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都說從國際學校出來的孩子不一般。為什麼?因為大部分孩子都能擁有堪比母語水平的硬核英語能力。


很多國際學校包括哈羅、梅沙這種大咖級別名校,招生時都官宣不是英語好才能入學,英語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孩子在學校裡能夠得到充分地鍛鍊。這是真的,但只是一半的事實。


很多家長會就此放心,鬆懈從小對孩子英語能力的培養,想著:反正在國際學校裡很快就能上手。但殊不知,國際學校在招生時更青睞於英語基礎較好的學生,其中特別看重英語閱讀的能力,這是學校間心照不宣的事情,因為英語閱讀能力是銜接國際課程的必備重要技能之一。


01

國際名校對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視


哈羅——閱讀是哈羅文化的一部分

在哈羅讀書,每當學生升入更高的年級,他們將被鼓勵去進行大量的閱讀,要求學生不斷培養、提高、精進自身的英語閱讀能力。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圖書館往往是哈羅學校的核心部分,哈羅期望所有的學生都能充分利用圖書館設備,享受閱讀。哈羅也經常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詩人等嘉賓和學生進行交流分享。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梅沙——“線上閱讀”計劃

疫情期間,在全面線上課程緊張的同時,梅沙雙語學校還不忘舉辦各種“線上閱讀”活動去督促、鼓勵孩子在家多閱讀英語書籍。


第一期“聲臨其境”

讓孩子們通過閱讀,同臺競“聲”,在閱讀的同時表達自我。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同學閱讀的作品涵蓋古今中外


第二期:“MBS薦書人”

學校組織同學和老師,建議他們積極推薦優秀書籍,並撰寫薦書語。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諾德安達——輔助孩子在家閱讀

深圳諾德安達學校除了在校內積極鼓勵孩子閱讀以外,在校外也聯手家長督促孩子多閱讀,學校對家長提出來以下五點建議,鼓勵家長積極輔助孩子在家閱讀。


1、看到任何東西時都要讀出來,並鼓勵孩子這麼做;

2、以充滿樂趣並富有新意的方式與孩子一起練習單詞拼寫;

3、鼓勵孩子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4、使閱讀成為一種享受;

5、讓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閱讀熱情。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國際學校招生最看重的一點,為何卻總被家長忽略?


除了以上的學校,其他國際學校都是變著法子去鼓勵、引導、支持學生進行閱讀。相信關於這一點,有孩子在國際學校就讀的家長會比小編更加了解。


02

國外教育非常重視閱讀

美國權威教育研究機構Renaissance發佈的《2019學生必讀書籍報告》,裡面分析了2019年美國K-12的青少年兒童的閱讀習慣、美國各州最受歡迎的書籍清單、各年級閱讀者的文學、非文學閱讀習慣和跨文化的發展等。其中,在美高階段(9-12年級)的必讀清單中,有一個很明顯的特點:文學性明顯增強,例如:《殺死一隻知更鳥》、《人鼠之間》、《羅密歐與朱麗葉》。

美國教育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從小學開始,學校的老師就會向學生布置簡單的閱讀任務,然後根據自己的閱讀理解練習寫作。通常,閱讀量與閱讀難度會隨著年級的增加而增加,並且加深,最終養成終生學習的習慣與能力。


開啟批判性思維

國外重視閱讀,並不單純看重閱讀速度和數量,而是著重構建閱讀和思考之間的關係。

學生在閱讀中,會進行自我分辨其中的觀點、事實,甚至是書中提到的不同意見和聲音,最終形成自己的觀點。

學生養成勤閱讀的習慣,通過自身的閱讀模式培養鍛鍊自己思考能力,從而形成一套自我的思維模式,養成勤思考的習慣,日後有助於解決學習或者生活中的難題。


培養學習能力

閱讀可以幫助提高閱讀水平,但它的一個重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內在學習驅動力。培養學生主動去學習,讓學生髮現學習的樂趣,並且越瞭解越想了解。因此,其效果遠遠超過被動學習。長期以往,閱讀與學習變成良性循環,最終變成一種終生能力。

總之,不管是國際學校擇生標準也好,還是為了孩子能更好銜接國際課程,學習能力更強也好,英語閱讀能力是重中之重。


03

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閱讀能力?


學會深入閱讀

除了養成勤閱讀愛閱讀的習慣外,還要學會深入閱讀。閱讀的數量多效率快並不意味著閱讀質量高。剛開始閱讀的時候可以適當放慢速度,認真思考書中的一詞一句,去了解書中的背景,瞭解作者寫作的意圖等,讀懂讀透的同時,嘗試運用在自己的學習,例如寫作上。久而久之,就能把書中的知識融會貫通,變成自己的東西。


學會選書

在閱讀習慣養成的過程中,一開始要注意多閱讀自己感興趣的書籍,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起初就讀那些生澀難懂,或者自己不感興趣的書,閱讀就會變得枯燥乏味。但切忌不能一味沉浸在漫畫、言情小說等這種淺顯的書籍中。

當閱讀已經成為習慣,可以開始拓寬眼界去讀一些自己不瞭解的書籍,擴展自己知識面的同時,開發自己新的感興趣的領域。


勤動腦,勤動手

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在讀完一本書後會覺得很茫然,提問他,他也答不出個所以然。這種就是“無效閱讀”。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閱讀的同時不要吝嗇自己的質疑,多去問為什麼,用筆標記下來,事後去和老師、家長交流,或者自己查閱資料解答自己的疑問。

同時,書中出現的新知識要及時標記下來,事後歸納整理謄寫到筆記本上,無事多查閱,溫故而知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