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河南經濟報記者張治中 見習記者周美嬌 通訊員彭子源 張晨陽)4月26日,南陽市宛城區委書記劉中青帶領區四大家領導、各鄉鎮黨委書記、有關區直單位負責人等人員一行,來到溧河鄉,觀摩指導脫貧攻堅“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宛城區政府副區長、溧河鄉黨委書記李超,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劉向陽等參加觀摩活動。

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觀摩團一行首先來到溧河鄉敬老院觀摩點,實地觀摩敬老院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管理質量等內容。劉向陽就全鄉近一時期“四集中”工作開展情況和溧河鄉敬老院提升、沙崗村幸福大院建設工作做了總體彙報。隨後,大家深入敬老院各個功能區室,邊走邊看,邊聽邊聊,認真聽取劉向陽等同志的情況介紹,詳細瞭解敬老院的修建完善情況。

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隨後,觀摩團一行又來到沙崗村幸福大院觀摩點。大家走進幸福大院高標準新建的廚房、餐廳、住室、盥洗室、娛樂室、綠色廊道、休閒廣場等地,對大院建設情況進行認真觀摩。劉中青一行對前一時期溧河鄉“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對在場的鄉、村幹部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更細的要求。

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近一時期,溧河鄉在“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中,著重做到四個方面:思想重視,凝聚合力。把脫貧攻堅“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作為高質量脫貧的重要保障,視為決勝脫貧攻堅戰的關鍵硬仗。大家一致認為,做好該項工作,將有力解決特困群體“扶不起,脫不了”的難題,這項工作做的好不好,關係到全鄉脫貧攻堅戰能不能全面打贏,所以針對這項工作,我們凝聚全鄉共識,形成強大合力,強化責任意識、標準意識、時間意識,嚴格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的各項安排部署,全力以赴把這項工作做實做細。

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精準篩查,分類施策。脫貧攻堅每項工作都要精準,精準篩查才能分類施策。我們根據市、區“四集中”相關工作要求,結合溧河實際,出臺方案,成立專班,對貧困人員逐戶逐人開展摸底排查,確保每戶必進、每戶必談、每戶必核,精準篩查出六類情況的兜底對象34人,其中7人安排在精神病院治療,10人居家託養,2人在區中醫院進行康復治療,符合入住鄉敬老機構和村幸福大院的人員共有15人,其中8人已經先期入住,其餘7人也將於近期安排入住。

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加大投入,夯實基礎。一方面對溧河鄉敬老院進行全方位提升。在前期投入資金80餘萬元的基礎上,近一時期鄉財政出資10萬元,整修升級了醫養結合點相關設施設備;配置消防設施4套;在衛生間、樓道、走廊增設安全扶手80多米;為所有住室配備獨立衛生間。另一方面高標準新建溧河鄉沙崗村幸福大院,投入資金100萬元,對此前閒置的沙崗村小學進行改造、建設。前樓設置廚房、餐廳各2間,娛樂室2間,辦公室1間,各類廚房用品、娛樂用品、辦公用品應有盡有。前後院內建設廊架1條、涼亭1個、廣場2個,健身、休閒設施一應俱全。後樓兩層14間房屋,每間住室均配設獨立衛生間,安裝閉路電視,統一配套了護理床、床頭櫃、衣櫃,統一購置床上用品,達到星級賓館水平,可滿足20餘人居住。

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加強管理,優化服務。近年來,不斷加強對敬老院工作的重視程度和管理力度,溧河鄉敬老院被評為全區唯一一所市級二星級敬老院。將上級為每位在住老人每月補助的500元資金全部用在“吃”上,其餘費用由鄉財政“兜底”,嚴格把關,優選食材,精心烹飪,確保老人們“吃得好”。堅持定期為在住老人換洗衣物被褥,幫助洗澡,確保老人們“住得好”。鄉衛生院派駐兩名醫生在醫養結合點工作,定期為老人們體檢醫治,做到大病“及時發現”,小病“就地治療”,確保老人們“身體好”。每天播放老年人喜愛的影視、戲劇節目,認真開展故事會、下棋比賽等各種適宜老年人參加的娛樂活動,確保老人們“心情好”。鄉敬老院分院和沙崗村幸福大院建成後,我們將這一套成功、成熟的管理模式“照搬”過去,實行一個團隊管理,一個模式運作,在原有6名管理人員的基礎上,又新聘用有愛心,有能力的管理人員6名,確保所有保障對象都享受優質服務,切實使貧困戶兜住底、有保障、奔小康。

南陽市宛城區“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觀摩團到溧河鄉觀摩指導工作

成績屬於過去,奮鬥創造未來。下一步,溧河鄉將繼續提升站位、聚焦聚力、查漏補缺、擔當盡責,努力推動“四集中”兜底保障工作提質增效,為全鄉乃至全區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