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坤維:銀行大漲是暫時,超跌反彈持續性很難

週一開門紅,銀行上漲功不可沒,青農商行漲停,老龍頭寧波銀行和招商銀行大漲,帶動銀行指數上漲1.34%,說實在話銀行是一個奇葩的存在,股價走勢低迷已久,市盈率全球最低,基本上破淨,股息率很高,在4%左右,是一年期定存利率的好幾倍,浦發銀行4月24日披露了擬定的201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10股派現6元(含稅),現金分紅比例達30.8%,同比上升近12個百分點,以今天收盤價計算股息率高達5.80%,市場有觀點認為浦發行高股息率是今天銀行上漲的誘因。

投資者投資股票不是投資當下,而是投資未來,也就是基於預期成長的一種對未來估值,銀行未來成長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從過去一段時間走勢來看,股市上漲銀行股價難以出現趨勢上漲,處於橫盤,可是一旦指數調整,因為沒有大資金護盤,股價很容易跟風下跌。背後究竟隱含了什麼值得憂慮的地方。

銀行淨息差逐漸收窄

銀行利潤主要來自於與利差收入,儘管佔比不同,但息差收入普遍在70%以上,有的高達80%,淨息差收窄,銀行利差自然減少,利潤增速難免下滑。

19年8月份,央行啟動LPR利率改革,目的就是打通利率傳導機制,化解實體經濟尤其是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8月20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佈了最新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1年期LPR為4.25%,5年期以上LPR為4.85%,LPR利率相比於基準利率下降5個基點,

可是央行並沒有同步下調基準利率,這等於是銀行負債端成本下降無法有效覆蓋貸款端成本下降,以銀行讓渡部分利潤作為代價引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從走勢看,自從LPR改革以來,銀行走勢就不是太好,沒有跟隨大盤上漲,

從此LPR利率拉開了下調的序幕,疫情衝擊經濟,引發一季度經濟大幅下滑以後,銀行需要承擔更多的支持實體經濟重任,LPR利率以更加陡峭的方式下調,監管強調銀行需要讓渡部分利潤,銀行不能賺太多的錢,今年4月20日1年期LPR為3.85%,較上月下調20個基點;5年期以上LPR為4.65%,較上月下調10個基點。

與去年八月份相比,一年期LPR利率從4.31%下調到3.85%,下調利率46個基點,五年期以上LPR利率從4.9%下調到4.65%,下調30個基點。

這期間央行並沒有調整基準利率降低銀行負債端成本,只是通過逆回購和MLF利率下調市場資金利率,可是銀行負債端成本主要來自於存款,公開市場資金僅僅佔到20%左右,央行釋放資金成本降低不足以覆蓋銀行貸款端利率的下降,市場預期一季度銀行淨息差收窄3-4個基點,等於是切割了銀行的利潤補償給實體經濟,市場預期銀行未來利潤增速下滑。

銀行未來不良貸款將會升高

經濟下滑,銀行資產質量將將下降,2020年第一季度GDP同比下滑6.8%,經濟下滑,中小企業首當其衝,一些中小微企業陷入經營困境出現資金鍊斷裂而破產,隨著歐美疫情發展,全球產業鏈部分中斷,交通運輸陷入部分癱瘓,外貿出口面臨極度困境,疫情二次衝擊並不會比第一次小,經濟下行壓力依然很大。

經濟下滑,實體經濟步履維艱,失業率上升,隱性失業難以評估,居民收入下滑甚至部分居民失業導致收入中斷,個人信用卡貸款和按揭抵押貸款延期增加,銀行零售業務資產出現下降。

一季度數據顯示銀行的不良貸款有所上升,現在整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是2.04%,比年初上升了0.06個百分點。不良貸款率已經超過2%,接近淨息差水平。這個不良貸款率不是最高,未來還會有上升預期,銀保監會也認為以後還會有一些上升,但是幅度不會非常大,

不會非常大,這是什麼意思呢?何為不會非常大,監管恐怕也是沒有一個量化指標,市場最怕的就是這種不確定的預測,心中始終沒有一個底,也就無法給出一個準確的定價,所以銀行難以得到大資金的關注。不會很大隻是一個籠統的說法,市場也無法評估不良貸款率何處是最高點何時出現拐點,投資者心裡沒有底,對銀行投資也就有點敬而遠之。

中間費收入進一步規範

中間費是銀行利潤重要來源之一,也引發一些企業的吐槽,銀行中間費面臨更多的監管,中間費很多項目已經被取消。

19年5月份,銀保監會發出通知,規範銀行服務收費行為,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6月份銀保監會強調2019年6月銀行自查覆蓋面實現兩個“100%全覆蓋”,即100%覆蓋所有銀行的所有分支機構、100%覆蓋各項涉企收費業務。

上市銀行一季報統計數據尚沒有全部出來,但是銀行利潤增速下滑已經是市場共識,分歧在於下滑多少的問題,一季度銀行業績是不是全年低點,我認為尚不能做出判斷,就在於國外疫情會延遲多久,國內LPR還有沒有下行空間,是一個未知數。種種不確定性,帶來銀行股價短時間內難以上漲。

今天銀行強勢反彈,我個人傾向於認為是一種超跌反彈,難以成為趨勢的逆轉。

本文源自金融界網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