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姓名|阮健 Victoria Ruan

主修專業|數學/計算機 輔修專業|全球健康科技

錄取院校|英美雙申

美:萊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紐約大學 (NYU),佐治亞理工(GaTech),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UCSD),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UCSB),加州大學 戴維斯分校 (UCD),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 (UMN)

英:帝國理工 (math) ,帝國理工 (math + CS) ,倫敦大學學院UCL (math + management),華威 (math)

阮好強 從小學到初中,我都是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爭強好勝的性格驅使著我 凡事都要爭做第一。 這種完美主義讓我害怕自己失敗,害怕別人失望,害怕未來的不確定性。 初二下時,我曾一度失眠。我不清楚自己喜歡什麼,也不知道為什麼而 學。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初中時的青澀模樣

阮探索

初三時我來到了楓葉。在初中部唸完上學期後,初三下我便跳級到楓葉高中 學習加拿大BC省課程。 由於自由支配的時間多了,我開始探索各類活動,想成為一個有趣的人。在短短的一年裡,我演過話劇、打過辯論、畫過井蓋、玩過水槍、參加過樂隊......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但是當我逐漸適應了新環境,我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舒適圈:日子過得太容易了。

恰好那時楓葉集團在組建第一屆獎學金周恩來班,我有幸入選,成為獎周班的一員。

“祝賀你獲得任書良教育基金會獎學金!希望你能夠繼承和發揚周總理‘為‘中華之崛起’的遠大志向和奮鬥精神,升入世界頂級名校,成為楓葉學子的楷模!”

我反覆讀著獎學金證書上的寄語,心潮澎湃。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獎學金證書


阮焦慮


然而初期的興奮很快就被獎周班高強度的課程潑了冷水。每日六小時的數學暑期課,背不完的單詞,奼紫嫣紅的成績表......


一時間壓力像從爆了的水管裡湧出來,殺了我個措手不及。

那麼多好的大學,我該申請哪一所?哪個專業?活動種類那麼多,我該做什麼?高中只有三年,而高三上學期就要申請,兩年時間申美國大學是不是不夠?

當時的我太焦慮,焦慮到渾身長滿了帶有攻擊性的刺。

我和領事對著幹,覺得她不瞭解我;我和老師們對著幹,認為他們講得不夠好;我和家長對著幹,質問他們為什麼不能在大學申請上給予我幫助。


這讓我和愛我的人都很受傷。


阮自律


鬱悶的時候,我就一個人在學校操場上一圈又一圈地跑,跑到筋疲力盡後癱倒在地上,看昏黃的路燈和閃爍的星空。

那時候,只有運動能讓我短暫地從現實壓力中抽離出來,放空自己,任由汗水流淌。

為了每天有時間運動,我給自己制定了時間表,並嚴格執行。不拖延,不抱怨。

每次打開KEEP(一款運動app),看到“自律給我自由”這句話,我都備受鼓舞。

自律不是痛苦地長期克服惰性,而是一種水到渠成的思維慣性。也許初期會有些痛苦,但是後期自律便轉化為一種由內而外的衝動:我想要保持下去,我想要變得更好。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Keep App的開屏截圖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2019寒假日程表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2020寒假日計劃


也是在那段時間,我開始學習瑜伽和冥想,試圖在一呼一吸間尋找身心的和諧。當我有意識地將注意力拉回到自己的內心,我開始心平氣和地內省自己的進步和不足。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穩定且積極的情緒極大地幫助我應對壓力,即使高二那年同時備戰各項標準化考試、學六門理科AP課、做各類活動,我都累並快樂著。

高二下學期,我和幾位同學共同組織了TEDxYouth@DMLIS 2019活動, 並在演講大會上分享自己的成長與改變。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通過兩年的摸爬滾打,我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並在學習中找到了觸類旁通的樂趣。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微積分思維導圖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物理思維導圖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計算機科學筆記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MIT MOOC筆記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哈佛MOOC筆記

我的努力也逐漸得到了肯定:2018年悉尼科技大學信息技術大賽冠軍, 2019 美國計算機聯盟競賽高年級組卓越獎,2019歐幾里得數學競賽全球卓越獎,2019美國物理學會物理杯榮譽獎,AP統計/微積分/計算機A/計 算機原理/物理力學/物理電磁,六門大學先修課考試5分(5分滿分)......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UTS IT競賽冠軍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阮健康


我喜歡計算機,大家都叫我“軟件(software)”。自從身體和心靈上的健康讓我脫胎換骨,高二那年我有了新的外號—“阮健康”。朋友們越是這麼叫我,我越覺得自己應該成為名副其實的“阮健康”。


我從自身的健康、身邊朋友們的健康,逐漸開始關注全球健康問題,並嘗試著將其與我擅長的理工科結合。

我結合統計學知識做全球肥胖數據分析、用計算機知識為學校食堂開發健 康飲食小程序、在耶魯中美論壇與公共衛生領域教授James Thomas討論公共健康領域的工程創新......

2019年的暑假,我有幸參加為期兩個月的斯坦福夏校,學習計算數學基礎以及智能城市課程。課堂上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高中生、本科生,甚至研究 生。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抵達斯坦福大學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斯坦福夏校和朋友們的合影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斯坦福夏校活動,在風中凌亂,理工男中的唯一女生◆”ç–.:

和教授以及同學的思維碰撞讓我受益匪淺,尤其是通過對17個可持續發展 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的深入探究,讓我開始更加認真地審視自己所生活的環境和社會。

就像狄更斯在著名小說《雙城記》中說的:“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科學技術飛速發展,但是全球不平等的發展導致了很多社會和環境問題。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SDGs


森林大火、極端天氣、疫情爆發 這些前所未有的全球挑戰,不斷提醒

我,作為新一代的年輕人我絕不能坐以待斃。不過問題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可持續發展是人類社會進步繞不開的選擇。


於是我明確了自己的人生方向:用科技和新的商業模式,讓人們更健康、可持續、有品質地生活。

我不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僅僅懂技術的理工生,或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僅僅是大學畢業後去很好的公司拿著高薪。

我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創變者,多思考社會問題,並用自己的所學真正給世界帶來更好的變化。

我不僅要像周總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更要為世界之可持續發展而努力。

我不僅僅是中華兒女,更是世界公民。

在夏校期間,我遇到了一位同樣對可持續發展目標感興趣的中國大學生, 回國後我們成立了社會企業NEDELP,通過聯名認同可持續發展目標

(SDGs)的企業,設計售賣可持續產品,為社會創新籌集啟動資金。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Nedelp Logo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Nedelp SDGs

我們不希望以盈利為目的,而是希望將關注可持續發展變成一種新常態, 通過市場的力量鼓勵消費者參與解決社會和環境問題。

我們相信消費者的每一次消費,都是在為想要的世界投票。


不是小部分人做很多事,而是很多人做小事,這樣世界才會變好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阮收穫


高三上的申請季理應是最忙、最焦慮的時期,但是更遠大的人生目標在某種程度上減輕了我對於大學申請的焦慮,因為我意識到上大學只是我實現人生意義的一種手段。


當我全身心地投入做自己,摒棄功利心時,我發覺似乎全宇宙都會來幫助我。

因為已經確定了人生目標,圍繞這個目標,我選擇的大學,基本全都是有很強的科技、健康或醫療專業的。

英美同申,英國申請文書讓我更加明確自己的專業方向,美國申請文書讓我更加清晰自己是誰。雖然並不完美,但是我沒留任何遺憾。

被拒不餒,錄取不驕。我值得一切的美好。

I deserve it.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萊斯大學招生官親筆


我很喜歡喬布斯在斯坦福做演講時說的這句話: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雖然我現在可能看不見未來,不知道我現在所擁有的、瞭解的,能帶領我到什麼樣的境界。

但在未來的某個時刻,當我驀然回首時,我才能將所走過的路串起來,進而發現,我之所以是我,就是這些點點滴滴所造就的。


寫在最後

在高二語文課結業時,馬雯婷老師曾為我寫過一首姓名詞《木蘭花·阮健》:

阮家娥眉不輸男,不矜紅顏攀書山。心有千頃夢似巒,惟握健筆寫青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木蘭花·阮健》

感謝她給予我的殷切期望,我也為自己寫了一首《青玉案·阮健》: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朝夕自勉天行健,

天道酬勤,承前啟後,無畏風雨路。

願多年以後回過頭來反觀自己的人生經歷時,我能驕傲地將所走過的路串起 來,坦蕩且無悔。

獎周故事|從阮健到阮健康

高三身穿校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