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餘歡水,我們都是餘歡水

這幾天某音上是頻繁出現餘歡水的短視頻,僅僅是從幾分鐘的短視頻內就可以感覺到一種濃厚的成年人的崩潰的味道。

被監測出癌症,妻子要求離婚,家中的老父親逼上公司要錢,僅僅是電視劇的開頭就給足了料。

令觀劇網友高呼人間真實。憑藉反轉不斷的劇情和詼諧荒誕的情節衝突,來書寫小人物餘歡水的成長。

該劇以“戲劇化”作為天然佐料,加入現實生活的大背景,意外凸顯另類的真實感。該劇最初以餘歡水的“悲慘生活”讓觀眾自然產生同情,很好地搭接了一座觀眾與之共情的橋樑。

《我是餘歡水》是改編自餘耕小說《如果沒有明天》,以詼諧荒誕的方式描寫了社會底層小人物餘歡水的艱難境遇與心路歷程。

很少有國劇,願意花整整十二集的時間全方位地呈現一個一敗塗地的中年loser,而正午陽光卻讓我們看到一箇中年大叔忍無可忍無需再忍的故事。

我是餘歡水,我們都是餘歡水


看《我是餘歡水》,會想起某些現實喜劇,甚至能看出某些港式喜劇,比如杜琪峰銀河映像時期電影的影子。

充滿自虐式的角色以及自虐式的搞笑方式,在荒誕中也越發誇大,但又令人人笑過之後略帶辛酸。一個表面荒誕的故事,對於現實,又有種孩子般的殘忍,會不通人情的告訴你一些中年人生的真相,沒有任何假裝和偽善。

餘歡水在決定換種活法前的每一次努力、每一次堅持,最終,都變成了笑點,變成了劇中最搞笑的部分。但想一想,又透著中年人的悲涼。

我是餘歡水,我們都是餘歡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