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扎心“7595”人群:你有購買保險的能力,卻未必有資格!

近日,北大方正人壽攜手北大醫療產業集團、零點有數通三方共同發佈《“7595”健康風險與保障綠皮書》(以下簡稱《綠皮書》)。

什麼是“7595”人群呢?

1975年—1995年出生的人群,也就是25-45歲這個階段的人群,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真是目前中國社會人口結構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大多已是家庭和社會的中流砥柱,也是家庭經濟和社會經濟的創造者。

而對保險行業來說,這個階段的人群也是保險的高需求者,根據他們所面臨的健康風險,來探索他們的保險保障需求。

《綠皮書》顯示,這一人群出險人數佔比正在逐年提升,健康風險呈現低齡化趨勢。

儘管不同年齡階段人群的配置動機略有差異,仍有超過半數的人,未來一年有意配置健康險,且較偏好疾病與醫療保險。

在環境汙染、飲食習慣變差、社會競爭激烈等身心健康息息相關的各類外部因素變化影響下,健康風險呈現低齡化趨勢發展。

2019年人身險行業前列公司的理賠數據顯示,2017年到2019年“31-40歲”人群重疾賠付佔比逐年升高,增幅約為1%。

一句話扎心“7595”人群:你有購買保險的能力,卻未必有資格!

圖片來源:攝圖網

“7595”人群的壓力不同,保險需求差異大

25-34歲人群“因經濟壓力大,以小額支出保障健康”而購買健康險的比例更高。該群體多處於創建小家與事業上升兩大關鍵時期,經濟壓力較大。在有限的經濟能力下,他們更願意購買小額保障產品。

35-44歲人群多為家庭中流砥柱,且已婚有子女群體佔比較高(89.2%),他們更偏好通過購買健康險來“補充保障內容”、“疊加保額”,以保障家庭財務、家人生活品質不受健康風險影響。

眾所周知,社保並不能完全滿足大家對醫療服務報銷的所有要求,所以要藉助商業保險來彌補一部分保障缺口。因此,保障的全面性值得關注,配置商業保險尤其是配置健康險有其必要性。

《綠皮書》針對這一人群在健康險配置方面提出了建議:

需加強醫療險配置

調研顯示,“7595”人群對醫療保險的主觀配置需求低於重疾險,但實際上醫療險更為常用,並且醫療險是應對健康風險的低成本手段;

需正確認識自身健康風險,按需配置健康保險

在經濟能力允許情況下,針對性地配置重疾險、防癌險等疾病保險

目前這一中間人群消化系統疾病、腫瘤、泌尿生殖系統疾病等方面的健康風險較高,在加強自身健康管理外,對相應疾病風險的保障配置不容忽視;

需關注家庭風險保障

完善的家庭健康規劃不僅包含良好的健康狀態、健康的生活習慣,同時更應具備完善的風險應對策略。而完善的風險應對策略則要求父母、子女的保障都不可或缺;對於夫妻雙方都是經濟支柱的家庭而言,則雙方均需配置健康險。

購買保險的目的是控制風險,隨著大眾健康保障意識的增強,單一、被動的保障已經無法滿足其多元化的需求。

將保障前置,在客戶配置保險的同時幫助其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進而為其避免健康風險出一份力,正在成為保險公司又一重要課題。

一句話扎心“7595”人群:你有購買保險的能力,卻未必有資格!

圖片來源:攝圖網

我們大多都是“7595”人群中的一個,對於這一階段所面臨的風險和壓力,也深有感觸。

無論是網絡上我們看到的一些為生活苦苦掙扎的人,還是我們身邊或者朋友圈中所看到的眾籌,如果不是生活所迫,如果不是因為疾病或者意外的重擊,沒有誰願意出賣尊嚴或者隱私來獲取別人的同情和幫助,生活不容易,但風險卻從來都不客氣。

有太多因為疾病的家庭上演著”中國式破產“,一場大病就可以打回底層,因病致貧的家庭太多太多。

在疫情期間,有一些調研數據展現了人們的消費趨向:超過7成受訪者表示今年會增加醫療險、重疾險的安排。其中有風險意識的多居於80、90後,他們購買保險的熱情高於其他年齡,尤其收入範圍在10000-30000元收入型家庭。

王爾德說:“在我年輕的時候,曾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現在我老了,才知道的確如此”。

醫生可以治好疾病,卻治不好貧窮,現在治病有多貴?看著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肺癌治療費用:40-80萬;


少兒白血病:50-80萬;


惡性腫瘤(癌症):15—60萬;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發現36萬,血管復通手術15萬以上;


慢性腎功能衰竭(尿毒症):每次平均1305元, 一年16.5萬;


冠狀動脈外科手術:一條橋至少15萬元,平均23萬元。

ICU住一晚要2萬多,和一些進口特效藥一樣,社保都沒法報銷。一旦罹患重疾,動輒幾十萬、上百萬的治療費用,普通家庭根本沒有幾個能拿得出來。

所以在醫院,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病人明明有醫治的方案,卻因為沒錢,只能選擇放棄治療,而摧毀一個家庭,一場大病就夠了。

在這場全球大災難中,我們應該都看到過疫情期間,如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治療所需要花費的清單,輕者幾十萬,重則上百萬,如果這次沒有國家買單,又有幾個家庭能負擔?


一句話扎心“7595”人群:你有購買保險的能力,卻未必有資格!

圖片來源:攝圖網

金融行業中的“保險”其實是一份很矛盾的工作,做保險代理人,要跟年輕人講養老,跟健康人講醫療,跟活著的人講離別,跟如日中天的人講未來的風險。

但我們也看到了一個現狀,每一年的一波體檢潮過後,都會有一批人主動購買保險,但同時也有一批人,被保險公司延期和拒保。

保險的功能可以讓家裡沒有餘糧的人面臨疾病風險的時候,至少可以體面一下。保險不是超市購物,而是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障,擁有購買能力,但未必有購買的資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