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為人父母,不妨先看看這部經典動畫

《千與千尋》是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經典之作,豆瓣評分9.3分,是他所有動畫作品中評分最高的一部。2001年第一次上映,2019年再次上映,引發了網友的熱議和幾代人的集體記憶。


影片從一個唯美溫馨的鏡頭開始,荻野千尋躺在汽車的後座上,手裡捧著一束粉色的花,無精打采。聽到父母興奮地說“那就是你的新學校”,她在汽車後座吐舌頭“還是原來的學校好”。她從車窗看出去,藍天白雲,綠樹成蔭,小鎮一片寧靜舒適。之後,千尋和父母穿過隧道,進入一個神靈世界,開啟了一段“神奇之旅”,並獲得了“自我成長”。


小時候看,只覺得畫面美,場景魔幻有趣,很希望有一個像白龍一樣的朋友。當自己成為母親,陪孩子看的時候,又從中感受到了影片所表達出來的現實意義,比如成長獨立、生態環保、善良與愛等。這樣一部內涵豐富的優秀動畫影片,適合孩子看,也適合大人看。

接下來,我將從“教育”的角度,解讀這部影片傳達給我們的現實思考和社會價值。


《千與千尋》:為人父母,不妨先看看這部經典動畫

01、父母的“過度關注”,可能導致孩子“自我能效感”低

影片中油坊的湯婆婆,因為怕坊寶寶受到傷害,不讓他出去玩,在房間裡堆滿了零食和玩具,只要兒子一哭,她就有求必應。坊寶寶不會走路,蠻橫無理,只會把哭當成武器,他對千尋說:“你不陪我玩,我就哭,我一哭,湯婆婆就會很生氣。”

同事春姐也有這樣一個“巨嬰寶寶”,她費勁心力為了兒子豆豆規劃好每一步,可以用“完美”來形容,然而結果卻很“糟糕”。豆豆從初中開始,就和小混混們打牌抽菸借高利貸,成績一落千丈,對母親的態度也十分惡劣,動不動就摔門砸東西。好不容易大學畢業了,可他不努力找工作,每天在家裡“躺屍”“啃老”,春姐徹底崩潰了:“我究竟做錯了什麼?”我說:“春姐,可能就是你管得太多!”

很多時候父母所謂的關心,不過是忽視孩子想法的強加干涉。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都和湯婆婆、春姐一樣,全方位無死角的關注孩子的一切。還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擔心輸在起跑線上。上幼兒園了,擔心不適應環境,哭了、餓了、被人打了怎麼辦?上小學了,就擔心考試成績不好……沒完沒了的擔心焦慮,傾其所有為孩子打造最好的環境,掃除成長路上的困難和障礙,結果成功培養了“巨嬰”、“廢物”。

顯而易見,父母的過度關愛,不僅破壞親子關係,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孩子可能無法獨立面對困難,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懂得推脫和逃避,最終成為了一個“自我能效感”低的人。

《千與千尋》:為人父母,不妨先看看這部經典動畫

02、“自我能效感”低,對孩子有這3個負面影響

社會學習理論的創始人班杜拉在《自我效能——控制的實施》裡,對“自我能效感”做了系統的闡述和分析,簡單說來,“自我能效感”就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類似於“自信心”,即“我能行”。“自我能效感”高的人,遇到事情能夠理智處理,敢於迎接挑戰,能夠發揮智慧和技能,取得更好的成績。反觀“自我能效感”低的人,主要有這3個負面影響:

1.“習得性無助”,習慣性放棄努力和嘗試,變得自暴自棄。

“自我能效感”低的人,在經歷了多次失敗之後,會不自覺地將失敗的結果歸因於自己,認為自己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成功。從此不願意再去努力和嘗試,行為上會表現出無助、懦弱等情況。

比如一個孩子想要考100分,但每次考試都只有90分,他就認為做什麼都無濟於事,於是破罐子破摔,慢慢的成績會越來越差,最後可能厭學棄學,對待家人也會變得冷漠、麻木。

2.“情緒化嚴重”,遇到問題束手無策,只會發脾氣。

過於情緒化的人,容易將事情放大,不會從正面去解決問題,反而任由情緒操控,陷入到惡性循環中。正如漢斯·羅斯林在《事實》說的,情緒化往往比無知更可怕。如果一直讓過分情緒化的本能,去支配自己的選擇,那麼你可能會陷入到消極絕望的思維侷限,無法有效解決問題和做出決策,行為模式會變得越來越極端、非理性。

比如春姐的兒子豆豆自從大學畢業後,情緒化非常嚴重,動不動就發怒,生氣,砸東西,一提找工作就煩躁。無法正常和人交流。像一個定時炸彈,你不知道哪句話會激怒他,也不知道他會做出什麼事情來。

3.“選擇困難症”,看不清自己的能力,無法做出正確的選擇。

每個人的一生需要面臨很多選擇,比如考大學選專業、畢業後選行業、結婚選對象……這些選擇不一定決定一輩子,但錯誤的選擇卻會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而“自我能效感”低的人,往往不能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也無法發揮知識和技能去做正確的選擇,更沒有勇氣去承擔選擇的後果。

很多“巨嬰”在面對選擇的時候,因為自己不夠獨立,害怕堅持自己的選擇,也害怕承擔選擇帶來的責任,因此就習慣於依靠他人,比如自己的父母做選擇。但即便做了選擇,一旦出現困難,他們也傾向於將責任推給幫助自己做選擇的人,比如工作不順心,他會說:都怪你,是你非得讓我去這裡上班。愛情失敗,他會說:如果不是你,我根本不會和她見面,都是你的錯。


《千與千尋》:為人父母,不妨先看看這部經典動畫

03、想要提高孩子的“自我能效感”,父母至少要做這3件事

阿加莎.克里斯蒂《五隻小豬》中說到:很多孩子,或者應該說絕大多數孩子,都遭受了他們父母的過度關注。父母給了他們太多的愛,太多的照顧。這種呵護會讓孩子覺得不自在,從而試圖獲得解脫,逃離父母的監管。

這一場“成長”之旅,雖然沒有父母的幫助,但千尋一直勇敢向前,獨自面對“新世界”的恐懼和未知。千尋進入隧道前,緊緊拉著媽媽的胳膊,顯得膽小緊張,影片結尾,千尋還是拉著母親的手走出隧道,但眼神變得堅定而平靜,象徵著她從彷徨膽怯,到成熟勇敢。


①要分清“合理性忽視”的界限,或者說範圍。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開始流行吐槽輔導孩子寫作業。各路神仙家長,用盡一生絕學,只為讓自家的“神獸”成功完成作業。那些搞笑的圖片裡,家長拿著“武器”隨時準備血管爆裂,孩子則一臉懵圈,不知所措。但笑過之後,卻引人深思。

寫作業本來是孩子自己的事情,為什麼變成了家長每天的“必修課”?大多數時候,父母關注的只是孩子的學習成績、健康安全、物質滿足。至於孩子的心理狀態,心理需求,很多父母是不重視的,或者忽視的。因此,我們應該分清楚哪些需要關注,哪些需要放手。也就是說,要先搞清楚“合理性忽視”的邊界在哪裡。

一般來說,要根據孩子的生長情況,分階段來劃分。比如幼兒期間,更多要關注孩子的健康、習慣的養成。小學階段,要培養孩子自己學習的能力,與他人相處的能力。

初高中階段,心理健康應該是重點關心的,至於吃穿用度是可以忽略的,畢竟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有自己的選擇和喜好,他有能力處理好這些小事。大學及畢業進入社會,父母應該充當傾聽者,給與一些合理的建議,而不是橫加干涉。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不同,那每個家長關注的重點也不一樣,總而言之,要根據自己孩子的特點,梳理出必要關注和可忽略的事項,讓孩子自然健康成長。

《千與千尋》:為人父母,不妨先看看這部經典動畫

②對孩子“合理期望”,父母要避免“焦慮轉移”。

馬東說:中國父母最可怕的地方,就是把自己成長中的焦慮轉移給了孩子。比如自己沒有上過大學,就希望孩子考個清華北大。自己工作不如意,就希望孩子出人頭地。自己比不過別人,就靠“拼娃”。

不是孩子輸不起,而是父母害怕輸。

前幾天鄰居奶奶說,有一天放學,她孫女樂樂想去社區的花園玩一下健身器材,興高采烈地跑過去,還沒靠近,就有個孩子的父親過來阻止:你們別在這裡玩,太吵了,我兒子要學英語。鄰居奶奶很不理解地說:這麼小就學英語啦?那位父親一臉自豪地說:當然,我們上的幼兒園很貴,我兒子以後要出國的,不提前學來不及。樂樂只好很傷心的跟著奶奶回家了。

鄰居奶奶和我說起這件事,我很驚訝,首先那是公共區域,任何人都有權利使用,不是別人跑到你家客廳玩。其次那是健身的地方,不是學習的地方。最後,那個小孩才上幼兒園,如此緊張是不是太過了點。實在很難相信這樣的家長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有網友說“我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我累極了,真想哪一天離開這個世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成長道路的指引者,我們指引的方向正確,孩子才能擁有更幸福的人生。如果只是把自己的焦慮轉移到孩子身上,對孩子成長施加壓力,那所謂的“愛”和“關心”,就是孩子的摧毀劑。

道理大家都懂,可很多家長做不到呀!所以關鍵還要做到下面這點。

③擁有“成長型思維”,陪伴孩子一起成長。

莫言說過:沒有天生優秀的孩子,也沒有天生稱職的父母。

去年有一則新聞刷爆朋友圈,上海交大一名49歲的宿管阿姨,陪伴兒子考研,自己成功逆襲,考上了廣西大學研究生,兒子也順利考上覆旦大學研究生。如此勵志,真是給家長們樹立了一個好榜樣。都說言傳身教,其實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而很多時候,父母自己都沒長大,停滯不前,缺乏“成長型思維”。

“成長型思維”,意思是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更熱衷於終生學習,樂於挑戰,努力積極地擴展自己的能力,獲得更好的改變。

在我看來,孩子需要擁有“成長型思維”,父母也需要。尤其是現代社會瞬息萬變,知識更迭飛速,很多經驗在實際面前顯得蒼白無力。比如現在很多高材生家長,都無法順利輔導孩子的家庭作業。我們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待問題,孩子在成長,家長也要成長,這樣才能保持相同的節奏,避免出現“知識代溝”。

父母的成長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個人的持續成長,第二是教育理念的持續更新。如果想讓孩子學鋼琴,我們不妨自己也去學學。如果想孩子更勇敢,我們不妨自己也去挑戰一下心跳項目。

如果想孩子變得更優秀,我們不妨自己也試著變優秀。當我們不斷成長,眼界拓寬了,能力增強了,自己變得更自信了,教育孩子自然變得更得心應手,這個時候,我們還會虛榮攀比,還需“拼娃”嗎?

《千與千尋》:為人父母,不妨先看看這部經典動畫

04、總結:

千尋回家的時候,白龍對她說,一直往前走,無論誰叫你都不要回頭……一旦回了頭,就再也回不去了。就像我們進入了社會,不得不離開父母,獨自面對各種困難,只能勇敢往前,如果後退,那永遠也不會成長。

“一切都是為了你好”、“你要是不XX,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你看XX家的孩子”,家長拎不清,倒黴的是孩子。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不能缺席,但也絕不能“過度關注”。因為孩子們終究有一天要獨自面對人生的各種課題。

影片中的巨嬰坊寶寶,在慢慢擺脫對湯婆婆依賴的過程中,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最後還學會了走路。父母如果能夠控制合理關注,那麼培養一個“別人家的孩子”,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