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路遙《人生》中高加林人生選擇的分析

01


對路遙《人生》中高加林人生選擇的分析


拿起路遙的《人生》這本書,赫然映入眼簾一行字: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處。我心裡咯噔一下,不禁問自己:你做好自己的每一次人生選擇了嗎?你能為自己的每一次選擇負責嗎?

馬雲說;18歲時,我是蹬三輪車的零工,是《人生》改變了我的人生。


導演賈樟柯說:讀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是個上中學的孩子。這麼多年我看過很多作品,都對我的電影創作有很大的影響, 但是對我影響最大的反而是這本《人生》,它讓我開始對社會有了新的認識,開始思考我的人生。


可見路遙的《人生》對我們當代人的人生選擇、人生軌跡發展的影響有多大。


02


路遙創作的這部中篇小說《人生》語言樸實,簡單易懂,故事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改革時期經濟的活躍打破了農村的僵持與保守,具有現代文明的城市開始對一直困守在土地的農民產生強烈的誘惑。特別是在青年心中引起巨大的騷動,他們困惑著、矛盾著、掙扎著、選擇著。


路遙年輕時不停地奔波在城市與鄉村,也是他最為熟悉的生活即“城市交叉地帶”,充滿生氣和機遇的城市生活對於像路遙那樣的身處封閉而又貧困的農村知識青年構成了極大的衝擊,無論是在精神上還是物質上。路遙思考這一現象,在《人生》這本書中是主人公高加林面對地域選擇、人生愛情選擇、人生道德選擇的困境,也是路遙那個時代的農村青年知識分子面對人生選擇時的真實寫照。


我們的人生啊有大大小小的選擇,小到今天吃什麼飯,穿什麼衣服,大到我們選擇什麼樣的工作,選擇什麼樣的人和我們攜手一生。我們無法預見每一次的選擇是否都非常正確,但我們可以去做的是: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慎重做好人生的每一次選擇,自己做的選擇自己負責。


對路遙《人生》中高加林人生選擇的分析


03


一、人生地域選擇:堅守土地還是奔向大城市?


書中高加林經歷了離開土地再回歸土地的歷程。在高加林所處的改革的新時期,農村的知識分子對外面的世界是非常向往的,但是有時候並不是努力了就一定有公平的機會。高加林的教師職業被有權有勢的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了後,他重新回到了土地。他失意絕望,覺得自己就要在農村待一輩子了。


當機會來臨的時候,也就是高加林可以通過關係獲得城內的一份通訊幹事工作。如果他選擇了這份通過關係獲得的工作,意味著他可以進城了,可以見到更大的世界,也可以追求他的事業。但也意味著這份城裡工作得來的並不光彩,可以說在鄉親們的眼裡和高明樓當年頂替他的教師工作的行為沒什麼兩樣。


高加林最後的選擇是他抓住了這次所謂的好機會,離開了他內心依然熱愛的土地,離開了在他最絕望的時候給她希望和熱情的姑娘巧珍。


但好夢難圓,高加林通過關係得到城內工作這件事終於被人告發了,他要面對的是重新回到生他養他的那片土地,意味著自己所有的理想和抱負都要放回黃土地裡了,但最讓他難受的是他該如何面對生他養他的這片土地的鄉親們,他想村裡的鄉親們應該都等著看他的笑話吧。

可他萬萬沒想到,當他灰頭土臉地出現在家鄉人面前的時候,家鄉人給他的是各種安慰的話語,還安慰他將來有機會還可以再出去哩!


書中高加林從土地來到城市,再從城市迴歸土地的歷程是高加林的選擇。高加林在面對工作的地域選擇的時候,選擇了大城市,這也表達了路遙希望農村知識分子走出去,更好建設家鄉的期望,但是如果走出去的途徑不正規的話,人生的這一緊要處,早晚都要失利。

我們自己何嘗不是呢?臨近大學畢業,你是考研還是考公務員,是工作還是出國留學?如果選擇工作,我們是選擇留在家鄉還是去大城市?留在家鄉的人可能會說:留在老家吧,你看房價低,消費水平低,工作穩定,離家近。想去大城市的人可能會說:大城市雖然房價高,消費水平高,但我享受的是優質的資源,能看到很多機會。


不管是留在家鄉還是奔赴大城市,都是我們自己做出的選擇,但是踏踏實實向前走,提高自己的實力這個是我們可以看得見的。有時候看似走得慢,但走得也最長遠。


04


二、人生愛情選擇:是選擇一直陪伴你的那個人還是選擇適合你的人?


高加林沒有工作回到農村勞動的那一時期,是心地善良,愛高加林如愛自己生命的巧珍一直陪伴著他,鼓勵著他,力所能及地幫助他。


為了能配得上高中畢業的高加林,一向乖巧的巧珍也會埋怨父母:沒有讓她好好上學,現在才大字不識。在巧珍生長的那個時代農村人刷牙是會被別人笑話的。但高加林讓她刷牙,她不顧村子裡的人指指點點,自豪地站在家門前的大缸旁邊刷牙,只因為她的加林哥喜歡。哪怕最後高加林拋棄了她,選擇了城市姑娘黃亞萍,她沒有埋怨高加林,也沒有大喊大鬧,只是自己痛苦流淚,甚至高加林再次回農村時,她還想著怎麼幫助他重新回到教師崗位。


就像德順爺爺對高加林說的:“你辜負了一個金子般的姑娘啊!”當高加林在比較巧珍和黃亞萍的時候,他已經失去了巧珍。巧珍愛他,他也惦記著巧珍,但是高加林想著自己以後的事業,想著自己以後會和巧珍沒有共同語言,他最後還是選擇了適合他的人。


對路遙《人生》中高加林人生選擇的分析


選擇了那個家境好,學歷高,眼界高,對他以後事業會有幫助的城市姑娘黃亞萍。但當他被別人揭發再次要回到農村時,黃亞萍他們倆還是分開了。高加林承認從感情上他更愛巧珍,但巧珍這時候已經嫁人了。一切選擇的後果,高加林都要承擔。


高加林在愛情對象選擇上,即摻雜了愛情因素,也不全是單純的愛情因素,因為他在選擇愛情對象時不僅僅考慮的是有沒有共同語言、知識文化、生活情趣,而且也考慮了婚後的生活,一個可能會“拖累”他,使他不能到更大城市發展,只能過半城半鄉生活的巧珍;一個是能“幫助”他到江蘇大城市當大記者、過城市生活的黃亞萍。


儘管高加林知道黃亞萍有缺點,沒有巧珍的乖巧聽話,沒有巧珍的對愛情的一心一意、死心塌地,但想到了自己的發展前途,想到了黃亞萍所代表的城市文明,高加林最終還是選擇了黃亞萍。


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無法簡單評論高加林在愛情中選擇的對與錯,但我們知道當高加林不得不回到農村時,黃亞萍離開了他,巧珍也已經嫁了人,這似乎是對高加林絕妙的諷刺。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呢?你會選擇一直陪伴你的人,你愛的人,還是你覺得更合適的那個人。不管怎樣,我希望你的選擇是出於愛。


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當然也沒有兩個完完全全相同的人。但如果是出於愛,我們會學著包容對方,為了對方改變自己;出於愛,我們願意用時間更進一步地走近對方,用時間去磨合;出於愛,哪怕生活一地雞毛,我們還有共同的信念。愛是我願意為你改變的源動力,而絕美的合適怕比愛更難尋。


05


三、人生道德選擇:是選擇一步一個腳印的人生還是選擇所謂的走捷徑的人生?


當高加林的教師崗位被大隊書記高明樓的兒子頂替後,全家人痛哭流涕,高加林從心裡鄙視那些走後門,以權謀私的人,發誓要和那些人決鬥到底。但當發現外力對自己有利時,他又在曾經把他的教師崗位擠下的那個人的幫助下,走了後門,一下子從一個農民躍升為縣委通訊幹事,成為令人羨慕的國家幹部。


可以說,幾次人生重大的選擇高加林都是從自身的利益和自我價值出發,只要有利於己,雖然內心矛盾,但最後做出的選擇有悖於初心,也忘記了堅守內心的道德。在愛情選擇上他拋棄了在低谷時一心一意守在他身邊,給他鼓勵,給他支持,有著金子般心靈的巧珍,而選擇了有利於他的前途,能給他提供大城市工作機會的城市姑娘黃亞萍。


在現實和利益面前,高加林慢慢褪去他身上淳樸的農民底色,一步一步走進利益的漩渦,雖然掙扎過,但還是抵擋不住誘惑“他儘量使他的心變得鐵硬,並且咬牙切齒地警告自己:不要反顧!不要軟弱!為了遠大的前途,必須做出犧牲!有時對自己也要殘酷一些!”


小說的結尾部分,一個小孩在山坡上唱起了信天游“哥哥你不成材,賣了良心才回來……”這不正是對高加林良心譴責的最有力的語言嗎?


對路遙《人生》中高加林人生選擇的分析


當我們面臨高加林的人生道德選擇時,我們會選擇一步一個腳印地朝前走,還是選擇走所謂的捷徑,甚至不惜損害他人的利益呢?也許你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你辛辛苦苦地準備一場面試,一路過五關斬六將據錄取只有一步之遙的時候,最後名額卻被一個關係戶頂替時,你內心會怎麼想?你會動搖內心一直堅持的選擇嗎?這也是我們要思考的人生困境。


06


《人生》中路遙引用作家柳青的話: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沒有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是筆直的,沒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業上的岔道口,個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錯一步,可以影響人生的一個時期,也可以影響一生。


高加林面臨人生中地域、愛情、道德的選擇給了我們很多啟示:人生的道路很長,我們每一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選擇,到底該如何才能做出最正確的選擇,可能誰也無法給我們一個完美的答案,我們能做的是把我們的遺憾降到最低。


一方面,當我們面臨人生選擇的時候,我們要平衡好理想和現實的衝突,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腳踏實地;另一方面我們在做抉擇的時候,我們最不能丟的是我們做人的原則和底線。


這樣當我們再面對人生的事業、愛情和道德選擇的時候我們心中也會清晰很多,要相信人生的拐點是留給那些慎重做出自己的人生選擇後,並不斷努力奮鬥,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的追夢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