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教育的通病“我都是為你好”的“無效溝通”

大家好!你在人間看電影!今天跟大家推薦的是劇情片《狗十三》,推薦理由:大人和孩子的中間鴻溝叫做“無效溝通”

大多中國的孩子骨子裡都會有一種委屈和倔強的矛盾,這種矛盾似乎與生俱來,然而,追根溯源,中國式的家庭教育到底在哪裡出現了問題?

故事講的是初中女孩李玩跟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父親再婚和繼母又生了個弟弟。這樣的家庭環境,李玩終於在選科爭執、心愛的狗狗走丟引發的家庭大戰後,學會了妥協,學會了大人眼中的“乖、懂事”,卻也緊緊的關閉了心門,隱藏了真實的自己。

中國式教育的通病“我都是為你好”的“無效溝通”

l “我都是為你好”的愛,卻不是孩子想要的。

選科時,父親專制地將李玩自己選的物理小組改成了英語小組,因為他覺得學好英語,成績均衡才會有機會上好高中!但孩子只感受到了父親的強勢專制,沒有詢問自己的想法。

小狗愛因斯坦被爺爺弄丟後,李玩質問,“你們是不是根本就沒有出去找?”父親說,“為了你的學業考慮,我們也一直想送走愛因斯坦,畢竟分散了你太多時間和精力。”李玩歇斯底里尋找,直到爺爺弄傷了腳、奶奶差點走丟,自己捱了父親一巴掌的時候,父親才開始跟李玩談心:“希望你懂事,乖一點,我都是為你好”。但是李玩的話始終很少,她不知道怎麼表達自己的情緒,父親也不明白“愛因斯坦”對於缺少母愛父愛的李玩代表了什麼?又有誰能耐心的傾聽下自己內心的孤獨?

中國式教育的通病“我都是為你好”的“無效溝通”

l 無效溝通,我並不知道你很愛我。

愛因斯坦被爺爺弄丟,全家人出於愧疚給李玩買了雙溜冰鞋,卻沒有人告訴李玩,爺爺之所以會沒有注意到狗狗走丟是因為爺爺在挑選李玩愛吃的大閘蟹過於專注。

李玩喝酒晚歸,幾十年沒有出過門的奶奶實在擔心孫女,於是獨自出去尋找李玩卻迷了路,父親看到晚歸拎著酒瓶喝酒的李玩,沒有任何溝通,直接暴力打碎了酒瓶,拖著李玩一路尋找迷路的奶奶,到家後對李玩又是一頓暴打。

在第二隻狗因傷了弟弟後被後媽要求送到狗肉店時,面對李玩的苦苦哀求父親無動於衷,仍然是一言不發地抱著狗就把車開走了。然而李玩並不知道父親只是將狗送到了狗狗收容所。

也就在那一刻,一次次無效溝通後,李玩收藏起她所有的真實情緒,將所有的親人歸為了外人,緊緊的關閉了心門。路上再遇到真正的愛因斯坦時,她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我剛才好怕它認出我撲過來,幸好沒有。”

中國式教育的通病“我都是為你好”的“無效溝通”

整部影片除了爭吵就是暴力,出現問題時,沒有促膝深談。這個家庭中,有爺爺奶奶對李玩的溺愛,也有父親再婚愧對女兒的疼愛,但如何表達才是更重要的問題。原始粗暴的壓制是無法讓孩子理解家長的一片苦心,如果聽話,也只是無奈之下的妥協。

那麼你呢?作為父母,你尊重孩子,耐心傾聽孩子了嗎?

作為孩子,你又積極溝通,表達自己的真正想法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