊是“為人民服務”的軍隊。今天,我們國家的穩定的制度是靠先輩們的鮮血與智慧探索出來的,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成功,也是社會主義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