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文化之---藏醫學概述及發展史

中華民族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文化,中醫學也亦然有著淵源的文化和眾多的分支。今天小編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我國的藏醫學及其發展史。

內容簡介:

藏醫藥是一門歷史悠久,具有完整理論體系和豐富臨床實踐經驗的傳統醫藥。千百年來,它廣泛吸收漢族醫學和印度、尼泊爾、斯里蘭卡等民族醫藥學的精華,對某些疾病有獨特見解和療效,使其在祖國民族醫學之林獨樹一幟,同其他民族醫學一樣,成為祖國文化寶庫的有機組成部分,為藏民族的繁衍昌盛和社會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詳細內容:

藏族醫學歷史悠久。早在遠古時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鬥爭中逐步認識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於治療的經驗;在狩獵過程中,又逐漸知道了一些動物的藥理作用。相傳在公元前三世紀,就有了“有毒就有藥”的說法。據《玉妥.雲登貢布傳》記載,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種醫學叫《本醫》,當時還沒有系統的理論,主要靠三種療法,即放血法、火療法、塗摩療法來治病。同時,還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療外傷等等原始簡單的辦法。

公元四世紀,天竺的著名醫學家碧棋嘎齊和碧拉孜入藏,傳播了《脈經》、《藥物經》、《治傷經》等五部醫典,對《本醫》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公元六世紀以來,從內地傳來了醫學和天文歷算;七世紀,文成公主入藏,帶來了“四百零四種病方,五種診斷法,六種醫療器械”以及四種醫學論著如《門介欽莫》(即《醫學大全》)等。八世紀,金城公主入藏時又帶來了許多醫藥人員和醫學論著,並把其中一些著作譯成了藏文,如《索瑪拉扎》(即《月王藥珍》)等等。

赤松德贊時期,藏醫有了很大發展,出現了九大著名醫學家,即玉妥.雲登貢布、碧棋列貢、吾巴曲桑、齊齊謝布、米娘絨吉、昌提傑桑、聶巴曲桑、冬門塔傑和塔西塔布。其中玉妥.雲登貢布最為有名。

玉妥.雲登貢布(708~835年)是吐蕃王朝時期最傑出的醫學家,曾擔任過贊普的御醫,是藏醫學理論體系的奠基人。他走遍西藏各地,廣泛蒐集和研究民間醫方,總結民間醫藥經驗,還多次赴內地五臺山以及印度、尼泊爾等地,拜中外名醫為師,曾邀請著名中醫學家東松(即韓文海)、印度醫學家新提嘎瓦、尼泊爾醫學家達瑪錫拉、克什米爾醫學家庫雅巴等來藏研討學術。他結合中外醫學成果,編著了三十多部醫學論著從而形成了藏醫的一整套體系。

隨著醫療實踐的發展,十五世紀以後,藏醫逐漸形成了北方和南方兩大派。北方派稍早於南方派,以強巴.南傑查桑為代表,南方派則以舒卡.年姆尼多吉為代表,他們分別總結了北部高寒地區和南部河谷地帶的多發病及其治療的經驗,各有特點。

小編溫馨提醒:經過小編的詳細講述,大家對藏醫學應該有所瞭解了吧,對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理解了吧,作為中華兒女瞭解我國的燦爛文化是我們的職責和義務。願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人民安居樂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