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鴉片戰爭,為什麼清政府戰敗了?

探尋觀察


談起鴉片戰爭,本能的就會想,英國遠征軍一開始也不過幾千人,最頂峰時也不過區區2萬多人,為什麼會打的擁有80萬軍隊的清朝屈膝乞降。清朝為什麼不能舉國動員,全民皆兵,匯聚幾十萬大軍與侵略者決一死戰呢?

01

全面戰爭是民族主義的產物,只有在一個國家完成民族主義國家構建,才有進行全面戰爭的基礎,而民族主義是封建王朝最不可能擁有的。

為什麼?原因如下。

因為封建王朝是家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國家的一切都是皇帝一家的,老百姓們只是寄人籬下,國家的概念在老百姓頭腦中是不存在的。

外國人來打皇帝,額……那只是他們兩家之間的事,對老百姓來說,給吃的就行了,如果外國人能讓百姓吃飽,誰統治不是統治呢。所以,在家天下體制下,中華大地上根本就沒有民族利益、國家利益存在,佔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整日為生計所困,幾畝地、幾間房、熬過一場又一場饑荒、忍受吃人的苛政就是他們的全部世界,他們終生未出所居住的鄉村周圍數十里的範圍,鴉片戰爭?關老百姓什麼事,那是皇家的事,與百姓無關呢。

所以在鴉片戰爭中,民眾一直只是旁觀者,對於雙方的戰爭持作壁上觀的態度,英國人買米、買水、買糧、問路均沒有遇到任何困難,而清軍這邊反而心心念念防範民眾起義。

以鎮壓、剿滅“奸民”維持統治的清王朝,以屠戮百姓染紅頂戴花翎的文武大員,在他們頭腦中,民眾從來不是他們可以依靠的力量。因此,在戰爭危急時刻,為了激勸民眾奮起抗英,保衛與人民利益相對立的“社稷”,林則徐、恭順、怡良、奕山、裕謙這些大臣,都開出了鉅額賞錢,以金錢為導向才能發動民眾。在鴉片戰爭後期,江南的官紳們主動付給英軍“贖城費”,乞求他們不要騷擾本境,如同對待橫行作惡的本地土匪一樣。在鴉片戰爭以及後來的諸次列強侵華戰爭中,民眾的基本態度是置身事外。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在封建家天下體制下,也容不得民族主義誕生,任何國家一旦形成民族主義,第一件事就是將竊天下為己有的皇帝廢掉,或改為君主立憲,讓皇帝給民族當吉祥物。

其二,清朝和其它封建王朝相比還有一個更大的缺陷,“華夷之辨”是清以前封建王朝的禮制,清朝偏偏是“夷”建立的國家,這在道統上就無法自說其圓,士大夫階層整體迴避這個問題,這是清廷無法克服的缺陷。正是由於這個缺陷,導致清朝對內充滿警惕,平叛成為清朝的頭等大事,各位皇帝最關注的就是對內平叛。

因此,清朝在各封建王朝都具備的缺陷之外,還存在著較嚴重的滿漢矛盾問題,清王朝防“漢”甚於其它一切。這就進一步限制了清朝的能力。當年,在鴉片戰爭陷入不利之時,浙江巡撫劉韻珂提出的“十可慮”是導致道光帝對英國侵略者態度由“剿”轉“撫”的重要因素,在十可慮中,又以第九條最受道光帝重視:

“浙江去年雪災,杭、湖、紹等府‘匪徒聚眾搶掠,勢甚鴟張’。雖由‘猝被雪災而起,實則因該逆滋事,各匪明知地方官不能兼顧,故遂藐法逞兇’。‘當次人心震擾之時,難保不潛相煽惑,散而復聚。況上年雪災之後,春花多未布種,現在米麥蔬菜,價日增昂,小民度日維艱,即使前此各奸民未能復集,安保此外不另有不逞之徒趁機而起?’”。

翻譯一下,大意是說:內部的官民對立,勢如水火,使得清朝內部潛伏著深刻的危機,此時自然災害、物價上漲等等任何小小的火星,都可能燃成燎原大火(十多年後以太平天國為主的全國內戰,證明了這一點)。而以割地、賠款、通商為目的的英軍,並無滅清之意;但是一旦民眾造反,就是皇冠落地了。

這第九慮說到了道光帝內心的病處。

所以,國家、民族的利益從來不等於王朝的利益。在英國建立全球殖民帝國的過程中,通過與皇室聯合,間接完成統治是屢試不爽的手段,征服印度如此,征服中東也是同樣。各國皇室視人民如家奴,只要自己能保住地位,與侵略者合作,當個守土長官是標準操作,清朝皇室也不例外。

02

正是封建王朝的這種家天下思想,要建立舉國戰爭體系,建立全民兵役制度,無異於天方夜譚。鴉片戰爭時清朝有八旗兵約20萬,綠營兵約60萬,總兵力80萬。從數量看,這是當時世界上最龐大的常備軍。英國兵力要小得多,正規軍約14萬,加上擔負內衛任務的國民軍6萬,總兵力僅20萬。

中英兩國遠隔萬里,英軍自然不能全數派往中國。鴉片戰爭初期,英國遠征軍的總兵力,以海陸軍合併計算,大約是7000人。後來英國遠征軍兵力不斷增加,至戰爭結束時,大約有2萬人。從這些數字上很容易想到兵器上處於劣勢的清朝,可以通過兵力優勢加以彌補,再加上本土作戰,清軍以眾擊寡,以逸待勞,具有主場優勢。

事實恰好相反,在鴉片戰爭歷次戰鬥中,質量不用說了,在數量上清軍並不具有很大優勢,有時反處於劣勢;更為奇異的是,在本土作戰的清軍,並不總能以逸待勞,有時反疲於奔命。

清朝是靠武力鎮壓而建立起來的封建王朝,軍隊是統治的根基,當時,清朝沒有警察,封建王朝也不準建立地方性的內衛部隊;維持社會治安,保持政治秩序就成了清軍最重要,最大量的日常任務。顛覆清朝的力量在內而不在外,決定了清軍的基本職責是防民為主、內衛為主的性質。

所以,清軍不是一支純粹的國防軍,而是同時兼有警察、內衛部隊、國防軍三種職能。國防軍的色彩最淡,警察的色彩最濃。清朝80萬警察束縛於全國各地,沒有一支成規模,負責機動的野戰部隊。

戰爭的到來並不能取消各地守軍的任務,相反,局勢的緊張使統治者們覺得更有必要監視民眾,因此,清廷從各省幾千人、幾千人的抽調兵力,稀稀落落的往浙江、廣東前線補充兵力,動用十數省,使出吃奶的勁,掙出血來,才勉強在前線湊出一支10萬多人的野戰軍。這也是清朝在鴉片戰爭中實際動員的部隊數量。

反觀英軍,由蒸汽輪船保證軍隊給養,嚴陣以待,糧彈充足,以逸待勞的反而是英軍。

10萬是清軍在鴉片戰爭中達到的高峰,2萬是英國遠征軍在鴉片戰爭中達到的高峰。10萬打2萬看上去也不錯,悽慘的是,英軍“船堅炮利”,在海上迅捷如風,而清軍勞師遠征,失去了戰爭主動權,只能沿著海岸線像撒胡椒麵一樣處處駐防,被動的等著對方的進攻。

失敗,顯而易見。

03

鴉片戰爭結束後,清王朝沒有吸取任何教訓,一如死豬臥地,致力於固守疆土,千方百計把西方勢力阻擋在國門之外,繼續努力斷絕人民與外部世界的一切聯繫,當“蠻夷”變成了“洋大人”,封建王朝嫉恨於 “保中國不保大清”,開始要“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了。封建王朝的首要敵人從來都是治下的人民,而不是海外蠻夷的滋擾或侵略。

從另一個角度看,抗日戰爭中日差距並不比鴉片戰爭中英差距小,如果沒有民族主義,想象一下抗日戰爭讓滿清來打,結局一定還是失敗。

和滿清比起來連蔣記買辦政權都眉目清秀了呢。

04

最後說一下,中國的民族主義大體萌生於中日甲午戰爭,經梁啟超、孫中山等人的宣教,成熟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在抗日戰爭中瓜熟蒂落。

中國近現代具有真正意義的民族戰爭,始於抗日戰爭。

抗日戰爭是中國民族主義的接生婆。


哈密瓜的家鄉


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 為什麼清軍總是節節敗退? 先聽聽下面這段故事,你就明白了“為什麼會失敗?”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後,英軍沿海北上,很快打到了浙江。道光認為不能老被洋人欺負,要來一次大反撲,他把希望寄託在了自己的侄子、吏部尚書奕經身上。道光給奕經加上了“揚威將軍”的封號,讓他即刻出發,去浙江統領戰事。實際上,奕經根本不是合適人選,他是個卓越的書法家,也善寫文章,但軍事經歷主要限於主管御花園和打獵場。

時間緊迫,可奕經到了蘇州,卻被江南的溫柔富貴迷住了,停了下來。直到三個月後,他才晃晃悠悠地到了杭州。到杭州後,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整頓軍備,訓練士兵,而是辦了一場作文比賽。辦作文比賽做什麼?他跟參賽者說:“我這次來領兵作戰,只會有一個結果,那就是勝利。這次的作文比賽,你們就寫寫我這場即將到來的勝利,看看誰的勝利報告寫得好!”奕經最後選了一篇把交戰情況描述得最精彩、對帶兵官員表揚得最到位的文章,評為第一。
作文都選好了,真正打起來怎麼辦呢?那天,毫無軍事才能的奕經突然做了個夢,夢見海上颳了一場颶風,把英國人的戰船都颳倒了,英國人都掉到了海里,全軍覆沒。奕經相信這是老天在助大清,在傳授自己錦囊妙計。他冥思苦想:海上有颶風,必是龍虎相鬥的結果。龍王就在海里,只要丟只老虎到海里,讓龍王、虎王打起來,颶風就來了。奕經找了好幾天,終於在湖州的一個老獵戶家裡找到了一副老虎頭骨,派人拿走,丟到錢塘江裡,等著龍虎相鬥,鬥出颶風。結果奕經一天天等,颶風也沒來。 奕經聽說西湖關帝廟很靈,便跑到關帝廟求了一簽。簽上是一句詩:“不遇虎頭人一喚,全家誰敢保平安”。奕經和一幫人開始揣摩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有人說:“虎吃羊,羊就是洋,只要我們扮成老虎,就能打敗洋人。”奕經大喜,於是找人做了一批虎頭帽發給士兵,帽子是用老虎面部的皮製成的,後面附有老虎尾巴。
裝備搞好了,何時反擊呢?中國人講究天時,求一個最吉利的時間是很重要的。這個時間定在了1842年正月二十九日夜裡四更,因為依據十二地支,這一天正是“虎年虎月虎日虎時”。奕經還嫌不保險,命虎年出生的一位總兵統領兵馬。部隊雄赳赳氣昂昂地出發,結果卻是一路敗退。


奕經眼看虎沒用,鼓勵部下開發腦洞,多多獻策。有個部下發言了:“英國人的火藥硝磺含量高,非常猛烈,這些火藥都藏在英軍的船艙底部,如果能想辦法直接在英人的船艙裡引爆就好了。” 用什麼辦法呢? 有個人說:“很好辦啊,我們用猴子,在猴子的背上綁上花炮,點燃之後把猴子扔到英軍船上。猴子亂跑,火星四濺,只要一顆火星碰到火藥,瞬間引爆,英軍就化為灰燼了。”

奕經覺得計策不錯,趕緊派人買來了19只猴子,給每隻猴子身上都綁了鞭炮,準備引爆英軍的火藥。 這時,一個新的問題來了:誰能把這19只猴子送到英軍船上?奕經一夥人自始至終也沒想到辦法,但是英軍不等人,很快帶兵打退了奕經。最可憐的是,因為所有人都逃跑了,這19只猴子沒人照顧,最後都餓死了。


歷史天窗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按照馬克思的說法,在鴉片戰爭前,大清帝國人口占到了世界的五分之二,GDP佔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是當時世界上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

然而,一場鴉片戰爭,就讓這個帝國的虛弱和落伍暴露無遺。

那麼,為什麼鴉片戰爭中清朝敗了,難道資本主義就是比封建主義厲害嗎?

不是的,之所以敗得這麼慘,“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官僚政治腐敗透頂

腐敗問題貫穿清朝始終,清軍入關後,就開始了“跑馬圈地”,導致了清朝和普通大眾的對立。官僚政治的腐敗發展迅速,經過了康熙的寬仁放縱,雍正整肅的短暫清明,到乾隆時期,衰敗的趨勢也已無法挽回。至道光時期,貪腐已成為官場的常態。

如果是腐敗也就罷了,在清朝官場,官官相護和妄自尊大成為清朝官僚的典型標籤。

鴉片肆虐清朝,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官僚階層的默許和縱容,特別是廣東和福建。這些地方官僚在緝私中敲竹槓做得如魚得水,英國走私鴉片所交各種費用甚至要高出鴉片價值數倍。

這樣的條件下,讓官僚們去禁菸,就好比是黃鼠狼看雞。好在有個官場異類林則徐,於是禁菸得以開始。但是林則徐始終跳不出封建官僚的圈子。他查英國商人,查買辦,就是不查自己的同僚,得罪同僚什麼下場,林則徐很清楚。

所以,官僚的腐敗和無能,是導致鴉片戰爭爆發的重要原因。而後期開戰他們也出色地完成了給皇帝和國家挖坑的任務。

2、道光皇帝很混蛋

道光應該為腐敗的政治負責,也該為戰爭的失敗負責。

對比明朝的皇帝的慵懶,清朝的皇帝相當勤政,基本都是事必親躬,累得半死不活。勤政雖好,但恰恰是事必親躬毀了大清帝國。清朝時期,專制集權達到頂峰,皇帝決定了天下興亡。所以皇帝素質決定了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很可惜,道光的素質實在讓人不敢恭維。

雖然在位時期清朝衰落嚴重,但道光非常勤政,並且為挽救清朝他做了很多努力,如整頓吏治,整釐鹽政,通海運,平定張格爾叛亂,禁鴉片等。

不過很多事看起來很好,但實際上很糟。他的努力只為自己的統治更加穩固,且治標不治本。在治國風格上也極其吝嗇,這樣的素質是註定挽救不了清朝的。

不僅如此,道光對於外面的世界基本是懵逼的。比如不知道英吉利在何方?距我大清有多遠?有無陸路可通等。這樣的眼界是打不了勝仗的!

在道光的性格上,他疑慮猶豫、反覆無常,所以導致改革收效甚微。比如鴉片戰爭前禁菸時嚴禁與馳禁猶豫搖擺,戰爭爆發後主戰與主和反覆無常。在用人上,任賢與任奸功罪倒衡。戰後也不反思,而是苟安姑息,得過且過。

俗語云:“上樑不正下樑歪。”皇帝不靠譜,下屬也好不到哪裡去,這是導致鴉片戰爭失敗的重要原因。

3、全局部署拆東牆補西牆

鴉片戰爭時期,誰是遠道而來的,誰又是以逸待勞的一方?

答案不言而喻,然而卻不是最終的結果。

戰爭爆發時,英國已經完成了工業革命。有了蒸汽動力的船,續航能力強,而清朝一直以來都是康熙時代的老家當。武器上,英國裝備了相對於清軍抬槍而言不太先進的前裝燧發滑膛槍,但是槍上列裝了刺刀,這保證了白刃戰時的優勢。而清軍方面,抬槍射速慢,精度低,反而不如弓箭好使。


此時清朝有正規軍80萬人,鴉片戰爭中,清朝先後投入戰爭的有10萬人左右。前來侵略的英軍有7千人,後期增加到2萬。面對龐大的國土和漫長的海岸線,需要處處防守的清軍不佔數量優勢。每個重鎮,清軍駐守的部隊有4000人至10000人,在每處都難以集合優勢兵力。中英多次戰役,中方投入的部隊往往與英軍相當,甚至處於劣勢。而英軍依靠先進的艦船卻可以進攻任何一點,並牢牢掌握制海權和進攻主動權。

所以清朝只能拆東牆補西牆,投入戰爭的清軍極其有限,再加上落後的武器,捱打是肯定的。因為長時間的和平環境,導致清軍軍備廢弛,八旗和綠營都越來越差勁。面對英國的進攻,清軍反擊不足,防守也不足,丟城失地接連發生。

為了反敗為勝,道光在全國範圍內調兵。1841年10月10日,英軍攻佔寧波,道光急調四川建昌、松潘兩鎮精兵2千人,前往浙江征剿。當時的條件,從四川東下到達浙江,需要4個月。而巧的是,英軍從本土調兵也需要4個月。

然而,侵略中國的英軍基本來自於南亞的印度,這裡到中國沿海只用2個月不到。等到2000出川將士風塵僕僕,歷經2000餘公里趕至前線,英軍已經在寧波休整近半年,以逸待勞之下,清軍焉能不敗?

廢弛的軍紀和錯誤的指揮,最終讓清朝一敗塗地。

4、軍民關係緊張

在古代,官兵在和外敵作戰的同時,也喜歡搶劫百姓,所以無論是外敵還是百姓,對他們都恨之入骨。

林則徐是個憂國憂民的好官僚,滿腦子想的都是禁菸和富國強兵,在禁菸中和開戰後政績都可圈可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雖然此後被道光免職,但是他的功績不容抹殺。

不過,林則徐身上,始終有一個特點,那就是警惕民眾,這種思想由來已久,反映了清朝時期緊張的官民關係,進而延伸到軍民關係。

他認為:每個民眾都可能是潛在的通敵者,因此他一直對普通民眾保持著高度戒心。這種不信任從清朝建立一路走來,統治階級始終無法和群眾做到魚水一家親。再加上腐朽的地主階級瘋狂剝削,社會對立的鴻溝早已經無法彌合。

軍隊就更是如此,八旗綠營從來就不是群眾的好朋友。這幫人打仗不行,搶劫百姓在行。保家衛國指望不上,還要擔心自己的財產被搶了去。

所以,戰爭從始至終都是清政府指揮清軍在忙活,至於民眾,則表現各異。

英國人在廣州等地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以爆發了三元里抗英等轟轟烈烈的民眾反抗。而在英軍突破虎門要塞沿珠江北上時,江岸聚集了數以萬計的民眾,他們冷漠圍觀清軍與英軍作戰,當清軍艦船被擊沉時他們還拍手叫好。英軍登岸時很多居民自願領路,給英軍送來瓜果牲口。在百姓心中,相比於深惡痛絕的清政府,英軍更像是替天行道的英雄。

有這樣的軍隊和民眾,鴉片戰爭焉能不敗?


事實上,從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再到1842年戰敗,包括道光皇帝在內的所有清朝上層,都沒有意識到鴉片戰爭的可怕影響,在道光皇帝眼中,這不過是和以往清朝對外作戰一樣,失敗也是可以理解地,所以戰後,除了割讓了香港島,賠款了2100萬銀元,開放了5個通商口岸,基本沒有什麼變化!

這也是導致後面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原因之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一枚酷愛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