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白手起家的王剛有著典型的中餐老闆特色:從洗碗擇菜的學徒幹起,當總廚、店長,直到在北京扎穩腳根,開了第一家“眉州東坡”酒樓。中餐標準化、產業化成了他在清華MBA課堂上演講的課題。

年輕時候的王剛沒讀過什麼書,但他記得毛主席曾說過:“我相信,一箇中藥,一箇中國菜,這將是中國對世界的兩大貢獻”。正是這句話給了王剛在後來的創業過程中面對困難的底氣。

在前期的推送中,我們就說了最近的餐飲業可謂是“漲聲一片”。(西貝、海底撈的“苦情戲”,餐飲人到底該不該漲價) 就在多家企業急著應對漲價的公關危機時,一家川菜館子卻登上了央視《新聞聯播》。

4月11日晚,央視新聞推出《一家餐飲企業的“疫中求生”》專題報道,聚焦眉州東坡的抗疫轉型。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長達5分多鐘的專題報道,被央視點名表揚,眉州東坡可謂是“排面十足”。在“哀鴻一片”的疫情期間,眉州東坡是如何反轉局面,強勢突圍的呢?一切還要從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的“槓勁兒”說起。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11144桌訂餐陸續退訂;價值幾千萬元的春節庫存要打水漂;所有堂食收入趨近於0;單月直接支出將近1億元,還要養活8000多名員工……這是庚子年年初就擺在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面前的一道收支難題。


急忙退掉回成都機票的王剛,第一反應是抓起電話找供應商訂下7萬隻口罩,但更嚴峻的考驗還在後頭:如果沒生意,現金流還能支撐多久?


在資金斷層,財務告急的情況下,王剛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員工留在北京,不給國家添麻煩,不關店,繼續營業,並且還新開了兩家店


“我們能戰鬥3個月到半年。眉州東坡即使死掉了,也是一名烈士。”這是王剛在疫情期間立下的“軍令狀”。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疫情爆發以來,眉州東坡便緊急啟動了“戰地食堂”行動,全店迅速轉型,為疫情一線免費供應盒飯,藉助電商平臺,開展餐飲新零售,開闢無接觸送餐服務,將食材的採購鏈條嫁接到社區,建立社區蔬菜直銷點,為社區群眾提供生鮮農產品。

一方面,眉州東坡主動與顧客溝通,把春節訂餐押金改為儲值卡,同時還主攻安全外賣,包括年夜飯、日常訂餐等。

另一方面依託餐廳拓展了平價菜站,為餐廳的相關社區提供瓜果、蔬菜、調味料、生鮮、成品、半成品等。

平價菜站既解決了庫存,又收穫了口碑,還拉高了品牌,更是創新了等客來的營銷拓客模型,還延展和拉長了空間模型。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此外,眉州東坡還與盒馬生鮮、達成了合作,引用了“共享員工”模式,降低人力成本。

其實,成功的方式都有相似性,可複製性,關鍵點還在於時間點。推小程序、拍抖音、社群營銷、下沉推銷工作盒飯,這些舉措眉州東坡都試了一遍。所謂“天助自助者”,為什麼身在一個行業,人家能想你所不想、做你所不做,這就是成功者的原因。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1槓到底:探尋家庭廚房新商機

眉州東坡把一家館子的業務做到了極致,這家全國知名的四川館子在自救過程中由守轉攻,在生死考驗中找到了介於超市和餐館之間的商機。

餐飲入駐超市增加了現場的煙火氣息,可以打破格局,採取多種銷售方式,滿足顧客的餐桌需求。眉州東坡的這一嘗試將打破餐飲、零售、互聯網之間的邊界,探索“零售+餐飲”“線上+線下”的新模式。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從央視的專題報道中,我們也看到了眉州東坡的商超“迷你店”已經正式運營, 除了即食小吃,也有半成品和“囤著吃”的食材。目前,眉州東坡的銷售額已經達到過去的近5成,據消息稱,眉州東坡還計劃到2020底開出500家“迷你店”。

而這一次,很多餐企都出現了漲價現象,眉州東坡依然“逆勢而行”,不僅不漲價,還推出了一系列打折活動。

眉州東坡負責人在採訪中稱:“目前我們正在與多家銀行洽談,準備推出刷信用卡享優惠活動,針對刷卡客戶,銀行和公司都將拿出一定的資金補貼消費者,在眉州東坡店消費,單桌最高可享受200元的優惠。”

這樣的舉措,無疑又是眉州東坡“放長線釣大魚”的策略。


被央視新聞點贊,眉州東坡做對了啥?


都說“創業容易守業難”,眉州東坡從創立至今已經有24年,回顧24年的創業歷程。關於眉州東坡成功的原因,王剛總結說:第一,敢於擔當,我始終不忘父親對我的教導。第二,專心做好產品、做好服務。第三,心中充滿愛,愛我們的員工、愛顧客。第四,物超所值。第五,不斷創新,季季推出新品。

一出"眉州東坡出圈記",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想要熬過寒冬,靠的是對得起價格的服務和質量,更靠的是適應新消費習慣的模式創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