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大選在即,面對疫情亂局,軍方會發動政變嗎?

由於緬甸軍方在政治中的地位作用十分突出,且軍方1962年、1988年兩次政變推翻民選政府,在歷史上從1962年至2010年長達48年時間內緬甸由軍人集團執政(1974年奈溫本人雖退出現役,但仍然繼續執政),因此每逢緬甸發生重大政治事件前,外界總有軍方發動軍事政變的擔憂。

緬甸大選在即,面對疫情亂局,軍方會發動政變嗎?

但從目前情況判斷,緬甸軍方突然發動政變推翻現政權,或鼓動鞏發黨大規模舞弊、不承認選舉結果的可能性不大。主要有以下原因:

緬甸大選在即,面對疫情亂局,軍方會發動政變嗎?

一、軍方缺少破壞大選的藉口。回顧緬甸1962年、1988年兩次軍事政變,緬軍均以“防止國家陷入分裂”為由,接管當時脆弱的政權,用強力手段平息政變前激烈對抗的民族矛盾(當時克倫民族武裝幾乎攻克仰光)或大規模反政府活動(由學生運動引發的全國性反政府運動)。而目前看,緬甸社會沒有出現大規模動盪局面,民盟政府具有一定控局維穩能力,軍方此時破壞大選師出無名。

緬甸大選在即,面對疫情亂局,軍方會發動政變嗎?

二、軍方沒有政變跡象。緬甸軍隊政變前一般有調集部隊拱衛首都、加強紀律宣講、軍隊領導人坐守大本營、控制人員外出、強化輿論宣傳等徵兆。但從目前公開信息看,緬軍並未出現政變跡象。緬甸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大將於10月25日視察實皆省部隊,表示大選是“國家的生命”,將照常舉行,其本人將在投票日投票,不會選擇提前投票(吳溫敏總統和昂山素季已於10月29日提前投票)。

緬甸大選在即,面對疫情亂局,軍方會發動政變嗎?

三、軍方沒有上臺執政的動機。對緬軍方而言,當前在政局中所處地位十分舒適,沒有必要通過破壞大選、發動政變走到臺前執政。2015年緬軍方支持的鞏發黨在大選中敗北,拱手將國家權力移交給民盟。此後,由於軍方勢力已深刻影響緬甸政治,加上憲法中有諸多保證其權力的規定,軍方並未退出緬甸政壇,而是在人事安排、立法、國內和平進程、經濟發展等方面對民盟政府形成掣肘,還減輕了其在臺前所面臨的國際壓力,有了操弄政治的更大空間和自由。因此,緬軍方並不糾結於民盟還是鞏發黨贏得大選,只要守住現行憲法,就能在幕後形成影響力,繼續與政府維持“雙頭政治”的局面。

緬甸大選在即,面對疫情亂局,軍方會發動政變嗎?

四、緬甸面臨的內外環境不支持軍方政變。民盟執政後,軍方刻意塑造“民主”形象,在非重大問題上積極與政府協調立場,避免形成“軍方控制鞏發黨與政府作對”的印象。當前,軍方並不會脫離上述思路,突然支持鞏發黨在大選中舞弊。何況鞏發黨與民盟之間的鬥爭並不激烈,鞏發黨本身也沒有破壞大選的意願。此外,當前國際形勢也與此前不同,不會允許緬軍發動政變。即使緬軍悍然通過政變上臺,壽命也不會長。

緬甸大選在即,面對疫情亂局,軍方會發動政變嗎?

因此,軍事政變不是當前緬甸政局需要擔心的事。緬甸在大選前後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波疫情是否會引發醫療用品擠兌和大規模經濟危機,造成民不聊生,以至於出現激烈的反政府活動,那時無論是民盟政府繼續執政,還是軍方支持的鞏發黨再次當權,都要面臨維穩難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