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命理角度看,“少年得志”是人生三大不幸吗?

比较通俗的一个角度是说,人年少得志,起调太高,后面不知要怎么个低眉信手续续弹,才能接得上。有人从性格角度说,可能承压能力差,容易一蹶不振之类。我想换个角度聊聊这个话题。其实少年得志,也分在哪个领域,如果你是在学术、科技这种相对小众的圈子里早早成名,那是好事,会有很多巨人主动出借肩膀让你爬。但命理说起于中国古代,放在这个语境下,讲的还是名利场。

宝玉很有悟性,但他是少年得志吗?不是。康熙帝七岁登基,但他是少年得志吗?也不算。我们理解的少年得志,是一个年轻人,凭借自身的才华、学识或长处,迅速崭露头角、结交名流、聚敛资源。北宋那个著名的太平宰相晏殊,倒是可以算作一例。把少年得志的范围确定后,我们就能比较通顺地厘清这种人生的难处:你要在极早和极短的时间内,真正洞悉一遍世事和人心。

从命理角度看,“少年得志”是人生三大不幸吗?

名利场里,捧高踩低、见风使舵都是常事,人人都拥有家犬般的鼻子,嗅一下就能知道,哪个是不被待见的人客。少年人一夕间拥有了巨大的能量,固然会招来很多趋炎附势者,但也会招惹质疑和非议,他就处在赞美和流言共同作用下的漩涡里。他会不知道该信任谁,不知道对方是真心相待还是假意结交,不知是该群而不党,还是迅速站队,他甚至不确定身边人会不会把他的秘密当作武器。

从命理角度看,“少年得志”是人生三大不幸吗?

我们小时候一定听说过很多,类似于『人情冷暖』、『世事炎凉』这样的话,也听长辈劝导过『防人之心不可无』,但听过跟实实在在地从刀锋上趟过,还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举个例子,老年曹雪芹举家食粥,日子潦倒,但他写从前『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繁荣时,语气平缓,还借智通寺的门联,说出『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这样清醒的话。我相信他是真的没什么怨怼,无论是对命运,还是对那些曾聚拢在他身边,又在家道中落后迅速走散的人。老年的曹雪芹明白,那就是人的天性,无须责怪,也无需心寒。但那是需要受很多记生活的闷拳,吞下很多先人的智慧,才能悟出的朴素道理。

贾宝玉前四十回里,成天喊着『悟了悟了』,要出家去,但你瞧他语气轻浮地夸贾芸长得不错,像他儿子,由着贾芸攀关系喊他父亲大人。虽然看戏时被鲁智深『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台词所触动,却照样兴致勃勃地开筵席、抽花签,好像这千里筵席,真的不散了似的。这才该是少年人的生活状态,嘴上再是四大皆空,手里停不住地招猫逗狗。但是『少年得志者』不一样,他们是要亲眼见证其他人,起朱楼、宴宾客、楼塌了,这些变幻可能不过短短数月,他们自己,也要经历被泼脏水、被闲置、被构陷,而那个下刀子的人,可能是枕边人,可能是曾经交心过的旧人。

他们要迅速接受这一切,在心智或许超然,心理却未完全成熟的情况下。成年人皮糙肉厚,不留神被人砍一刀,也不过是伤了皮肉。但少年人啊,一刀下去,就是见了骨,还是格外清奇的骨骼,他一朝被蛇咬,终生都不许人家凿井,遑论井绳。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种难处,他还没有办法去接受,人情就不过薄薄一张纸的真相,更不接受凉薄至此,彼此也能敷衍出一些其乐融融来。他没有能力从一片『不信』中去构造一些『相信』,目光所及处,都是人性的废墟,他永久地丢失了安放自我的那间温暖小屋。

从命理角度看,“少年得志”是人生三大不幸吗?

即便到日仍看门似市,终不忘,个中曾坐夜如年。那些凭借才气和能力突然登顶的少年人啊,人们以为他们会被宠坏,其实不会的。在突如其来的名和利面前,他们只会更小心,因为他们知道,今天能给你的,明天也能给别人,给你的那些,说穿了,是昨天给过别人又收回来的。偶尔有几个,跌倒在人们灌给他的纵容里的,后辈一见,远远就得了教训,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知道人气不过肥皂泡。

你去问问那些年少成名的偶像们。他们真的信任人群吗,真的信任粉丝所谓的夸张的誓死不渝的爱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他们太清楚了,人群盲目和轻信一如羔羊,又像是公牛,一面无力的旗帜就能改变其走向,很多明星啊,嘴上说着『感恩』,心里偷偷想的,却是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那套。所有的喜爱都是朝生暮死,所有的光环都只是加冕给这个位置,而非你本身。你的来路无可依靠,去路一片茫茫,你能做的,就是变强,以及强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