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過去十年在中超內部的交鋒,魯能不怕國安、不怕上港、不怕蘇寧,唯獨打恆大真的很難。當“恆大”和“魯能”的番號成為歷史,泰山隊也終於在廣州戰勝了廣州隊!這是屬於所有泰山球員、所有山東球迷的順利,這也同樣是郝偉“精心謀劃”的三分!

換了一條中軸線,郝偉短時間內把新陣容捏合成型

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最近一段時間,卡納瓦羅一直在說球隊怎麼怎麼困難,還經常把保塔不在掛在嘴邊;但實際上,郝偉面對的困難和挑戰,可能比卡納瓦羅更大。

首先在人員方面,去年郝偉接手後開始解放莫伊塞斯,進攻圍著格德斯打;現在這兩個人都沒回來,這也就意味著郝偉去年給球隊灌輸的那套東西,打了很大的折扣。除此之外,蒿俊閔是過去幾年魯能的戰術核心和精神領先,但他也因傷無法出戰;再加上費萊尼在準備期受到了傷病困擾,還沒法打90分鐘,以及佩萊離隊,卡達爾外租,實際上目前的泰山隊相較於去年的首發陣容,相當於少了一條中軸線。而在成績上,過去幾年李霄鵬已經給魯能帶到了一個符合牌面甚至要超出牌面的高度。今年俱樂部的引援力度也比較大,這又近一步調高了外界的胃口,身為主教練的郝偉自然要揹負著很重的成績壓力。

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面臨著成績的巨大壓力+多名重要球員缺陣的情況下,郝偉帶隊連勝開局的背後,有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比如說俱樂部今年冬天的引援比較給力,新外援孫準浩,以及徐新、吉翔、石柯這幾個新人基本上起到了即插即用的作用;特別是孫準浩,他在賽季前兩輪所展現的競技能力,確實要比場上其他人高出一截。而新人加入後,填補了多名重要球員缺陣和離隊的影響,反應了泰山隊如今有著出色的陣容深度。

但有一把好牌,跟能不能組合好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繫;而徐新是3月份才來到球隊,來了沒兩天就跟金敬道、吳興涵等人一起去國家隊報道了,吉翔更是3月底才跟球隊匯合;再加上球隊的一些傷病情況,這就導致賽季開始前,泰山隊的磨合時間並不是很充裕。但賽季開始階段的連勝,特別是泰山隊十年來首次壓著廣州隊打,並上演絕殺,所反應的便是至少這套主力打的比較熟的背後,是郝偉已經在短時間內把這批人給捏合成型了。

戰術調整:放大球員自身優勢,郝偉的安排更高效

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過去李霄鵬帶隊的時候,魯能的防守很穩,但進攻沒少被外界吐槽;而郝偉去年接手後,進攻端的改變比較明顯,但防守又沒有李霄鵬時期那麼穩。但今年一上來連勝開局,且一球未失,泰山隊彷彿又找回了穩健的防守。這條後防線相較於去年第二階段的改觀,跟幾名新援的位置都在中後場有一定的關係,也同樣跟郝偉的戰術調整有關。

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李霄鵬時期,引進費萊尼的時候,補強了中場的硬度;而吉爾走後,他們沒有第一時間對位補中後衛,而是引進了打中場的莫伊塞斯,把鄭錚拉進去之後,魯能開始在不少比賽改打高位逼搶。而去年郝偉接手後,雖然在進攻端進行了不少的調整;但很多比賽在攻守轉換時,依舊延續了李霄鵬時期的高位逼搶。然而卡達爾和劉軍帥這兩個去年的常用中後衛,轉身都比較慢,去年戴琳打的也不多,因此去年只要鄭錚不在場,魯能的中後衛就沒有什麼回追能力;卡達爾那個點,去年已經一次次被對方給打爆了。今年放棄了卡達爾,引進了石柯,但石柯同樣不是一個以轉身回追見長的球員。

一個強隊,可能需要更多的打進攻,中後衛防反擊存在隱患怎麼辦?我們從數據上,可以找到郝偉給出的答案。賽季開始至今,泰山隊35次搶斷,是廣州賽區8只球隊裡最多的;23次攔截是廣州賽區第二多的,38次犯規是廣州賽區最多的,但他們的黃牌數和河南、廣州、深圳都是3張,比另外4個隊要少,被射門和被射正的次數也是最少的。而孫準浩和鄭錚、吳興涵在廣州賽區所有球員裡,搶斷數排在第一、第二、第四;鄭錚是廣州賽區所有球員裡,攔截次數最多的,孫準浩和吳興涵的攔截次數也進了前10;反觀解圍數據,泰山隊最多的宋龍也得排在廣州賽區20名開外。而在犯規榜上,泰山隊有5個球員進了廣州賽區的前20。

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放大中場的奔跑能力去掃蕩、攔截,搶不下就趕緊採取避免吃牌的戰術犯規,這就是泰山隊當下在攻守轉換過程的“原則”。很多時候當他們要麼斷球,要麼就用逼搶或犯規,打亂了對方的進攻節奏,實際上無論是重慶,還是廣州隊,都沒有創造出什麼機會。

而在進攻端,泰山隊這兩場打的確實如卡納瓦羅總結的那樣,比較依賴於身體優勢。但有郭田雨和費萊尼這樣的球員在對方禁區,難道不該利用他們的身體和頭球麼?而泰山隊這兩場比賽的傳中球,很多回都是在邊路導出了空當,或者是中間高點到位了再傳,他們這麼打雖然不算好看,但能贏球的辦法就是好辦法!

外界應該給本土教練更多的尊重

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贏下了廣州隊,郝偉比較興奮,而興奮背後則是一種如釋重負,也為他贏得了更多的信任。而同樣是在廣州賽區,吳金貴帶的青島隊,在賽季前兩輪也有著超出外界預期的表現。

由於泰山隊和青島隊的實力定位、目標完全不同,吳指導和郝指導面臨的成績壓力略有差異;但在這個位置上,這兩位本土教練以及蘇州賽區的李霄鵬、陳洋、于根偉,他們帶隊打出的東西不光是代表著整個團隊努力成果,其實也關乎到本土教練的尊嚴與生存環境。

從業務能力的角度考量,相較於這些年中超請來的這些在世界頂級舞臺有過執教經驗的外教,甚至是在頂級舞臺有過成功經驗的名帥相比,本土教練在打造球隊上可能會存在一定的侷限性;但很多時候本土教練乾的並不比外教差,只是大環境對本土教練不太公平。

拔掉“苦主”魔咒郝偉站直了!破心魔只因郝偉做強這兩點

李霄鵬和郝偉乾的比庫卡、曼諾、馬加特差麼?

在合同上,很多外教來中國,籤的是兩年、三年起步的高薪合同,但本土教練很少籤長約,一年一簽的情況倒是比較普遍,且薪水肯定比外教便宜不少。而“下課條款”雖然在中國足壇比較普遍,但國際足聯一般不認,這決定本土教練合同的保障性不如外教。而外教帶隊成績不佳,很多時候各方會先從球員、俱樂部身上先挑毛病!但本土教練帶隊成績不佳,很多時候大家會先挑教練的毛病。。。

當各種因素導致本土教練在中超的執教環境真的很艱難,這些得到機會的本土教練,他們往往也會付出比外教更多的精力。當他們努力的成果通過球隊的表現得到了展現時,我們不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信任麼?而很多本土教練,在壓力大容易捱罵的大環境下繼續展現自己的理想與追求,為整個中國足球在努力,無論成績如何,這樣的精神都應該得到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