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前言:首先向那些專業網站致敬,小編本來只是想蒐集一點門橋的資料,但是卻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系統的門橋介紹,無奈只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門橋:也叫做門軸,英文為portal axle。

顧名思義,就是長得像“門”一樣的車橋。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這套系統誕生的時候,就是為了提高車輛的通過性,用於戰時的全地形運輸,後來也被廣泛應用於農業生產,所以早年間的門橋應用,多半是軍車以及大型農機,其中最出名的,當屬烏尼莫克,而它,相傳也是門式橋的始作俑者。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對門橋熟悉的人,應該知道,悍馬 H1、奔馳G也有門橋車型。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大眾、豐田、沃爾沃、路虎甚至保時捷,都有自己的門橋車型,他們具體如下: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Volkswagen Type 82 Kübelwagen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Volkswagen Type 166 Schwimmwagen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UAZ-469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Mercedes-Benz Unimog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Mercedes-Benz G63 AMG 6x6 truck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Steyr Puch Haflinger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Steyr-Daimler-Puch Pinzgauer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Porsche 597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Tatra T 805 small truck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Volvo C303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Land Rover Defender 130CC-R(hino)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AM General HMMWV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AM General Hummer H1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International FTTS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Toyota Mega Cruiser (Civilian model and JGSDF's High Mobility Vehicle)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Tatra T 810 medium truck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Praga V3S (1952-1989) - 3 ton all-terrain truck (6x6)

是不是已經震撼到了,彆著急,接著往下看。

目前比較熱門的門橋產品,仍然是烏尼莫克的部分車型以及奔馳的G63 6X6車型,但是鑑於卡車的實用性並不強,而且維護成本非常高昂,並不適合日常越野,所以卡車玩家仍然是小眾。除此以外,奔馳G500 4X4²,以及最近新推出的、非常火爆的E級All-Terrain 4x4⊃2概念車,聽起來也不是很便宜的樣子。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奔馳G63 6X6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奔馳G500 4X4²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奔馳 All-Terrain 4x4⊃2

所以,想要門橋,還得靠改裝。

有人說,升高就行了,沒必要非得要什麼門橋,那麼小編先適時地科普一下:

普通的整體橋與車輪幾乎是同心的,所以最小離地間隙通常也就是車橋的最低點,

想要升高離地間隙,在改裝過程中,理論上只能靠更換大輪胎來解決,只有當輪胎半徑變大了,圓心才會相應升高,也就是說車橋才會升高,也就是說,車子的最小離地間隙才會升高,這麼說可能有點繞,看圖就好。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不難看出,只升高懸掛是不能真正升高底盤的

我們通常說的兩吋升高、2.5吋、3吋升高,只是都只是升高了車殼,而底盤升高並不能通過升高懸掛系統來實現

,通過升高懸掛,提升車殼,從而方便更換大輪胎,來最終實現橋的升高,讓離地間隙變大,這是改裝升高的基礎原理。所以也就是說,你即便更換了8吋的減震器,如果不更換相應大的輪胎,實際上車子的最小離地間隙並沒有改變,有可能改變的,只是接近角和離去角,注意,縱向通過角沒有改變。通過公式計算,更換8吋的減震器,並且更換相應的大輪胎之後,最小離地間隙實際升高也並沒有多少。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以牧馬人為例,

原車是245/75R17,輪胎高度824.7毫米,假設安裝4根Ohlins 8吋減震器 285/70R17 830.8毫米,最小離地間隙實際只升高了15.75毫米,如果更誇張一點,換成315/70R17的輪胎,最小離地間隙也只不過升高了36.75mm,什麼概念,各位,小編數學不好,算錯了勿噴。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不是說傳統升高無意義,傳統升高的意義在於大幅度提升接近角和離去角以及縱向通過角,至於最小離地間隙,礙於橋,是不會得到多大改善的,這在有些特定地形是非常受限制的,比如我們之前測試門橋走過的蘆芽山,深陷的泥巴車轍前後橋及橋包是阻礙前進的最大困擾。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來看看門橋升高和傳統升高在蘆芽山相同路段的離地間隙

門式橋,是通過直接舉升車橋來實現升高的,所以在不更換減震和輪胎的情況下,通過改裝門橋,可以直接得到底盤整體升高,比如AT的門橋,直接將最小離地間隙升高4吋,所以車身各通過數據都會得到真實的、大幅度的提升,如果仍覺得不過癮,你還可以通過更換減震和大尺寸輪胎來實現進一步升高,不過通常這個高度還要這麼幹,也僅僅是為了提高減震強度和輪胎顏值了,因為這個高度已經足以應付地球上絕大多數越野地形了。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說了這麼多,其實還是為了那句話:“無高度、不越野”,是的,在沒有高度的時候,很多簡單的越野路段都會變成障礙,這就像一直在各行各業爭論不休的話題——“到底是器材重要還是技術重要”一樣,最後都會有一個唯一的答案,就是器材與技術並存,才能將越野的路走到極致。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這可能是地球上最詳細的門橋科普貼

吐槽:很多專業網站甚至百度百科把公交車橋的結構也歸為門橋,這個是錯誤的,雖然原理跟門橋一樣,只不過方向相反,但是誰家門會倒著裝呢?

公交車為了實現底盤下降讓車深更穩定,採用的是下沉橋,英文名稱為Dropped axle,結構與門橋相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