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日本帶頭把公司撤出中國,意欲何為?

新冠疫情在世界範圍內爆發後發生了很多讓人看不懂的事:互搶口罩、油價暴跌、甩鍋中國等,我最關注的還是美國、日本帶頭把鼓勵企業撤出中國的政策,這很可能是影響每個國人的大事,我想探究下這背後的原因


美國日本的動機不同

美國的目標就是遏制中國崛起,作為世界老大不允許任何其他國家覬覦它的地位,之前的一系列第二大經濟體,英國、德國、蘇聯、日本全部被打趴下,這一次目標直指中國,早在新冠肺炎之前就開始了長達兩年多的貿易戰,並且舉全國之力遏制華為的發展。在疫情發生後沒看到認真應對抗疫,反而不斷給中國施壓,先是反覆把病毒推鍋中國,宣稱這是中國 武漢的病毒,然後頻頻在南海挑釁,挑唆灣灣領導人發表對大陸強硬態度,在自家航母因疫情感染失去戰鬥力後,轉而到股市證券,堂堂一個證券委員會主席居然直接表達對中國企業誠信的不信任,要求股民不要購買中概股···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出臺政策鼓勵企業撤出中國,其用意不言自明瞭。


美國日本帶頭把公司撤出中國,意欲何為?

美國對中國的遏制早已被擺上檯面

日本計劃撤企主要原因是自身利益考慮,沒有太多的政治因素,在我的上一篇文章《開始全力援助,現在卻要撤企,日本是“敵”是“友”?》中已有過論述,不僅日本,在疫情期間很多國家的供應鏈都受到了影響,包括“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都考慮過通過撤企重新構建供應鏈的想法,隨著中國率先走出疫情影響,很多國家對於中國是更信任的。


全球化在退縮,世界更加封閉

全球化的本質是資本全球化,一個重要問題是人員(勞動力)未全球化,美國富人把錢投入到中國,中國富裕了,資本家更有錢了,但美國普通人生活並未改善,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隨著製造業不斷遷移到其他國家,金融行業不需要過多勞動力,有更多美國人因為全球化而失業,美國普通百姓自然對全球化不滿,希望恢復到原有的生活模式,這就是“民粹注意”的根源,當川普同志喊出“美國第一”的口號時,全球化退縮的趨勢就已不可避免


美國日本帶頭把公司撤出中國,意欲何為?

國家之間已經有越來越多無形的牆

新冠疫情等於給這個趨勢打了一針催化劑,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下,疫情給了政客一個好機會,煽動民眾操作民意,實現貿易保護主義,川普之後,皆是川普,西方國家普遍陷入了悲觀和不自信,一個更加封閉的世界正在到來。


撤企對我們的影響

短期看真的不樂觀,首先打擊就業,供應鏈企業往往是就業大戶,外資的撤出這些勞動力將面臨無工可打的居民,其次是對於科技發展不利,中國工程師擅長模仿,自主創新能力弱一些,之前引進外資的重要原因是藉此提升工程師技術能力,撤出後完全依賴自身力量開發少不了崎嶇坎坷,而對於美國、日本來說相對收益,至少可以改善底層民眾的失業率和收入情況;


美國日本帶頭把公司撤出中國,意欲何為?

高科技領域我們已取得長足進展

長期來說,此舉將倒逼出中國擁有獨立的技術體系,培養更多原創型高素質人員,經歷過陣痛總會有產出,華為、中興、海康這樣有實力的公司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發展會更健康和穩健!


潛在的風險:

從種種的跡象看,未來戰爭發生風險的概率比以前高,主要原因是技術停滯,不要被當前的互聯網+、人工智能給忽悠了,真正的技術創新是底層的能力和信息革命,從20世紀60年代後已經停滯多年,但地球人口越來越多,人均資源需求不斷提升,而資源總歸是有限的,當無法滿足超過閾值後,戰爭就是個大概率的事件,通過戰爭重新分配資源和國際秩序。


美國日本帶頭把公司撤出中國,意欲何為?

世界不確定性還在加劇

在全球化加深時期,大規模戰爭基本不可能發生,因為貿易讓雙方獲利,各國之間因為經濟的紐帶,實際上形成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的局面,但封閉讓各國陷入“黑暗森林”,不信任加劇,加上西方各國經濟衰退,民眾對政府不滿日益加劇,通過戰爭來轉嫁民眾注意力、聚攏人心,順便維持貨幣霸權也就成為了可選項之一,美國、俄羅斯為什麼紛紛從海外撤僑,世界局勢的動盪,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