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作者:揚正

大家可知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這幅文聯講的是何人嗎?

再來看這一首詩句"人自宋後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它已將前一副對聯的答案揭曉。

不錯,本篇文章講述的主人公就是臭名昭著的南宋宰相:秦檜。

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秦檜(1090—1155年),字會之,生於黃州,籍貫江寧,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人。他一開始的履歷還是蠻不錯的:進士及第,被分配到蘇東坡曾經當太守的密州,也就是山東諸城從事教育工作,後來被提拔當了太學的學正。由於他經常為同學幫忙,處理一些事務,當然主要是一些需要跑腿的事情,因此贏得了"秦長腳"的美名。

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秦檜娶了北宋名臣王珪的孫女王氏為妻,王氏的父親,就是王仲山。王仲山的兄弟王仲嶷的女兒,就嫁給了秦檜後來政壇上的重要助手孟忠厚。而孟忠厚是宋哲宗的妻子孟後的親族。他妻子王氏的親姑父就是宋徽宗鄭妃的堂兄鄭居中,因此秦檜雖然只是一個九品小官,卻有一條別人都沒有的上達君側的渠道,這也為他於日後聯絡達官顯貴提供了機會。

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國大舉南進,直逼宋都汴梁,宋徽宗為了逃避戰爭責任。,將自己皇位傳給了太子趙桓,趙桓即位,即宋欽宗,次年正月改元靖康。

此時的秦檜非常留意時局的變化,沒過多久,金兵便直抵汴梁城下,他們要求宋朝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作為退兵條件。秦檜深知宋欽宗不會同意割地這項條件,於是站在了以李綱為首的主戰派的一邊,但是私下裡又極力拉攏以張邦昌為首的議和派,善於逢中取利的他最終官位也得到了提升。

由於金兵圍攻汴梁不下,和宋朝的二十餘萬勤王之師也已趕到,於是金人被迫議和,宋欽宗讓秦檜以禮部侍郎的身份赴金營議和,到了金國,也許是看到兵強馬壯不可戰勝,他的思想產生了動搖。

秦檜在金人面前表現得一副奴顏卑膝,於是金人對他也比較友善,由於宋欽宗又追悔割地之詔,並仍命三鎮將士固守不讓,讓秦檜的這次議和落空。但奇怪的是秦檜並沒有被金人扣留,而是安全的返回了汴京。

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當然也有人說秦檜和撻賴達成了某種協定,他是作為金國的臥底回到南宋。他對外宣稱是殺了看守的金兵後,勝利大逃亡逃回來的。

回來之後的秦檜在四處宣揚他自己與金人處理事務的機智圓滑,得到了御史中丞李回的大力賞識,於是他在宋欽宗的面前極力推薦秦檜,宋欽宗便任命他為殿中侍御史,不久之後他又被提拔為御史中丞,成為了御史臺的最高長官,從此,他也就成了天子的貼身近臣。

靖康元年八月,金人再度大舉入侵,十一月時,金兵終於攻陷汴京城,而且俘虜了宋徽,欽二帝,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這時的秦檜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他便寫了一封信給金人,建議他們恢復欽宗的帝位,雖然他贏得了忠誠的美名,但卻由此而被金人扣留了下來,這時的他又變了,果然是牆頭草,兩邊倒。他選擇了向金人投誠,金人也沒有折磨他,反而還重用他,他甚至還受到了金太祖四太子完顏宗弼的主動宴請。

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公元1130年,秦檜從金營中回到了康王趙構的宮中,又被趙構任命為禮部尚書,他對宋高宗趙構謊稱是自己殺死了看守他的金兵才逃回來的。這使他得到了宋高宗的寵幸與嘉獎,不久就被任命為參知政事。

秦檜早就弄明白了趙構的心思:安安穩穩當皇帝,仗能不打就不打。因為這個仗沒法兒打――輸了,徽、欽二帝就是他的榜樣;贏了,把金人逼急,把徽、欽二帝送回來,趙構就喪失了當皇帝的合法性。他就是靠這個,把當時反對議和的丞相趙鼎和副相劉大中順利地扳倒了。

秦檜為了謀取相位,是極力地彈劾宰相範宗尹,他甚至對高宗說:如果能讓我當宰相,我定有驚動天下的妙策獻上。

秦檜自登上相位以來,任人唯親,獨斷專行,對金人的態度則是一味地委屈求和。他這一生最大的罪責便是以莫須有的罪名而殺害了岳飛父子,使得他的奸相之名遺臭萬年。

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秦檜顯然是一個比較有才幹的人,只可惜他將他的聰明才智用錯了地方,若他真是岳飛說的"文官不愛財,武將不惜命",相信南宋王朝還會繼續創造奇蹟。

所謂奸臣,也一定要有一個能夠成全他的君王。皇上喜歡秦檜,皇上是誰,看人是世上看人最準的,皇上用誰做什麼事情,都是有他自己的道理的。秦檜不過是皇上殺人用的刀,這把刀用起來順手的很,皇上自然喜歡,自然會常用它。秦檜會揣測聖意,但因為一切都以皇帝為主,難免就有一點是非不分,說他是奸臣也不是沒有依據。

關於秦檜:為什麼那麼恨一個死了800多年的人?

當然了,評價一個人要看他的方方面面,他陷害了很多無辜的人,最後卻得以善終,當然會讓人們恨得牙根癢癢。但是他是聰明人,不可否認,他在朝堂上也曾有過起起落落,就是因為對皇帝忠心,所以才讓皇帝那麼的喜歡,那麼的信任他。他的才能也很高,雖然是主張和談的,也並不能否認他是一個很好的外交官。他的書法一流,現在還有他的字帖。

秦檜的確是奸臣,他陷害忠良,面對別的官員的質疑譴責只能說一句"不一定沒有",對著皇上溜鬚拍馬,還大肆發展自己的黨羽,排除異己。

這一切都與奸臣無異,以至於人們一提到奸臣,首先就會想起秦檜。數百年後,人們對秦檜的憎恨還是如此之深,可見秦檜之毒惡啊。

歷史紀聞:深淺度挖掘歷史故事,民間野史,古史雜談,述古道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