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6.5億。144萬。

這分別是中國現有的農村人口,和與之對應的鄉村醫生的數量。

昨天晚上在青島的亞布力夏高峰會上,我們舉行了“健康中國2020十大暖心鄉村醫生及鄉鎮衛生院院長髮布儀式”。非常感謝昨晚到場的陳東昇大哥,以及我們的鄉村醫生守護者黃渤、呂思清、許戈輝、李光潔等朋友。我們給到場的21位來自雲南、湖北、新疆等國家級貧困縣的村醫和院長頒發榮譽,更希望可以讓更多人聽到他們的故事,讓更多人瞭解村醫、關心鄉村醫療。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在昨晚的儀式中,有兩位村醫的故事讓我尤其印象深刻:


騎著馬的“打火機醫生

第一位醫生叫做李玉忠。他有一個更加為人熟知的名字,叫做“打火機醫生”。李醫生工作的地方,在雲南省紅河州元陽縣攀枝花鄉碧播村,村裡588戶村民2712人的基本醫療,都擔負在他一人的肩上。村子四周高山林立,雨後又常遇泥石流塌方,所以騎馬成為他出診唯一可行選擇。做醫生13年,馬已經換了好幾匹。從醫13年,李醫生的電話從來沒關過機,因為在關鍵時刻,他的電話號碼能救命。李玉忠給不少老人留過自己的電話號碼,老人們常常把紙片放在兜裡,總容易遺忘丟失。李醫生乾脆訂做了一批打火機,上面印著自己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來看病的老人就送一隻。從此,“打火機醫生”李玉忠的名字在方圓百里家喻戶曉。山上本沒有路,李玉忠和他的馬走的次數多了,就有了路。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一根溫度計,一人,一村

第二位醫生叫做何芬。非常令人惋惜的是何醫生以前由於癌症失去了整條左腿,每天只能拄柺杖或者依靠假肢行走。疫情期間,何醫生要為村裡690口人展開細緻的宣傳、探訪、量體溫和排查。因為農村條件有限,何醫生需要挨家挨戶地,用一根水銀溫度計,為全村人量體溫。一次排查就要花去整整3天的時間。又恰逢冬天,天降暴雪且天黑路滑,我們不知道何醫生在過程中究竟吃了多少苦,但我們看到了她對於村民們的深切責任心。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我們很多人小時候都收到過鄉村醫生的幫助。我還記得上小學之前,大約6歲的時候,我得過一次急性肝炎。當時也沒條件去大醫院看病,就是老家浙江橫店的赤腳醫生,用消炎藥加土藥方治好了我。改革開放到今天,中國的整體醫藥產業、醫療條件都已經大幅提升了,但是農村的醫療條件相比城裡依然有很大的差距。我們發起“鄉村醫生”項目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夠團結各方力量,一起守護更多的“赤腳醫生”。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郭廣昌:6.5億 vs 144萬

要解決中國貧困人口的問題,首先要解決的是他們看病的問題。今年又是我們脫貧攻堅的關鍵年份,只有把鄉村醫療、鄉村醫生的體系建立得更加完善,我們才能夠真正消滅貧困。長期以來,鄉村醫生都面臨著設備簡陋、待遇不夠等問題,特別是廣大村醫沒有“編制”,缺乏基本的財政保障,待遇比有編制的鄉村教師低不少。所以,現在農村留下來的村醫越來越少,而且馬上面臨青黃不接的問題。比如像我們很多村醫,都已經工作了30年、40年了,一輩子就是守護村裡人的健康。但是因為待遇問題,很多年輕人,包括他們自己的孩子,都因為生計,沒辦法留下來繼續做村醫。一個健康的中國離不開不病的鄉村,我也真摯地希望能夠

有更多的朋友來一起加入我們的“鄉村醫生”健康扶貧項目。也非常感謝昨天在現場捐贈急救箱的各位企業家朋友們,包括陳東昇大哥,以及艾路明、丁健 許戈輝夫婦、丁立國、韓丹、路立明、宣瑞國、閻志、張黎剛,也感謝喬元栩、陶石泉、張紅梅、陳星寶、陸習標、田源、王超鋒、吳衛平的愛心支持。希望可以通過我們的努力,幫助更多的村醫,也幫助更多農村的患者,解決貧困人口看病難的問題,為農村醫療的改善貢獻我們的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