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作揖禮沒問題,別亂扣帽子

浙江衢州市近日召開的“兩會”,將握手禮改為作揖禮,也就是拱手禮;該市教育局近日也發佈通知,要求把“行作揖禮、使用公筷、談吐文明”納入中小學生文明規範。有老師稱,此舉是“疫情下順勢繼承傳統文化”。

行作揖禮,古已有之,表達互相尊重,謙和拱讓。衢州是南孔聖地,1994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據介紹,南宋時,孔子第四十八世孫襲封衍聖公孔端友率族人隨高宗南下到達衢州。宋朝滅亡後,元統治者請孔氏後裔回山東,衢州孔洙以其先人在衢為由不去山東,讓衢州一族從此定居。衢州孔廟世稱孔氏南宗家廟。當地將握手禮改為作揖禮,既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動力之源,也是繼承和弘揚傳統禮儀的應有姿態,值得肯定和推崇。

事實明擺著,可還是有人說“有問題”,覺得這是封建文化的象徵,認為, “在中小學裡推廣‘行作揖禮’實在沒有必要”,甚至覺得“顯得過於形式主義”。

疫情防控期間,為避免人與人之間近距離接觸,不提倡握手方式。而“行作揖禮”,完全沒有肢體接觸,是一種比較安全、衛生的方式。有人總結出作揖禮的三點好處,其一,作揖禮是中國傳統文化,應該加以弘揚,並讓學生們感受傳統文化;其二,作揖禮“是一個禮貌的距離,是美的距離,是道德的距離”;其三,在現實環境下,學生們之間需要有一個距離,而作揖禮剛好能夠給學生們一個安全的距離。

筆者深以為然。行作揖禮沒問題,別亂扣帽子。作揖禮不僅是傳統文化,更是文明禮儀,如同使用公筷、談吐文明一樣,應該傳承。衢州市教育部門把“行作揖禮、使用公筷、談吐文明”納入中小學生文明規範,確有必要,無可非議,行作揖禮就應該從娃娃抓起。

有人擔心,行作揖禮“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中小學生未必能學得來”,正是因為“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才需要學。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推崇文明禮儀、建設文明社會,本來就不是“簡單的事情”,更何況,時下還處在疫情防控的非常時期。

行作揖禮,這廂有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