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母親老成孩子


單位休年假,剛好不在旅遊黃金週這個點兒,旅行不會遇到摩肩接踵的情況,我的心開始蠢蠢欲動,畢竟這個季節正適合旅遊。我詳細地規劃好線路,查了旅行指南之後,打電話告訴母親,我要出門旅遊,這幾天就不回家了。

母親在電話裡沉默很久,然後小孩子似的嘟囔:“上班你忙,不上班你要出去玩,就不記得回來陪陪我。”我的心突然在那一刻痠痛無比,於是告訴母親:“好,我不出門旅遊了,年假我就在家裡休,明天上午就回家。”

第二天上午,我剛到村口,就見母親柱了柺杖在家門口張望,她的白髮在風中舞動,刺得我眼疼。見我回來,母親開心地把我往家裡迎:“我可把你盼回來了,我拌好餃子餡了,晌午給你包餃子。”

當母親老成孩子

想著生過一場大病之後,母親的手拿東西已經很吃力,剁餃子餡不知道她費了多大的力氣,開始有淚在臉上滑過,我埋怨母親:“反正我這幾天都在家,您不會等我回來再弄啊!”母親滿是皺紋的臉笑成一朵花:“這回你在家這麼多天,我高興。”

果然,我在家的幾天,母親把高興演繹到極致:每天變著花樣做飯,村裡的街坊鄰居的事兒一件件跟我嘮叨,就連晚上睡覺前也要在我床邊說很長時間話才回屋睡覺。

她開始像個孩子一樣依賴我:做紅燒肉,她說她害怕油濺到,讓我來弄;我上街買菜,她千叮嚀萬囑咐,讓我早點回來,要不然就她一個人在家,沒意思;我學著微信上的菜譜,蒸了玫瑰花和菊花、蓮花饅頭,她一樣拿一個,說這幾個花饃你們都不許吃,這是我的;她去廚房熬湯,一會兒問我要放多少米,一會兒問我湯好了沒,需要等我去“鑑定”之後才放心……

想起年輕時的母親,什麼時候害怕過?她總是風風火火的,因為父親在外地打工,她像個男人一樣支撐起家裡的一切,下地幹活、回家做飯、晚上做鞋,害怕我和姐下晚自習回家害怕,她唱著歌去接我們,遠遠地聽到母親的歌聲,我和姐飛快地跑向她;等我們睡下,母親還有很多需要一個人乾的活兒,蒸饅頭、烙餅、熬豬食……除了照顧我和姐,母親還得養活能給家裡換來錢的豬。那時候不管生活的境遇如何,母親總是像個女戰士,奮鬥於生活的戰場,何曾見她依賴過任何人?

當母親老成孩子

可是,母親老了,她開始像個小孩子一樣依賴我,她彷彿一下子回到童年,需要我安慰,需要我陪伴,更需要我照顧。

母老如童,其實我更幸福,因為我開始有能力照顧給了我生命和家的她;母老如童,其實我更有動力,因為我需要像個戰士一樣保護她,就像當年她保護我一樣;母老如童,其實我更心酸,因為我陪伴她的日子只可能越來越少,所能做的,只是盡己所能一天天在她身邊,陪她變老。

母老如童,五味雜陳,但幸福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