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還以為是聰明

我們總是喜歡用“古靈精怪”

來點評孩子,當家長們給予一個孩子這樣的評價時,都是帶著美好的誇獎意味,表明這個孩子聰明。

但是現在,不少家長對“古靈精怪”這一詞的理解產生了偏失,把一些孩子“抖機靈”、“耍小聰明”的表現也認為是如此。有一部分父母甚至因為自己的孩子有這些表現而沾沾自喜,還放任、甚至是鼓勵孩子,殊不知其實是在“坑娃”。


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還以為是聰明


案例

每逢週末,我都會帶著孩子在小區樓下曬太陽,時常也會遇到其他家長,再加上同小區還有不少孩子是在同一所學校讀書,大家這麼一來一去也就熟悉了。

鄰里之間聊久了,大家的話題基本都是圍繞著孩子、家庭,所以我對這些孩子也比較瞭解。其中有一位男孩子,上小學6年紀,不怎麼討其他孩子喜歡,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愛占人家小便宜,不得不說,這一點像極了他的媽媽。

畢竟是小孩子,能怎麼佔其他孩子的小便宜呢?每次其他孩子帶著零食出來時,有多出來的份,他都要佔走,更讓其他孩子無奈的是,他每次吃得也最快,吃完還得搶別人的份吃。


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還以為是聰明


除此之外,我女兒也向我“爆料”過,說是很多次他自己都有帶錢,可是每次一提到去商店買東西,他總是想著法子讓同學請客,有時候為了兩三塊錢也要與人家耗上許久。

女兒說,“其實我們很多同學都不喜歡他。”但是令人不解的是,他的媽媽總是為他兒子的“機靈”感到自豪,總在我們面前誇他兒子有多靈活,實在是費解。

有些時候,孩子喜歡“抖機靈”、“耍小聰明”,或許是聰明的表現,但並不是所有的場合都適用,也不是所有的“抖機靈”行為都可以被認為是“聰明”,如果真是那樣,那麼這“聰明”的定義未免太狹隘。

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別再引以為傲了


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還以為是聰明


1、愛佔小便宜

說起這一點,其實很多父母自身也有這一特點。孩子平時與父母相處的時間較長,如果父母有這一特點,被孩子學去也很正常。

或許孩子在跟著你去買菜時,“機靈點”讓菜販子便宜點,這可以算得上聰明。但若是在其他方面,諸如“花同學的錢滿足自己的口欲”、“佔走其他小朋友的玩具”等等,家長們還放任不管,或是鼓勵,那便是在“坑娃”。


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還以為是聰明


雖然是孩子,但孩子之間也有小群體,也有他們的“社交規則”,他們也知道什麼樣的人不適合交往。如果孩子一直有占人家小便宜這種習慣,久而久之,人際關係勢必會受到影響。

倘若孩子將這一習慣帶到日後的工作中,那麼也會影響到職場發展,畢竟沒有人喜歡“格局”小的人,這樣的人,也擔不起什麼大風浪。


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還以為是聰明


2、該承擔責任時推卸責任

前段時間,以前的幾個同學約出來聊天,期間發生了一件事讓大家都感到不怎麼愉快。一位同事的兒子故意把另一位孩子推倒,結果沒想到撞到了地上,額頭磕出血了。

當時孩子們都說他是故意的,可是他說“沒有,我是不小心的,只是輕輕地推了一下。”孩子的母親聽到孩子這句話,趕緊也維護道,“對啊,他怎麼會去故意推人呢,沒事的,小孩子鬧著玩呢。”

事後,等他們母子走了,有一位同學說,她看到了,確實是那個孩子故意推的,只是當時不敢講,怕尷尬。

你看,原本該承擔的責任的時候,孩子“耍小聰明”推卸了屬於自己的責任。這或許是一件小事,但等到孩子長大以後,遇到事情時,還會這麼輕鬆地躲過嗎?


孩子這些“抖機靈”表現,放任就是在“坑娃”,父母還以為是聰明

現在不讓孩子知道,他的這種行為是錯誤的,還為孩子的行為點贊,只會害了他。


或許這部分家長看到的只是眼前利益,但往往正是因為這樣的目光短淺阻礙了孩子成長。同時,

家長們的“短見”也會影響到孩子,這正是“死循環”的開始。

其實,不難看到,在一部分“抖機靈”、“耍小聰明”的孩子背後,基本都有父母在“助推”。可能這種“助推”行為是出於無意識的,但也難逃責任。

看著孩子“抖機靈”、“耍小聰明”的這些表現,家長就該有所反思,是否是因為自己平時的一些行為被孩子誤解了?或是自己平時也有這些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