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滴滴青桔接連補糧,共享電單車將遇酣戰,誰是下一個"ofo"?

雖然說現在國內疫情有所好轉,但疫情已經在不斷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了,密閉的公共交通或者是密閉的娛樂場所讓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其中尤其是地鐵和公交,這兩種公共交通方式都開始被人們所放棄。

但,公共交通工具是不可能被放棄的,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等似乎開始有了發展的社會環境了。

美團滴滴青桔接連補糧,共享電單車將遇酣戰,誰是下一個

據悉,本月美團已經下了百萬輛以上的共享電單車訂單,投資規模不小,合作製造方包括富士達和新日等。與此同時,滴滴青桔也傳出了10億美金融資的消息。眼看著共享電單車似乎真的已經迎來了新一輪更猛烈的競爭了。

美團還買斷了富士達一款Q8車型,這就意味著,美團共享電單車將會更有辨識度。不過,這份壟斷可能並不意味著多大的優勢,畢竟當初ofo共享單車從車型到車身都具有非常高的辨識度,操作不當,照樣是說涼就涼,承擔的風險也就獨一份。

美團滴滴青桔接連補糧,共享電單車將遇酣戰,誰是下一個

事實上,中國的共享電單車市場一直以來都沒有發展起來過,政策的限制是很重要的原因。還記得2017年的時候,摩拜和ofo開始入局嘗試電單車,以北京為例的一線城市相繼發佈"不鼓勵發展"或者是"暫不發展"的文件,甚至杭州等二線城市直接叫停共享電單車,當時國內對於電單車抓得非常緊。

真正政策開始鬆動還要到2019年,2019年《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開始執行,電單車的安全隱患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市場也開始出現利好。行業的標準化已現,美團和滴滴等迎來了共享電單車之爭的絕佳時機。

美團滴滴青桔接連補糧,共享電單車將遇酣戰,誰是下一個

至於共享電單車的商業化,也是極為關鍵的一部分。據悉,美團正在商討共享電單車車身廣告和APP段內廣告的方案。這樣做確實是比較常見的商業化方案了,但真正要讓共享電單車更加商業化更加具備盈利能力,還是需要找到新的更合適的做法。

畢竟,很多消費者已經開始對廣告有一種消極的牴觸情緒了,美團這樣的做法是否真的見效快,還有待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