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美國著名作家Richard Louv在他的書《森林中的最後一個孩子》中採用“大自然缺失症”一詞,描繪現代社會的孩子們與大自然缺乏聯繫的事實。

很多醫學專家認為自然環境中居所的減少是幼兒肥胖,注意力紊亂,抑鬱的重要原因。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將森林作為教室,讓兒童迴歸大自然的森林教育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在森林幼兒園,孩子們在大自然中爬樹、玩火、堆雪人……今天就帶你看看世界各國是如何進行兒童自然教育的。

德國,一年四季幾乎天天在戶外

森林幼兒園在20世紀50年代發源于丹麥,已風行於德國。目前,德國全境已有超過1500所森林幼兒園,而且已經拓展到了歐洲以外的地區,日本(上百家)、韓國正在蓬勃發展,美國、加拿大也開始試辦野外幼兒園。

森林幼兒園通常沒有教室,讓兒童迴歸大自然。幼兒們通過與大自然實物的直接接觸而學習,孩子們的觀察力自然而然變得敏銳,他們的學習及探索動機也將源源不斷。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德國卡羅鎮的Pankgrafen森林幼兒園現有21個孩子,無論颳風下雨,每天早晨他們都來到“教室”學習。

園長索斯滕·萊內克說:“即使零下28攝氏度,我們也在室外待著。孩子們從來沒得過感冒。”在少數格外嚴寒的日子裡,孩子和老師會鑽進露營帳篷或木頭建的小教室,暫時躲避一下。但萊內克表示,絕大多數時間都是戶外活動。

孩子們最近的學習主題是野外生火。儘管要接觸火這樣的“高危物品”,孩子們還是像學習其他課題一樣,被置於無管束的狀態。當篝火因受潮而要熄滅時,4歲的芬恩馬上撿起新鮮樹枝投進火裡。其他小朋友也拿一些小樹枝,撥弄火苗讓它重燃。

爬樹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這裡不會有通常幼兒園或者兒童活動場所設計好的爬樹裝置,這裡的樹各式各樣,高的、矮的、大的、小的。孩子們爬樹,老師和家長不給與任何幫助,只是幫他們下來。

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孩子們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這裡只發生過一次小孩掉下來的事情,那是因為小孩的爸爸在下面保護著,小孩子因為知道自己掉下來爸爸會接住自己的。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實踐證明,將孩子放到可控的、有一定危險的環境中,孩子會建立起自己的“危險管理能力”,知道如何去評估事物發風險,知道自己能否應付這種風險帶來的不良後果。

同時,也能鍛鍊孩子堅強的個性、自立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能夠鍛煉出克服困難的品性。孩子遇到了困難首先會想辦法自己解決,如果自己無法解決,會去找同伴尋求幫助,這又鍛鍊了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日本,特別活動與修學旅行

日本教育很重視社會實踐,他們很早就開展了自然體驗教育,並積累了很多經驗,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對我國當前課程改革有一定的啟示作用。

日本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別活動,並在課程設置中佔了很大比例,它的內容和形式多種多樣,包括儀式性活動、文化活動、促進身心健康的安全體育活動、接近自然和文化來增強公眾道德的旅行活動、集體住宿活動、義務活動等等。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例如,學校設有專門的生活教室,為學生提供了大量鍛鍊自立、自主和責任感的機會和場所。學生可以在此練習切菜、點燃煤氣灶、做飯等;遠足活動也是特別活動中的一項,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每年都進行,培養孩子們“長途跋涉”的經驗和耐力。

日本的教育特別強調自然體驗學習,從小就讓孩子接近自然、瞭解自然,在自然體驗中輕鬆自由地快樂成長。“修學旅行”就是特別活動中非常有特色也很受學生喜愛的主要內容之一,它從1960年代開始實施,實施比率高中為94.1%、初中為97.0%、小學為93.6%(1998年數據),旅行天數隨年級增長而增加,大致2—6天。

例如千葉縣八千代市某所初中的修學旅行定在長野縣的一個山區,出發集合地點不是在學校,而是在目的地的車站,就是為了鍛鍊學生們自己查時刻表、查路線的能力;住宿也不是集中住在某個旅館,而是去農家民宿。第一天幫借住的農家幹農活;第二天山谷行走、與農家交流聯歡和分組活動等等;第三天順河流行走,沿途到寺院練習坐禪、參觀博物館等。學生們通過三天的修學旅行體驗了平時體驗不到的事情,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通過這些自然學習和集體生活,孩子們不僅增長了見識,而且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諸如與同學的合作、人際交往、生存能力等等,自然學習中的體驗和快樂往往是孩子們學校生活中最難忘的事。

美國:看看孩子在農場做什麼

談及美國教育方式,許多人都能夠想到著名的STEAM素養教育,K-12基礎教育,就連比較新穎的Home School家庭學校教育,也為人所知。

但是,有一種教育方式在美國推行了一百多年,據估計去年全美參加過的年輕人已達650萬人,這就是美國規模最大的非正式教育計劃——4H教育,然而國內極少人知道這種教育方式。

4H教育中的“4H”就是Hand、Head、Health、Heart的簡寫。顧名思義,這種教育強調“手、腦、身、心”的和諧發展。4H教育鼓勵孩子們從大自然和日常生活中擷取知識和掌握技能,進而在生活中創建積極的人生觀的教育哲學。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通常,幼兒園的孩子學會把吃剩的早餐收集起來去餵豬,他們觀察營養物質循環;

一年級的孩子在農場做零活,餵雞、放羊或看看動物;

二年級的孩子學習農作物種植,包括豐收時親自打穀、揚場;

三年級的則動手學做飯、房屋搭建;

四年級的孩子認養奶牛;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五年級的孩子們側重於地理學習,通過繪圖、水彩、粘土塑形來描述農場地形;

六年級的孩子則開始研究乳製品。重點在於動手,提升感知力。

七年級的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從七年級起,學生們開始通過探險拓寬他們已經熟悉的領域——在不同程度上探索霍桑山谷以外的世界。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孩子們在連續的層面上學習瞭解世界,在往復上升的過程中風景沒有變,但孩子們的視角和認知方式卻是全新的。

英國、韓國、越南的自然教育

在英國,對於森林幼兒園,並不意味著幼兒園所有的教學活動都在戶外場地進行,諸如閱讀、講故事、唱歌和進餐等就是在室內進行。

韓國森林覆蓋率達63%,由國立、地方、個人等進行管理,韓國的森林幼兒園也由此大體分為國營森林幼兒園和地方自治團體運營的民間森林幼兒園。這些自然休養林大多具備完善的體驗和教育設施,如原木建造的“森林之家”、文化館、宿營場、野生植物園、觀景臺、探訪路、野炊區等。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同時,韓國山林廳從2008年開始在全國的休養林和樹木園中運營兒童森林體驗項目,所進行的森林教育,就是每週或每月與地方幼兒園合作,定期對兒童開展兩到三天的森林教育,由十幾位具備專業生態知識的森林導師深入幼兒園指導。釜山國立大學附屬幼兒園就是韓國首家對兒童進行森林生態教育的幼兒園。

在越南,一所名為Farming Kindergarte的幼兒園引起全球人們的注意。因為它的建築設計非常獨特,十分強調人與自然的密切關係。從上空俯瞰這所“農場幼兒園”,看到一大片綠地上有一個三連環的結,草木在這些高低起伏的環形中生長。

帶你看看別人家的自然教育

屋頂鋪有草坪,經過處理後,孩子們就可以在這上面種植植物、蔬菜,在這裡玩耍的同時還體驗收穫的樂趣;而幼兒園所有的室內活動空間和相關設施都設在屋頂下方。據說,這所幼兒園大約可容納500名孩子,而這些孩子都是來自普通家庭,他們的父母就是在附近鞋廠上班的工人。

在很多地方的幼兒園敦促孩子儘早讀書寫字的時候,幼兒園的誕生地德國和其它一些國家的森林幼兒園,卻正走在一條返璞歸真、投入自然懷抱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