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週一篇說平安的文章中,有位讀者在留言區問了我這樣一個問題:
當然,這句話說的有點絕對了,也不太嚴謹,但我說這句話並不是子虛烏有。
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樣:
我們很多人感慨,上證指數過去十年了還在3000點徘徊,股票還有什麼投資價值?
但其實這個市場正在逐步的分化,也就是說市場的資金和投資偏好越來越集中在更優質的公司上面,雖然指數不漲,但外資持股前100名資產早就脫離了指數,走出獨立行情,這些股票大部分都是我們說的核心資產。
我們總說,看看人家美股10年牛市,再看看我們和shi一樣,但其實股民們,總喜歡看指數,美股在過去的10年的牛市裡,並不是所有公司的牛市,它僅僅是少部分公司推動著指數的上漲,而這些公司就是優秀企業的代表。
事實上,最近這幾年外資在我國總扮演著這樣一個角色:
所以,我們要透過現象看本質,這些傢伙的選股對我們來說是很有參考意義的。
我本以為對於這種名單,大家應該是唾手可得,可萬萬沒想到後臺有不少朋友不知怎麼獲取,所以今天我就索性發出來吧。
如果選股的方法有很多種的話,那麼直接用外資持股的名單其實也算是一種方法。
下午,我整理出了外資持股前100支名單,他們是這樣的:
(點擊圖片可放大)
這個名單看起來確實不少,不過你反過頭來一想,我國A股將近4000家公司,這麼做瞬間你的視角縮小到100家,很多程度上減輕了選股的工作量。
我認為這要比你自己毫無方向的去選擇要強很多。
*****
這些公司現在買了就一定能賺錢嗎,顯然不一定,要不然我們直接跟著外資無腦買就行了,它的關鍵是給我們選擇股票縮小範圍。
如果覺得100支股票也多的話,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圈、投資風格、選擇偏好、估值等等一系列限制條件再進一步篩選。
舉個例子,像海天味業這樣的公司好不好?我認為很好,是一家很優質的公司,但是我們也一直說好公司也得有個好價格。
現在海天味業,pb大概是18倍。如果一家公司的淨資產是“1”的話,但是市場給他的報價卻是“18”是其淨資產的18倍。到底是什麼東西會給予淨資產18倍的溢價?
那果說海天味業有無形資產作為依靠的話,是配方?是品牌?是專利技術?茅臺這麼大的品牌才10倍溢價,一家賣醬油的卻給出18倍的溢價?因此,至少我認為,市場對這家公司的估值有點過猶不及了。(當然我不是說茅臺現在便宜)
就算它還會漲,漲到200元,300元,但我的結論依然不變,也許就是我的認知掙不到那份錢吧。
所以,如果只站在估值的角度,我們對這個表,還可以去進一步篩選。
比如成長股我們側重採用PEG估值篩選,而價值股我們側重採用歷史區間估值去篩選,重資產和週期行業我們側重用pb來篩選,每家公司都經過多種方法交叉驗證。
總之就是不同性質的公司我們用不同的方法進行篩選。但底線是篩選出合理估值以下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大多是優質股,如果我們非要按非常低估的價格去篩選,那麼很可能錯過很多公司。
經過我一家一家看過來,在不考慮基本面的情況下我們又把這100家,縮小到61家。
(點擊圖片可放大)
ps:估值是個藝術,以上篩選僅供參考。
接著我們採取,每個行業選1~2家基本面最優或者直接龍頭公司的話,那麼圖中總共就10個一級行業,每個行業選擇最優的,剩下的公司也就10~20家。
最後,我們在它們的基礎之上,選擇自己的能力圈以內或者行業/公司沒有大問題的公司,這其實也算變相的一種選股策略。
因為涉及到每個人選擇的偏好不同,所以我這裡就不進一步篩選了。
*****
我承認這種簡單的篩選方法,肯定會有漏掉一些東西,但可以極大程度的減輕我們的工作量。
選股的方法有很多種,今天的內容雖然不是最好的,但總比你在茫茫股海中找投資機會工作量要小的多吧。
就像現在很多用人單位,招聘都要求最低碩士學歷,不是說低於這個學歷的人沒有能力,他們也知道不乏有很多優秀的人滿足不了這個條件。可是換位思考一下,大多數用人單位,根本沒有時間也沒有經歷去深入一個一個瞭解所有人,這樣一刀切的做法是“成本”最小的,也是最理性的。同樣也不是說這些被錄取的人就一定優秀,只不過他們相對其他沒被錄取的人有更大的潛力或者更大的概率能為公司提供有用的價值。
所以與其說篩選,不如說是在節省我們的時間成本 。至於你會用什麼樣的標準去節省你的成本,你可以參考我的,你也可以自己制定標準。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如果對您有點滴幫助,歡迎轉發,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