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祕訣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原創文章,歡迎閱讀,抄襲洗稿必究)

文|諸神的恩寵

自從周星馳轉型做導演後,無數影迷都嚷嚷著“要還星爺一張電影票”。

2019年春節,周星馳的賀歲片《新喜劇之王》上映後,票房卻只有區區6億。這個成績,和他上一部電影《美人魚》33億的票房相比,不可同日而語。一時間,各種感嘆“星爺老矣”的論調紛紛出爐。

看完這部電影,有人覺得是炒冷飯,有人覺得是江郎才盡。該片剛上映時,我去看了,覺得還不錯,能感受到周星馳的誠意。最近,我又認真地看了兩遍,更覺出它的好來。

電影沿襲了周氏喜劇一貫的“小人物大主角”的風格,講述了普通人為夢想苦苦奮鬥的故事。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它的好,那就是:生活殘酷,敢於奮鬥的人,永遠值得尊重。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一、追夢人如夢

對這部電影最大的爭議之一,是女主角如夢這個人物。人們覺得這個沒顏值、沒演技、沒背景的女孩,一心想當明星,這不是痴人說夢嗎?

有這種想法的人,其實沒有看懂電影。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如夢的人設,本來就是眾人眼中的“神經病”。電影一開場,老人被撞,倒地呻吟。這時,如夢出場。她身穿運動服,手握《演員的自我修養》,幾個健步飛奔到老人跟前,耐心地給他指導演技。原來,她以為老人是故意碰瓷的。120的醫護人員抬走老人後,有人問:“那女的(如夢)是老人的家屬嗎?”另一個男聲說:“那個神經病,別理她!”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看見沒,從一開始,如夢的人設就是 “神經病”。

如夢整天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痴迷於磨鍊演技,不能自拔。在她的世界裡,只有演戲這一件事,其他的事,都不叫事。因為太痴迷表演,整個人顯得很偏執,與周圍環境格格不入,所以,人們才會覺得她是神經病。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真正看懂電影就會發現,如夢不是“神經病”,而是追夢人。人們覺得她滑稽,是因為人們都活得得過且過,只有如夢太認真了。比如,她演死屍還論演技,為演戲她可以沒有尊嚴等。她的認真和周圍人的麻木生活形成了強烈反差,這就讓我們產生了荒誕感。

如夢真的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嗎?世俗的人,往往只看到如夢的夢想,卻看不到如夢的努力。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頭頂菜刀和家人一起吃飯時,她說: “對於一個演員來說,死亡是一種有趣的情境”;和好朋友李洋聊天時說,她說,好演技要靠想象,假裝自己置身於某種情境中,要感受人物的感受,這樣才能演好角色。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如夢所說的這些,都是斯坦尼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精髓,也是一切藝術創作的精髓。作家阿城就曾說過:“藝術最初靠什麼?靠想象。巫的時代靠巫想象,其他的人相信他的想象。現在無非是每個藝術家都是巫,希望別的人或者是別的巫相信認可自己的想象罷了。”所以,人們以為如夢只是憑著一腔熱情想當明星,其實並不是,她是做這裡功課的,而且功課做得很足。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電影中,如夢被各種人欺負,甚至連一個小小的劇務都能把她貶得一無是處。這是因為,她實在太普通了,沒有一點可以炫耀的資本。小人物有大夢想,並不稀奇,但身份和夢想不匹配,這才是如夢的“原罪”。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一個資質平平的人,就不配擁有夢想?按這種邏輯,大多數人才都不會有出頭之日,因為他們的地位太低微。一個人,執著於自己鍾愛的事業時,內心必然是狂熱的。牛頓做實驗太投入,把懷錶煮進鍋,和如夢痴迷於表演,渾然忘我,是一樣的。區別在於,牛頓成功了,所以沒有人嘲笑他。

有人覺得,如夢是好高騖遠。其實並不是,她知道想成功就要腳踏實地。當男友查理說自己是下一個的比爾· 蓋茨時,如夢在一旁說:“一上來就當世界第一,先從第二第三開始會不會顯得踏實些?”可見,她是清醒的。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如夢痴迷於表演,正如少年阿星痴迷於如來神掌,小人物心中有個大夢想,這是周星馳電影永恆不變的主題。專注認真的人,才能做成事。這樣的人,配得起一切美好的夢想。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二、超我者馬可

電影中,和如夢形成鮮明對照的是馬可。

二十多年前,馬可曾經輝煌過,而如今,他七八年都無戲可拍。他始終無法接受自己已經過氣的事實,於是,他人為營造出一種假象,就像自己還很紅一樣。他寧可活在自我感覺超好的幻覺裡,也不願面對現實。而女跟班的那句“大家讓開,馬老師來了”,更是襯托出他的尷尬境地。

導演請馬可反串白雪公主,不是因為他演技好,而是因為他便宜,且有時間。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至於那部狗血電影《白雪公主》,更是充滿了諷刺意味。童話裡,白雪公主和王子過上了幸福的生活,而馬可拍的這部電影,充滿了暗黑和殺戮氣質,白雪公主又掏腸子又殺人,實在可怕。這一幕,看似荒謬,卻是成人世界的真實反映。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弗洛伊德認為,每個人的人格都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組成的。其中,本我代表人的原始慾望;超我是代表人的良知和道德;自我介於前兩者之間,負責協調本我和超我的關係。

馬可活在自己的幻覺中,一直停留在本我狀態,不願接受現實。在被導演炒魷魚後,他小聲哀求導演,並提出要分一半片酬給導演。昔日的大明星,如今竟如此卑微,讓人感慨。那一段才是他內心的真實想法。電影后半部分裡,如夢扮鬼,把馬可嚇得不輕。而馬可也憑藉此事意外走紅網絡,再次成了紅人。這時候,他的心態反而很平靜。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在一檔專訪節目中,主持人說馬可“鹹魚翻身”,馬可故作生氣,問對方“什麼叫鹹魚翻身”。這是表演,也是調侃。此時的馬可已經學會放下身段,接納真實的自我。同時,他也學會了包容別人。

這時的馬可,已經從自我走向了超我。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明星會過氣,就像人會自然衰老一樣,再正常不過。不能坦然接納這個事實,就會活得很擰巴。馬可在訪談中說,他很感謝如夢,是她讓自己看清了真相,讓自己得以成長。馬可最後的釋懷,放過了別人,也放過了自己。

成長,就是一個不斷失去又不斷獲得的過程。失去的是青春和光環,得到的是經驗和感恩。如夢是馬可的一面鏡子, 讓他看清了真實的自己。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三、形形色色的小人

請注意,我在這裡說的是 “小人”,而不是“小人物”。

電影中的市儈小人很多,最主要的有三個:騙子查理、塑料閨蜜小米、宇宙導演。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騙子查理:如夢的前男友,成功學大師,張口閉口拿自己和比爾蓋茨相提並論,實際上,他是個吃軟飯的小混混。他不僅騙如夢的色,更騙她的財。然而,就是這個人,曾經是如夢的精神支柱,在他無腦吹的鼓勵下,如夢越加執著於自己的明星夢。電影結尾,當如夢站上最佳女主角的領獎臺時,鏡頭一晃,查理正坐在小板凳上吃泡麵,驚訝地看著電視機裡的如夢。騙子就是騙子,再騙一百個如夢,也依然是卑劣的騙子。想發達?不可能的。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塑料閨蜜小米:如夢的好朋友,住在如夢上鋪,相貌豔俗,愛佔各種小便宜(比如借如夢的洗髮水等),自帶濃濃綠茶氣質。被演藝公司錄用後,她曾抱著如夢哭訴說,自己不想當明星,但一轉眼,看到導演後,她立刻圍上去各種跪舔,對和自己揮手的如夢視而不見。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宇宙導演:如夢送外賣時,遇到了一個導演,她哀求導演找自己拍戲時,導演卻當著所有人的面說,如夢這種人沒有一點自知之明,直到宇宙毀滅,她都不可能成功。這種狗眼看人低的人,生活中比比皆是。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世俗的力量很強大,大到能讓一般人知難而退,不敢再懷抱夢想。有句話說,“凡是告訴你差不多就行了的人,他們只是不想讓你成功。”想想看,這句話在大多數情況下是,都是對的。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四、溫暖人心的人們

電影中除了各種小人,也有不少暖心的人。比如,如夢的父母及好友李洋。

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時,最佩服的是扮演如夢父母的兩位老演員,演技精湛,是全片最大的亮點。再看該片時,仍覺得他們是這部電影中最出彩的角色。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電影中,父親一邊罵女兒,一邊默默地保護女兒,電影結尾,他嘴上說著讓女兒永遠別再回來,一秒鐘後又問“帶鑰匙沒有”。瞧這寵愛的程度,說是中國好父親一點也不誇張。母親知道女兒不可能成明星,但她從不打擊女兒,只會默默支持她。嚴父慈母的形象活靈活現。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家人為什麼這麼支持如夢?直到母親遇到馬可後,答案才浮出水面。一天晚上,馬可被趕出《白雪公主》劇組。這時,如夢的母親正巧遇到馬可,她衝上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拉著馬可合影。她說,他們全家都是馬可的粉絲,如夢就是因為小時候看了馬可的《孤兒尋親記》,所以才想當演員的。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看到這裡,我笑了。這是周星馳是在向卓別林致敬,卓別林有一部電影就叫《尋子遇險記》。

一個人最初接受到了什麼,她未來就會追求什麼。母親的這番話,解釋瞭如夢為什麼會如此痴迷表演的真正原因。這樣一來,如夢的所有行為,都能解釋通了。她想當明星,絕不是一時興起,更不是跟風之舉,而是醞釀已久的人生夢想。為了實現這個夢想,她甘願受盡屈辱。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李洋是個神奇的存在。他表面是群眾演員,實際上卻是富二代。一次,當雕像的李洋問導演,為什麼不用真雕像。導演說:因為真的很貴。言下之意,群眾演員比雕像還廉價。劇組裡,每當如夢被羞辱後,李洋都會走上前安慰如夢。這種關心,是真心實意的。如夢很感動,同時也很煩。因為沒有人喜歡被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電影結尾,李洋要出國留學,臨行前,他拿了二十萬現金給如夢,並向如夢表達了愛意。如夢用一句“我把你當朋友,你卻想睡我”婉轉地拒絕了李洋的愛,兩人依然是好朋友。一年後,得知如夢獲得了最佳女主角時,李洋在豪車裡興奮不已。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世界很殘酷,幸好還有愛與光明。如夢感受到了家人和朋友的真愛,最終,這份愛的力量幫她推開了成功之門。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影片結尾,她也把這份愛傳遞了下去。一個追星族衝破人牆,跑到她跟前要簽名,還說自己也想做明星。如夢沒有挖苦她,而是告訴她,去追夢就好,不要在乎別人說什麼。受過苦的人,才懂得用溫柔的方式去激勵別人。如夢就是。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五、成功者的秘訣

《少林足球》中,周星馳說:“做人如果沒有夢想,跟鹹魚有什麼區別?”《新喜劇之王》裡,講的依然是小人物為夢想奮鬥的故事。

傻子似的堅持,一開始換回的可能是嘲笑,最終贏得的一定是尊重。電影中,有個鏡頭反覆出現:如夢站在一群大媽當中,面帶微笑,跳著廣場舞。自信、陽光、無拘無束,這是她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一個底層小人物的屈辱史,背後竟寫滿了愛與光明。能看到每一個底層奮鬥者的艱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亮點,能拍出別人拍不出的味道。這就是導演周星馳的厲害之處。

《喜劇之王》的結尾,尹天仇苦苦奮鬥,最終依然沒能成為演員。《新喜劇之王》裡,如夢經過重重磨難,最終真的成了大明星。周星馳說,自己年紀大了,不想把結局拍得太絕望,他要讓人們看到希望,要讓人們相信,人生不會永遠跑龍套。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影片中,馬可說:“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做演員,要敬業,做人,也要演好“人”的角色。每一個被生活蹂躪的人,都應該好好看看這部電影。自古以來,成功者的秘訣都只有一個,那就是:越挫越勇,百折不撓。

周星馳被嚴重低估的電影,豆瓣評分5.7,卻道出了成功者的秘訣

(完)

作者介紹:諸神的恩寵,寫作者,多平臺簽約作者。本文為原創文章,抄襲或洗稿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