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642年,人数相差甚远的清军在山海关外大败明朝13万大军,主将洪承畴被俘,自此,持续了两年的松锦之战落下帷幕,这也成为了明清两朝之间最后的一次碰撞。
明军战败后,吴三桂带领3万余人残兵败将退守宁远,这里也成为了山海关外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吴三桂则成为了满汉之间那个非常关键的一颗棋子。
至于后面的故事,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导致汉姓江山最终落入满清手里。
据史料分析,吴三桂其人原本并不是个卖主求荣的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做出这样的事?这个民族罪人的大帽是否该由他一人承担?
吴三桂一变:洪祖二将降清
洪承畴本为吴三桂最为敬佩的人之一,在明末官场腐败、朝廷无能、社会风气腐朽的年代,洪承铸算得上是这个时代的一股清流。
在吴三桂看来,这个外表儒弱的人,按理说应该与当时的其他朝臣一样,在疑心病颇重的皇帝面前卖卖嘴皮子,以保自身。但事实上,这位大学士不仅直言敢谏、书读的好,而且打仗也是一流,在明末农民起义中屡屡将李自成打的溃不成军,最狠的一次直接将李自成打的只剩下十八骑败走商洛。
1639年,清军步步紧逼,关外战况吃紧,崇祯帝任命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出关抗清。
这位下马能文,上马能战的老将军在吴三桂设的接风宴上,详细分析了战场以及国内局势,认定如果用稳扎稳打的策略,仅凭皇太极那班人马是打不进来的,吴三桂等一干将领对他的分析也深表赞同。
但这个策略却被那个疑心病颇重的崇祯皇帝一口否决,下旨催战,这让明军原本还能持恒的局面一下子陷入被动。
洪承畴被俘后,不论是吴三桂等一干将领,还是京都皇室,都已经做好了祭奠洪承畴的准备,因为所有人都认定,这个真汉子是永远不会投降的。
的确如所有人想的那样,洪承畴被俘后坚决不降,多次找机会自尽,但最终让朝廷以及吴三桂都震惊的是,洪承畴降了。
不得不说,皇太极是一个耐性十足的人,他颇为欣赏洪承畴的铁血与忠诚,在洪承畴被俘后也从来都没有让他遭受过任何一点作为俘虏该遭受的罪,同时也时常和这个名不副实的俘虏促膝长谈,分析天下局势,分享自己的远大抱负,也许是洪承畴最终明白了事不可为,又或许是被皇太极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于是叹曰:
“真命世之主也!”在这之前,驻守锦州的吴三桂舅舅祖大寿,因援军遭受阻击,孤立无援的祖大寿再次被俘,这是也是祖大寿第二次被俘。前一次被俘后诈降逃回明朝,所以这一次,祖大寿并没有奢望还有机会活着回来。但让他意外的是,皇太极不但没有杀他,而且极尽优待、委以重任。也就是这一次,皇太极的做法让祖大寿彻底折服,率部归降。
对于吴三桂来说,祖大寿和洪承畴的背叛是导致他走向民族罪人道路的导火线。
从一个毛头小子到当上总兵这个期间,一个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舅舅祖大寿,一个是他十分敬仰的大将军洪承铸,两位曾经为大明王朝立下赫赫战功的铁血将军,就这样出人意料的先后叛国,这是他无论无何都不敢相信的。
那个时代,已经变了味的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每一个人的骨子里,每个人都要在伦理纲常,忠君孝祖的面具下活着,对人之本性的压制也终究导致了来自人性的反弹,而明末国家衰败的根源其实也在这里。
即使君不决断、臣不作为,人们也不能忘了“忠君”的基本道德原则,也许是皇太极的作为,彻底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原来,“君”也可以这样做。这个鲜明的对比,最终勾起了他们内心深处对于“做自己”的渴望。
吴三桂二变:大明的最后一天
另一边,闯王李自成于1644年建立新政权“大顺”,之后便一路如割韭菜般轻松靠近皇城。
同年3月,得知势如破竹的李自成即将入京的消息后,崇祯立刻召集文武大臣开始商议对策。但这事关国家存亡的大事,注定指望不上这帮腐透了的人能够拿出什么方案来,结果硬生生的商议了一个月,才定了个调吴三桂回京勤王的方案。
这给了李自成充足的准备时间,对李自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同年4月,李自成兵临城下,心死如灰的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没能等来吴三桂的勤王之师,与太监王承恩逃至煤山自缢。
至于崇祯为什么没能等到吴三桂的驰援,根据史书中记载的关于吴三桂的表现,我猜他一定做过一个非常挣扎的选择。
事实上,吴三桂在接到崇祯发来的勤王命令后的确动了,但在经历过两次他所敬佩的人的背叛后,他认真比对与分析过事情将来可能的走向。
内忧外患的大明,众望所归的满清;刚愎自用的朱由检,礼贤下士的皇太极;铁血忠诚的洪祖二人,叛国降清的洪祖二人。
这一系列的对比,让吴三桂心中一直所坚持的价值观发生着逆变。另外,他也深知此去勤王无非就是给李自成手下的将领送些战功而已,就算他多长了几颗脑袋,大明王朝也已回天乏术。这个决定让吴三桂第一次尝试着撕去”忠君“的面具。
所以在宁远到山海关的这一程,吴三桂将原本两天的行程,足足走了八天,当收到李自成入主皇城,朱由检煤山自缢的消息后,吴三桂终于松了口气,然后立刻返回宁远。他知道接下来有人会来找他,而李自成也自然知道吴三桂在等什么。
果然在十数天后,李自成派人送来了封侯的檄文和四万两白银,同时还有留在京城的父亲吴襄的来信,信中所言大概就是说:明朝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如今没有别的选择,如果早降,还能封侯,如今你忠臣不能做了,但还能保全孝子之名,否则牵连了族人,你将一无所有。
吴三桂也的确是这么想的,于是欣然接受了李自成的封赏,同时与李自成派来的农民军换防后就率部入关,准备享受那夹道欢迎,封侯建府的盛大场面。
吴三桂三变:李自成的戏弄
在经历过这些事后,吴三桂也想着踏踏实实做一回坦坦荡荡的人,他幻想着封侯之后可以平平淡淡的度过余生,当然,还要带着他心心念念的陈圆圆。
可就当离京不远时,却见城内风尘仆仆的跑出来一人,犹如难民一般,可走进后才发现,这人居然是居住在京城的家人,细问之后,吴三桂不由双拳紧握。
原来,李自成会打仗,但不怎么会当皇帝,高高兴兴的坐上皇位后,却不知道怎么经营,很快便坐吃山空。
而明朝本就因为这些年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国库早已空的连耗子都不待,所以李自成没办法,只好打起了京城贵族的主意,追赃助饷。
所以,李自成或许是没把吴三桂放在眼里,又或许是真的饥不择食,就连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一家也没放过,最重要的是,这位家人最后说出了一个让他一刻都不能忍受的事:他心心念念的陈圆圆也被李自成座下将军刘忠敏抢了去。
吴三桂听后气急,掉头便返回宁远,一路上将所遇的农民军杀了个片甲不留。重新坐镇宁远后,吴三桂已打定主意,靠着这关口,誓要与这李自成讨个说法。
自此,吴三桂在撕下了忠臣的面具后,又撕下了“孝子”的外衣,因为他深知此番作为,家族必然不得保全。
果然,李自成的报复很快就来了,不仅带来了6万大军,而且还有吴三桂的父亲。看着城下嘶声力竭的吴襄在照着李自成的话努力的喊着劝降词,吴三桂狠心的别过脑袋,此时,他已写好了两封信。
一封送于李自成,信中说:父既不能为忠臣,桂亦安能为孝子?桂与父决,请自今日...
另一封是请援信,送于清摄政王多尔衮:...乞念亡国孤臣忠义之言,速选精兵,直入中胁西胁,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裂土以酬,不敢食言。
从这一刻开始,一个被后世骂为“民族罪人”的吴三桂,在接连撕下忠、孝的外衣后,才算真正诞生了。
在清军的要求下,吴三桂几乎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剃发易服的要求,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满清将领。
《平寇志》中关于这场战斗的描述称:三桂悉锐鏖战,无不以一当百...三桂左右奋进,杀贼数千...
山海关大战后的第二天,父亲吴襄在永平连同全家三十多口人被斩首,虽然这是吴三桂早已料到的,但当他真正见到亲人的血后,他还是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同时在这一刻,吴三桂似乎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他终于放下了一切,再无所顾忌。他像疯了一般对李自成展开追剿,终于在一场天昏地暗的大战后,彻底击溃了李自成,也抢回了那个可以说是用全家30多口人性命换来的女人-陈圆圆。
小结
在这场历史大变革中,若不是崇祯皇帝疑心太重,杀了一代名将袁崇焕,也不至于寒了边防将士的心,导致人心不齐战力锐减;若不是因为崇祯的猜忌,铁血忠心的洪承畴也不会就这样被送上了身败名裂的另外一条路;若不是因为崇祯优柔寡断,也不会在李自成打上皇城才发现自己毫无还手之力。
李自成坐上皇位后,本可以依仗吴三桂与原有的农民军稳定国内局势,抵挡清军入关,可最终他也因为他的狂妄自大而断送了刚刚得手的大好河山。
而吴三桂若不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幕幕的发生,也不至于撕下自己一层层血淋淋面具,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不忠不义不孝的罪人。
若不是因为明朝内部的腐朽,导致了这么多明将的叛降,区区10多万的清军就算再打几辈子也不可能入主关内。
法国人白晋所著的《康熙帝传》中说:鞑靼人在征服帝国的过程中,几乎没有付出任何代价,而是得助于汉人互残与相助。
说到底,那时专为巩固封建王朝权力的“变质”儒家思想,导致了人性的反弹,这是明末朝廷腐朽的根本原因。再加上为了中央集权而设立的厂卫制度,导致了宦官祸国。这些为了防止“人臣二心”的方法,也最终成为了爆发“人人二心”的最大原因。
只能说,一段失败的历史必须得有一个人来承担罢了,而这个人也最终”不负众望“,彻头彻尾的做了一个干干脆脆的卖国贼,背起了这个沉重的千古骂名。
试想,若没有一个这样腐朽的朝廷,没有这样的崇祯,没有这样的李自成,没有这样的皇太极...一个国家的兴亡,岂是一个区区吴三桂可以左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