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探讨|为什么定制开发难以前行?

众口难调,千人千面,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给了每个人个性化的界面展示,而软件应用定制化与模板化标准化的争论由来已久,掌客多将从以下几个痛点来分析“为什么定制开发难以前行”?

行业探讨|为什么定制开发难以前行?

>>定制开发计价模式

给企业做定制开发服务有两种计价模式:

第一种是按照具体需求来计价,比如这个功能需求做一下花20万。

第二种是按照工作人天来计价,比如我给你派了5个人,干了30个工作日,每人天3000元,一共45万。

在国内,第二种模式往往把自己叫做软件外包公司,就是把研发人员当成原材料直接卖给客户的意思,实际上外包搞得好的话,还是赚钱的。但是第一种模式,按照需求来计价,很可能是一种死亡模式。

行业探讨|为什么定制开发难以前行?

>>定制开发难以前行原因

原因一:需求不明确

客户给到需求的时候,往往不明确,在产品做出来之前,客户也不知道这个产品会是什么样。所以经常会出现,东西做出来了,客户说不是他想要的东西。如果达不到客户的预期,客户也不会付钱。但是之前供应商的工作量已经支出了。

如果客户需求的提出者和使用者不是一拨人的情况下,这种情况特别明显。

原因二:一个需求看上去简单,实际上背后的东西很复杂

有的企业,让某供应商给他定制一个系统,定制完了看上去好像需求解决了,但实际上还有包括:角色权限控制问题,浏览器兼容问题,未来扩展灵活性问题,用户体验问题,数据安全性问题,运行效率问题。。无止尽的问题在后面等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小程序开发定制也是一样,而且目前涉及到微信、百度、支付宝及头条等不同的平台生态体系,还是比较繁琐的。

一套软件系统,从『能用』到『可用』如果差3条街的话,那么『可用』到『好用』还差着30条街。

客户往往持续的会和供应商提各种『好用』的需求,这样项目成本会直线上升。

行业探讨|为什么定制开发难以前行?

原因三:付款方式和资金成本问题

很多客户做定制项目,都只是预付30%~50%的钱,项目上线以后还要预留10%~20%的尾款。因为一个定制项目,大多毛利也就20%~30%,所以这里有两个严重的问题:

(1)如果客户因为前面的争议,导致项目尾款不付,这个项目就亏损了。

(2)如果客户推迟验收时间,那么实际上供应商支付的人力成本是由供应商自己承担的。那么项目延期、冲突,就又亏损了。

行业探讨|为什么定制开发难以前行?

原因四:企业空闲人力成本分配的问题

一个定制项目,消耗供应商开发成本,但是如果项目做完了,那么这部分人力无处可用,那么产生的闲置,又会增加企业成本。

行业探讨|为什么定制开发难以前行?

所以,做企业定制项目,往往难以挣钱。这个也是现在业内不争的事实。我熟悉的一些同行们,如果定制项目,毛利不超过50%,是不会去做的。

总结:掌客多认为一个TO B导向的IT公司,在某一特定行业的特定领域,做精做细,那么也一定未来可期。对于客户需求,不仅仅是商务层面的理解,更多的从业务层面,场景化的替客户思考,主动给客户提供可行化方案和有效建议。聚焦行业,深入某一具体领域,深入理解客户业务流程及应用场景,做到比客户更懂其业务,有的放矢。


*【版权归掌客多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