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鐵籠山 回顧三國時期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走進鐵籠山 回顧三國時期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原標題:三國古戰場鐵籠山

鐵籠山在今武山、漳縣之間,西漢元鼎(公元前119年——公元前115年)年間始稱武城山,全山位於甘肅省武山縣馬力、鴛鴦、高樓三鄉鎮和漳縣武當鄉之交界,包括朝團山、鐵籠山、屏鳳山,也稱武當山。鐵籠山形狀如籠,山勢險峻,景色壯觀,東西長約30公里,南北寬約10公里,呈橢圓形,似“油花捲子”狀,屬北秦嶺山系,岷山餘脈。由二迭系海相碳酸岩碎礫組成,局部有火山岩分佈,由海西運動(也稱“華力西運動”,發生在古生代,約開始於五億七千萬年前,結束於二億三千萬年前)隆起成山,是東西向斷塊山。其間,重巖疊嶂,千峰競秀,谷深路險,遮蔽森嚴,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

走進鐵籠山 回顧三國時期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這天清晨,下過一場小雨,我們驅車從武山山丹鎮翻越廣武坡,在鴛鴦鎮順渭河支流榜沙河南進,至馬力鎮付門村轉向西北,沿著曲曲折折的鄉村水泥硬化路前行。一路上山姿俊美,山色蔥鬱,晚開的油菜花吐著芬芳,山坡的層層田地間有農人在忙碌,車子駛進溼漉漉的村莊,山村是那麼地祥和安寧。甚至我無法把這個叫做洩兵的村子和古戰場聯繫起來,然而站在村口,鐵籠山就巍峨聳立在眼前,我的腦海裡就有了三國姜維、鄧艾的影子,耳畔也起了兵士們兇猛的喊殺聲。在村裡打問登上鐵籠山的最佳路徑,一位花甲老者很和藹地將我們領到正在修建的鐵籠山山門口,說從這兒進去最近。

這是一條新開的山路,還沒有完工,路面雖寬,但雨後的山路泥濘難行,車子是開不上去的,我們只好獨步上山。由於下過雨,幾乎沒有遊人,爬涉是快樂的。路旁的草叢中有山雞驚飛,花叢中有蝴蝶飛舞,仰望山巔,濃霧繚繞,我們似乎在向雲天登攀。

走進鐵籠山 回顧三國時期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鐵籠山是渭河谷地的屏障,也是進出關中地區的門戶,具有得天獨厚的戰略地位。攻克鐵籠山防線,就可控制渭河谷地,有利於奪取關中,實現光復中原的大計。三國以前的歷史,就是一段關中戰勝關東(函谷關以東)的歷史。如伏羲從天水、關中出而統一了華夏各部落;周武王從關中打出去推翻了殷商王朝,建立了周朝;秦始皇從關中打出去滅了六國而統一天下;漢劉邦從關中打出去戰勝了項羽,建立了大漢朝。而武山、甘谷、天水是奪取關中的捷徑之路。作為政治家、軍事家的諸葛亮、姜維對這些重大的歷史事件十分清楚,要想實現光復大業,也必然會效仿這些歷史經驗的。因此東漢末三國時期,這裡更是戰事頻發。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姜維大戰鐵籠山”了。關於這段戰事在《三國志?姜維傳》《三國志?鄧艾傳》中均有記載。

登上鐵籠山堡子坪,放眼望去,聳立而起的山峰與雲天相接,重疊碧綠,那奇那險那峻,在渭河峽谷是獨一無二的。堡子坪,顧名思義,這裡原先是一座堡子。明末清初,當地匪患嚴重,人們為了躲避土匪,用土夯築起厚度2--5米不等的堡牆,聚居在此,與匪患抗衡。眼前這幾段殘垣斷壁在向我們訴說著那段血雨腥風的歲月,講述著一個王朝的衰落史話。在堡子坪目之所及的崖面間,撥開林木的翠綠,隱約可見石窟顯現。石窟始建於唐,分佈在鐵籠山主峰的南、中、北、東四面,共四個窟龕,都是利用天然洞穴再開鑿而成。我們能夠一目瞭然的是主峰向東的洞窟,它是四個石窟中最大的一個,為道家所有,洞深約10米,前寬約9米,後寬約4米。原有道教塑像供奉其中,因年代久遠,塑像已不復存在,窟內壁畫也遭到了嚴重損壞。

堡子坪右邊的大殿是釋迦牟尼佛堂,始建於宋代,可惜毀於戰爭。現在看到的是後來維修新建的,沿山路往上走,遠遠的便可以看到佛堂玲瓏的簷角掩映於石林綠樹之間,宛若空中仙閣。上到堡子坪,看到大殿雖未完工,但飛簷斗拱,氣勢非凡,依然莊嚴清淨。大殿坐西朝東,佛閣方正,佛祖居中,左為文殊菩薩,右為大勢至菩薩,和善低眉,雙目微睜,莊嚴肅穆。在殿堂左右兩側各有九尊塑像,他們或坐或立,形態各異,這就是十八羅漢。當我們經歷了凡塵喧鬧,也可在此上香禮佛,寄託心靈和信仰,獨享一段寧靜的時光。

從堡子坪向下望,這條溝就是洩兵溝。從洩兵村進溝,可找到“姜維洩兵槽”、“飲馬泉”、“馬圈”、“將軍崖”等許多有關“三國”戰事的遺存。在鐵籠山山腳田地,時常會有刀、矛、箭等兵器出土,在“鬥底山”還出土了一尊漢代銷鐵爐。周圍地名也多和軍事有關,如:洩兵溝,傳說是姜維引兵攻堅的地方,附近有一“馬跛村”傳為姜維戰馬受傷的地方;還有一村名為“八營坪”又稱“紮營坪”傳說是鄧艾將八個營駐紮於此而得名;還有十過樑、大拚裡、大格鬥山、把門溝、埋伏溝等記錄戰爭的地名。《三國志?姜維傳》《三國志?鄧艾傳》都記錄了武城山鄧艾與姜維之戰,其中姜維傳中提及此戰事的竟有三次。從這些出土文物和地名以及史料記載考證,進一步證實,毫無疑問鐵籠山就是一處三國古戰場遺址。

走進鐵籠山 回顧三國時期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

如果你去過洩兵溝,領略了那場驚心動魄的戰爭所留下的遺蹟;那麼你一定對“姜維大戰鐵籠山”的地域傳奇故事耳熟能詳了。

相傳,曹操的孫子曹睿當政之時,魏鎮西將軍鄧艾,在武城山東段的屏風山一帶阻擊了欲去南安的姜維大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戰。姜維兵馬因遠道跋涉而來,睏乏不堪,難以招架鄧艾大軍的強勢突襲,於是,撤旗掉頭,轉向武城山東川(今玉林溝)。鄧艾窮追不捨,姜維被逼得無路可走,只好冒著進入絕地的危險,帶餘部上了武城山對面的馬鞍形山壑。鄧艾援軍從馬鞍形山壑北、東、南三面包圍,姜維見見勢不妙,大喝一聲:“將士們,向西撤退,上武城山主峰鐵籠山!”於是,殘兵敗將,鋌而走險,抄懸崖鳥道上了鐵籠山。

鐵籠山四面峭壁,只有北嶺一條尺把細的路可以盤曲上至山頂,是個“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地。在山上唯一的石臺上,姜維命手下佈置雷石、滾木。鄧艾軍欲衝上山樑,姜維一聲令下,雷石、滾木從天而降,鄧艾軍死傷慘重。

鄧艾又上大拚山,在東邊派人找路,看有沒有上山包抄姜維之路,有沒有姜維逃竄之路。鄧艾軍發現鐵籠山北腳下有一小山包(即把門溝),可以靠近姜維陣地,從這兒轉西進溝,便可四面圍困住姜維軍,可恨在此之前姜維早已派重兵把守。鄧艾派精兵強將硬奪此山包,雙方又是一番大格鬥。最後,鄧艾軍慘敗,只得把八個營的兵將撤到東山背後的一塊平地休整。這就是“大格鬥山”、“八營坪”的來歷。吃了敗陣的鄧艾暗中派兵在鐵籠山北、東、南三面把守,鼓舞兵士說:“將士們,姜維已如甕中之鱉,只要我們嚴加封鎖,他便指日可捉。”豈不知,在鐵籠山南段有一石槽,順槽而下,便是武城山群峰間一深溝,即洩兵溝。姜維命工匠在此秘密安裝了“木軌滑箱”,即今天的高線垂吊轆轤設施。到了晚上,月色朦朧,鐵籠山石槽溜道內,一條木軌從山頂直指山下,一隻柵欄木箱在轆轤的轉動下,徐徐滑到山根,木箱一開,走出了姜維大將軍、參軍夏侯霸……。接著,馬匹、輜重、兵器都先後運送而下。這就是埋伏溝、洩兵山、洩兵溝的來歷。姜維以智脫險,從容而去。鄧艾次日一查,十分懊惱,無奈去了隴西。

有詩曰:“鐵籠險峰懸蒼穹,雲暗雁鳴柏森森。姜鄧鏖戰留遺蹟,猶聞兵戈馬嘶聲。”

鐵籠山是武山西境屏障,漳縣東土關隘,是古戰場,古文化的豐碑。這座美麗而具有神奇文化底蘊的山,以其險峻的山勢,狀如鐵籠的風姿,引人入勝的三國英雄故事,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鐵籠山融華山之險,九寨之奇,有峨眉之秀,青城之幽,好似一幅鍾靈毓秀的山水丹青,更是炎炎夏日的避暑勝地。

站在堡子坪,看山間茂林修竹,清流潺潺,群芳吐豔;聽山風徐徐,鳥鳴啁啾,蝶飛蜂舞。就讓我們暫時忘卻烽火狼煙的湧動和刀光劍影的廝殺,盡情享受這大自然給予的豐厚恩賜吧!(新天水)

來源:每日甘肅網

聲明:本文已註明轉載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