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在互聯網的“大數據”時代,果然逃不過精準採集。

前幾日,剛好在聽“Rich Brian”的《history》,不久後某乎給我推送了“Awkwafina”的文章。

Awkwafina是誰?

西方雜質說:她是歐美圈內最炙手可熱的“華裔女星”,

是2019年《時代》雜誌評選的:下一代最有影響力100人之一。

但讓中國老百姓們認識她卻是另外一件事——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2019年的7月《尚氣》的選角公佈——

梁朝偉出局。

男主給了加拿大籍華人劉思慕,女主給了美籍華人奧卡菲娜(Awkwafina)。

兩張“精緻”的東方臉讓不禁讓網友們感嘆:

美國電影導演的選角不再重視流量與精緻的外表,這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反諷)

然而另一方面我看了看他們選的白人女演員一個比一個好看,我覺得他們是在逗我。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我不認為“劉思慕”與“奧卡菲娜”的選角有何大的問題,

單純就“外表”原因而把劍的矛頭轉向兩位主角是錯誤的,

外表是爹媽給的,是“愛”的給予的禮物。

但有之所以他們所引發如此巨大爭議在於:

我們難以在美國電影中,看到“清醒且獨立”的東方女性的角色,他們只是在不斷的用刻板印象去描繪東方女性,或者去訓話東方人。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1960年《蘇絲黃的世界》席捲了整個歐美影視圈。

女主關南施,是首位在歐美影視圈成名,並在斬獲金球獎最佳新人的女演員。

即便是尊龍也未能有此殊榮。

西方人也評價關南施道:一個美麗而神秘的東方傳說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但這個神秘而傳奇的東方女性,僅僅只是存在西方人的臆想之中。

關南施在《蘇絲黃的世界》中飾演的女主是:來自東方底層的妓女。

她肆無忌憚的和西方男性打情罵俏。

如果說這裡是對“東方文化”與“東方女性”的一次誤讀,那麼當男主白人銀行家的兒子,寧可放棄一切,也要與關南施在一起的時候。

它將“白人至上”中心主義理論推向了高潮,

英雄化的標籤,自然而然成為了“馴化移民”的器皿。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或許你會很好奇,銀行家的兒子不是已經放棄了一切,也要和蘇絲黃在一起嗎?

這難道還不是愛情嗎?

不,這不是愛情。

《蘇絲黃》的意識形態否定了,18世紀以來人類工業進步與革命發展的精神來源——

“人可以自己拯救自己”

只剩下了觀眾對日不落帝國“紳士”的最後英雄主義的想象。

但事實上我們都很清楚,資本的原始積累是通什麼來的。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如果你覺得《蘇絲黃的世界》距離太過遙遠,

而無法身同感受的話。

那麼我們回到近二十年的漫威與DC的“超級英雄電影”。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2008年的《鋼鐵俠》的科技的想象與個人主義展現,

迎合了每個人們心中的“英雄”的想象,

2020年了漫威電影卻還是始終停留在2008年。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這很令人失望,

在好萊塢類型電影的黃金年代,有著層出不窮的類型片:

《終結者》系列,《銀翼殺手》系列,《星際穿越》系列,《星戰》系列...

然而到了如今,

除了好萊塢電影工業的技術方面在進步外,電影中有趣的東西消失了。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超級英雄的類型片不再與人們產生共鳴,

它甚至會讓人質疑:

反派們摧毀半個星際的超級武器,在面對地球的時候居然“消失”了。

號稱能摧毀半個宇宙或者守護半個宇宙的力量,到故事的最後還是要與“復仇者”們肉搏。

漫威出品的《鋼鐵俠》《美國隊長》《綠巨人》《復仇聯盟》的結局都是如此。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為何導演與編劇要這樣設定,是編劇格局與能力不夠嗎?

我覺得這個答案是否定的,那些能拍出《霍比特人》和《權力的遊戲》和《西部世界》的美國編劇們,在業務能力方面肯定是優秀的。

那到底是什麼問題呢?

超級英雄片本質的問題。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許多的影評人應該無數次把“超級英雄片”的模式指向:“個人英雄主義”

但我覺得這句話只說了有一半,我認為:

“超級英雄電影的核心價值,在於如何塑造這個超級英雄,至於劇情它僅僅是把這個“抽象”的英雄具體化的過程”

說到這裡,我們就能夠理解:

為何美國電影,世界可以毀滅,記憶可以重啟,但是英雄的形象卻是一成不變的。

因為,英雄本身就是某種抽象的物質,它是上層建築所構建的“信仰”與“瓦解人們”團結的雕塑。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20世紀30年代末開啟的“超級英雄漫畫”時代開始,

它所經歷並被影響的便是整個世界的歷史:

金融危機,麥肯錫主義,冷戰,越戰,女權運動,種族運動,性別認知運動

...

動亂的時代使得西方的警示文明出現了危機。

而“超級英雄漫畫”所塑造的便是精神危機的應答。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每一個超級英雄所代表形象本身就一類群體:

鋼鐵俠——互聯網企業家,軍火企業家,財富新貴,高富帥

美國隊長——忠君愛國,忠於職守,追逐夢想的白領

蜘蛛俠——正在反叛的歷程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每一個超級英雄的離開與製造,都是為了去迎合新的需求。

這是超級英雄片的驅動力,也是美國形象傳播的重要途徑。

成功是在無數次失敗與犧牲換來的。

顯然,在新的需求上,黑人,印第安人動不得,弱勢的華人總是不斷成為“進步”的犧牲品。

太陽的日報的讀者不在乎誰統治國家,只要她前凸後翹就行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1913年薩克斯·羅默創造的“傅滿洲”正迎合了西方“黃禍論”的意識需求,

但稍微讀些歷史的人都明白:

1913年,孫中山先生髮動了第二次革命,袁世凱忙著復辟當皇帝,

中國還在救亡圖存的歷史進程中。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誰曉20年後,漫威又重新撿起了這個“傅滿洲”,並把他放置到全球大賣的“鋼鐵俠”裡邊

“傅滿洲”什麼都沒變,僅僅只是名字從“傅滿洲”變成了“滿大人”。

“滿大人”貪戀史塔克(鋼鐵俠)的財富與科技並用暴力與罪惡試圖獲得它,

滑稽嗎?也不滑稽。

在現實的依據上,美國有不少中產階級本來就對我們的崛起充滿了敵意,

他們生怕被我們奪取他們的一切,但他們忘了,我們從未試圖去奪取他們的一切。

是,1840年英艦一炮打開了古老的清帝國的大門——

此後數幾十年我們都在忙著救亡圖存。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如果說漫威的超級反派們都是源自:

對‘黃禍論’的恐懼,種族歧視,意識形態的對立,那麼倒也情有可原。

在不同的歷史時空下與上層建築的輿論引導塑造的錯誤“雕塑”,是可以被革命推翻且重塑的。

但如今的美國電影不願意那麼做。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漫威的“尚氣”的確改掉了過去的種族歧視的偏見,

但是它卻又多了一份“馴化”。

在"尚氣”的故事裡邊,他是被白人所拯救,並引導從邪惡走向爭議的歷程。

這個故事不復雜,但是也足夠複雜。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一個孤獨的黃種人想要融入美國社會,

他的艱辛,他的隱忍,他的付出,他的代價

這是他融入的“價碼”,但等到他真正融入的那一刻,他也就完成了背離。

他與傳統決裂,並擁抱走向了“美國精神”。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劉思慕在直播的時候說,這部電影是送給華人的禮物。

他沒有說錯。

上氣的這個角色和他的故事本身就是,將華人群體的精神和文化根基暴露在美國文化面前,也暴露了在他們自己面前。

"融入美國”的方法論就擺在了他們面前。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劉思慕,說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

只是我想他不清楚的是,

上氣的這個角色是對華人這個群體的“馴服”,

是美國同化華人的工具,也是馴服有色人種的器皿。

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那些有色人種最終只會變成“比鬼子更兇惡的二鬼子”。

在現實的困境與上層建築所塑造的撕裂團結與共同體的“精神藥物”之下,

有色人種永遠只是“二等公民”。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西方人,他們可能忘了。

當年把刀架在我們脖子上的是他們,當年火燒圓明園洗劫故宮的是他們,

當年一尊大炮就佔領海關的是他們,當年控制封建中國經濟命脈是他們。

他們都忘了,我們可沒忘。

美國電影的“尚氣”,是馴服華人的器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