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迴應印度紡織訂單轉到中國:正常市場行為,中國率先復工支撐國際產業鏈運轉

中柬自貿區是否會加劇紡織業外流?

據中國紡織網消息稱,印度多家大型出口紡織企業因疫情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中國生產,這導致國內不少服裝製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就此,10月13日,21世紀經濟報道採訪報道,詳見鏈接:《印度紡織訂單轉移中國背後:為“應急”,企業判斷最多留2-3年》

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國內最大的線上外貿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獲取的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服裝行業在7月份更是實現了3倍的增長。

在商務部10月14日的一個媒體溝通會上,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李興乾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採訪時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明顯,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調整訂單生產、國際採購商根據生產能力選擇供應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中國率先實現復工復產,有力地保障了國際市場供給,支撐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

他指出,疫情對全球供應端和需求端都造成嚴重衝擊,產業鏈供應鏈同步受阻,中國也經受了同樣的考驗,剔除口罩,全年中國紡織品出口也出現了兩位數的下滑。

李興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國和出口國,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優勢明顯。疫情對供應端和需求端都造成嚴重衝擊,產業鏈供應鏈同步受阻,中國也經受了同樣的考驗。


商務部回應印度紡織訂單轉到中國:正常市場行為,中國率先復工支撐國際產業鏈運轉


“在紡織品中有一個產品大家非常熟悉——口罩,作為全球最大的防疫物資供應國,中國向200多個國家提供了口罩等防疫物資的出口保障。但如果剔除口罩產品,今年中國的紡織品的出口下降在兩位數。”

李興乾指出,作為消費者,面對多樣化市場供給,採購時都會貨比三家,挑選質優價廉又可靠的商家和產品,國際貿易也是如此。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調整訂單生產、國際採購商根據生產能力選擇供應商,這都是再正常不過的市場行為。

不過李興乾指出,中國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率先實現復工復產,有力保障了國際市場供給,也支撐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順暢運轉。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沖擊,我們真誠希望印度能早日遏制疫情,恢復正常生產生活。”

公開資料顯示,印度是全球最大的產棉國、全球最大的黃麻產國、全球第二大絲綢生產國、其紗線產能佔全球22%。2019年,印度紡織服裝市場的規模在2,500億美元左右。紡織服裝業也是印度最大的外匯收入來源之一,該行業佔印度出口總收入的15%左右。

2017-2018年間,印度紡織業佔印度工業總產值(按價值計算)的7%,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4%,就業人數超過4,500萬,對印度的出口收入貢獻了13%。2000年至2018年期間吸引了價值29.7億美元的外國直接投資。

疫情發生後,印度在防控方面做得不太理想,當地時間10月13日,印度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病例55,342例,總數近720萬,死亡人數超過10萬。

由於疫情遲遲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工廠沒有辦法如期開工,於是越來越多的紡織訂單被取消,或者轉向中國等其他國家。據中國紡織業消息稱,當前國內不少服裝製造的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的5月份。

10月14日,21世紀經濟報道從阿里巴巴國際站獲取的數據顯示,從5月份開始,中國面料及紡織原材料訂單數增長超100%;服裝行業訂單數同比增長200%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服裝行業在7月份實現3倍增長。而海關數據顯示,前3季度,中國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8287.8億元,增長37.5%。

據印度媒體近期的報道稱,由於印度政府給予印度服裝製造商協會的疫情補助仍未按時發放,將可能直接導致印度紡織業裁員近1000萬人。

目前,中國仍是印度最大的貿易伙伴,2018年印度對中國的出口總額約90億美元,而從中國進口的則高達617億美元,貿易赤字近527億美元。其中,印度的紡織品及原料出口額為18.4億美元,佔其對中國出口總額的11.1%。

“中國幾乎每天都有一些行業和地方的外貿訂單轉移到其他國家和市場來生產。”李興乾指出,訂單與產業的轉移是一種自發的市場行為。

近年來中國紡織業也出現了大量的訂單轉移情況。以往大家熟悉的“中國製造”不知不覺中正在變為“越南製造”、“柬埔寨製造”等。

值得注意的是,僅僅經歷了七個月的談判,中國和柬埔寨於10月12日簽署了自貿協定。根據協定,中方將服裝、鞋類、皮革橡膠製品、機電零部件、農產品等柬方重點關注產品納入關稅減讓。柬方將紡織材料及製品、機電產品、雜項製品、金屬製品、交通工具等中方重點關注產品納入關稅減讓。


紡織業是柬埔寨最大的產業,目前僱用約75萬人,佔柬埔寨GDP的16%和出口收入的80%。

(作者:夏旭田 編輯:週上祺)

責編:李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