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這家!跟民進黨當局一起睜眼說瞎話,對我發起輿論戰

2020-04-28 00:09

環球時報微信

近日,澳大利亞第九頻道的《60分鐘》欄目推出了一期汙衊世界衛生組織隱瞞,導致疫情在全世界擴散的視頻節目。

這期節目最讓人吃驚的地方在於其對臺灣民進黨當局的吹捧——不僅完全失去了一個新聞媒體應有的客觀性,甚至還公然傳播起了臺灣當局編造的虛假信息。

漏洞百出的“報道”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災難中,臺灣最先發現了危險的徵兆。在去年12月,臺灣的專家和情報信源發現武漢出現了神秘的傳染病,認為這種疾病可能人傳人,並需要隔離病例,於是在12月31日,臺灣嘗試用電子郵件向世界衛生組織發去警報,但被忽視了……”

上述這段話,出自澳大利亞第九頻道的《60分鐘》欄目於昨天發佈的最新一期汙衊世界衛生組織的報道。

這家澳大利亞的媒體近段時間裡一直在配合西方反華勢力製作攻擊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的內容。在4月20日,他們就已經制作過一期極具種族主義色彩的節目,說病毒是“中國製造”,還想煽動全世界起訴中國,甚至想對中國來一場“紐倫堡式”的審判。

而在其最新這起吹捧臺灣的節目中,這家“吃屎都沒趕上熱乎”的澳大利亞媒體,則重新炒作起了今年4月初已經被美國和臺灣方面炒作過一輪的“臺灣最先警告WHO”的說法,並找來了臺灣民進黨當局的官員古辣斯·尤達卡,“一唱一和”地吹捧了一番臺灣。

但尷尬的是,稍微有一點英語閱讀能力和新聞檢索能力的人,都會發現《60分鐘》這期充當臺灣當局的喉舌,幫後者傳播虛假消息的節目,存在大量肉眼可見的錯誤和漏洞。

就比如說“臺灣專家和情報信源發現武漢出現神秘疾病,能人傳人,然後第一個預警世界衛生組織”的這段話吧。從臺灣當局自己公佈的他們於12月31日發給世界衛生組織的郵件來看,這段郵件真實的原文內容其實相當“自打臉”:

“今天的新聞報道顯示中國武漢報告了至少7起不明原因的肺炎。他們的官方對媒體回應說這些病例並不是SARS。目前樣本還在檢測之中,病例也被隔離了。如果你們有任何相關的信息可以分享給我們,我們會不勝感謝。提前感謝你們對此事的關注。”

(注:原文英文內容為:"News resources today indicate that at least seven atypical pneumonia cases were reported in Wuhan, CHINA. Their health authorities replied to the media that the cases were believed not SARS; however the samples are still under examination, and cases have been isolated for treatment. I would greatly appreciate it if you have relevant information to share with us. Thank you very much in advance for your attention to this matter.")

是的,就和我們在4月初美國和臺灣當局首次炒作起此事時所說的那樣,臺灣當局在12月底發給世衛組織的郵件根本就不是什麼預警,其內容只是在向世界衛生組織瞭解情況。

不僅如此,從郵件來看,臺灣當局也根本不是澳大利亞這個《60分鐘》所說的從什麼“專家或情報信源”得知武漢出了疫情,而是通過“新聞報道”。

實際上,《60分鐘》在其節目中也貼出了這封郵件的原文,但僅僅給了3秒鐘的時間鏡頭就被遮住了。不過,在這短短的3秒鐘,仍然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臺灣當局是從新聞報道瞭解到武漢出現疫情,以及在向世衛組織詢問有沒有相關信息的內容。

臺灣當局的“喉舌”

那麼問題就來了:這個《60分鐘》欄目為什麼要如此“睜眼說瞎話”呢?

我們目前還無法確認這家澳大利亞媒體是否與臺灣當局或是臺灣當局背後更大的勢力,存在某種利益輸送的關係。

但我們可以確認的是,《60分鐘》這期節目的報道口吻,與臺灣當局在過去1個多月的時間裡歪曲事實標榜自己“最先向世衛組織預警”的口徑,確實非常相符。

此前,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於4月11日在其英文官網中,就用與如今《60分鐘》欄目相似的口吻,宣稱他們當時的郵件就是在給世界衛生組織“預警”,提醒病毒能“人傳人”。但臺灣當局給出的“理由”更加荒唐和胡攪蠻纏,說什麼因為“不明原因的肺炎在大陸通常就是指SARS”,而且郵件也“特別提到那裡已經有病例被隔離”了,所以“公共衛生專家應該能從這種表述中發現這種疾病可以人傳人了”。

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甚至還“自相矛盾”又在這份郵件中表示“只是因為臺灣本地沒有出現病例,我們無法核實,所以我們才沒有用肯定的口吻說存在人傳人”。

可互聯網是有記憶的。我們檢索發現,在這個臺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中文頁面上,其1月11日刊登的一份通報中就清楚地寫著“目前未發現明確人傳人證據”。

儘管這份通報也提到這個說法是來自大陸方面,但如今一直在給自己“加戲”、標榜自己早在12月31日就知道病毒能“人傳人”的臺灣當局,當時並沒有在這份通報中流露出任何不認同大陸方面說法的態度,也沒有像現在這麼“事後諸葛亮一般”地表示病毒“能人傳人”。

這進一步說明,臺灣當局在1月初根本就不知道病毒能“人傳人”。其如今的說法,只是在歪曲事實,進行“反華”和“臺獨”的政治宣傳。

圖為境外支持臺獨的反華媒體“法廣”在1月3日的報道,可以看出當時臺灣當局根本就不知道病毒能人傳人

當然,在郵件問題上撒謊,並不是《60分鐘》這期幫臺灣當局散佈假消息的報道中唯一露餡的地方。

比如,其主播在節目中還歌頌稱“在世界衛生組織宣佈新冠肺炎疫情構成全球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整整一個月前,臺灣方便就已經採取了封鎖措施”(原話為:Taiwan went into lockdown a full month before the WHO finally declared the coronavirus outbreak a global health emergency)。

然而,檢索1月初臺灣媒體的報道後可以發現,臺灣當局當時採取的根本不是“封鎖”(lockdown)措施,只是宣佈對來自武漢的航班進行檢疫,也沒有阻止民眾前往武漢。這種入境檢疫的措施當時也被香港、澳門以及新加坡等與武漢有直飛航班的地區和國家都採取了。臺灣方面的做法也並無特殊或不同。

圖為臺灣當局1月2日和1月3日發佈的涉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內容

圖為新加坡媒體在1月5日報道的新加坡方面採取的措施

說實話,這些《60分鐘》欄目出現的明顯的失實和漏洞,只要其編輯記者團隊稍微上點心,稍微核實一下臺灣媒體1月初的報道,就都可以避免。

但這些問題還是如此低級地出現了,這或許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這家澳大利亞媒體在乎的根本就不是事情的真相,而只是給臺灣當局進行反華和臺獨的宣傳罷了。

被反華勢力滲透操控

不過,這也不是《60分鐘》欄目第一次幫臺灣當局傳播虛假信息了。去年年底,這家媒體就曾經專門製作了一起“獨家”節目,煞有介事地與臺灣當局一起炒作了如今已經貽笑大方的“王立強間諜案”。

諷刺的是,當時事件中的主人公王立強,自今年1月臺灣“選舉”之後,就彷彿在澳大利亞和臺灣的媒體中蒸發了一般,再沒有任何關於他的消息,這很像是一個被利用完之後被一腳踹開的棋子。

遺憾的是,由於信息不對等和語言壁壘,即便面對這些對王立強案的質疑,《60分鐘》等之前炒作此案的澳大利亞媒體也根本不會理會或是良心不安,他們只會轉而炒作其他煽動澳大利亞反華情緒的話題。

這本質上是因為,包括《60分鐘》在內的澳大利亞的一些主流媒體,早已經被該國內外的反華勢力給滲透和把控了。此前在澳大利亞最先挑起王立強的《悉尼先驅晨報》的“記者”周安瀾(Alex Joske,全名為Alexander Joske),實際上就是澳大利亞反華智庫“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的一員。《60分鐘》欄目近些年也多次與這家有澳大利亞國防部背景和西方軍火商贊助的反華智庫合作過。

可以說,該智庫已經成為了澳大利亞反華勢力在主流媒體和學界的一個大本營,更是澳大利亞的反華勢力與其他西方國家和港臺地區的反華勢力進行溝通合作的一個平臺。澳大利亞一位前駐日外交官也曾他的個人博客上揭批過該智庫的面目。

圖為澳大利亞1976-1980年的駐日大使John Menadue揭批該智庫極端反華的博客文章

但尷尬的是,近些年該智庫越發極端的反華操作,正令其水平直線下降,甚至還出現了疑似“近親繁殖”的現象。

去年的王立強案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案例。該智庫派到《悉尼先驅晨報》撰寫王立強案報道的那個研究員周安瀾,基本上沒有什麼新聞調查的能力,也缺乏基本的新聞操守,所以才把王立強這麼一個過於明顯的騙子當成個寶貝去寫。而且,在他的報道被熟悉中國的網民們質疑後,他並沒有去反思自己,反而是拉黑了質疑者。

更逗的是,我們還通過熟悉中澳關係的信源得知,這個周安瀾的父親是澳大利亞前駐華外交官Stephen Joske。不知這位人脈資源豐富的爹,與周安瀾在讀大學的時候就能夠認識《悉尼先驅晨報》兩任頗為反華的駐華記者,並通過這些關係在校園時代就開始了“反華”生涯,還被多家媒體報道爭相報道,而後又順利進入了他父親也在的這個反華智庫,有沒有關係呢…….?

奇怪的是,這對在澳大利亞媒體上曝光度不低的父子,其父子關係卻在網上基本上查不到,不知原因為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