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一噴三防”最佳防治期在什麼時候?用哪些藥物效果比較好?

小麥“一噴三防”技術要點

雖然絕大部分的農民朋友都知道春季小麥“一噴三防”的重要性,但很多人在進行病蟲害藥物防治過程中,經常發生“找不準、用不對、防不住、殺不死”的情況,容易導致小麥後期的減產。

針對這些問題,介紹一下什麼是小麥“一噴三防”?小麥為什麼一定要進行“一噴三防”管理?“一噴三防”的最佳防治期在什麼時候?小麥“一噴三防”用哪些藥物效果比較好?如何選擇和搭配藥物使用的配方?在進行小麥“一噴三防”管理時,我們應該重點注意哪些問題呢?在進行小麥“一噴三防”管理前,掌握好這些相關技術要點,才能使取得最佳的防治效果。

小麥“一噴三防”:指的是將殺蟲劑、殺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如微肥、抗旱劑等)混配,一次施藥可以達到防病蟲害、防乾熱風、防倒伏、增加粒重的目的。一噴三防指的是:防蟲、防病、防乾熱風。

為了提高小麥後期的不利因素的防治效果,大家進行藥物防治時,應當根據所在區域、自己麥田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選擇藥物進行“一噴多防”,而且連年長期用藥或者不合理的單一用藥,一些地區的很多病蟲害對藥物已經產生了較強的抗性,大家在選擇藥物時也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藥物的更新升級,並且在防治時要主動出擊、儘早防治,只有這些,才能確保取得最有成效的防治與保收效果。因此,建議大家在開展“一噴三防”或“一噴多防”時,病蟲害防治可以圍繞以下幾點為防治重點;不利氣候影響方面的防治,可以針對小麥花期陰雨天氣、乾熱風、倒伏、早衰等為重點下功夫防治。

小麥主要病蟲害

病害:紋枯病、根腐病、莖基腐病、全蝕病、鏽病、白粉病、葉枯病、赤黴病等。其中以紋枯病、莖基腐病、鏽病、白粉病、赤黴病的危害較大。蟲害:蚜蟲、紅蜘蛛、吸漿蟲、麥葉蜂、金針蟲、蠐螬等,以蚜蟲的危害較大。氣候性災害:主要是乾熱風、揚花期陰雨等。

小麥為什麼一定要進行“一噴三防或多防”?

小麥在進入生長中後期後,尤其在進入到揚花灌漿期後,氣候溫度比較高、自然降水量比較大,而且也容易出現持續陰雨、大風大雨、乾熱風等不利天氣的侵襲情況,再加上此時小麥苗葉繁茂、生長旺盛,田間通風透光環境比較差、小麥自身抗逆抗病蟲害能力減弱,甚至有的地區去年冬季較暖、小麥生育過早過快、病原菌積累比較多,春季時就非常有利於各類病蟲害的大肆繁殖侵害,也容易導致小麥發生植株倒伏或者葉片早衰現象,對小麥正常生長髮育十分不利,稍有不當就對小麥的產量和品質帶來巨大沖擊。

小麥分櫱期至拔節期(3月份)

主要針對紅蜘蛛、蚜蟲;紋枯病鏽病的預防。

蚜蟲紅蜘蛛:可選用高效氯氟氰菊酯、聯苯菊酯、阿維菌素、吡蟲啉、噻蟲嗪等

紋枯病、鏽病:可選用戊唑醇、苯甲丙環唑、噻呋酰胺、嘧菌酯等。

葉片發黃、分櫱不好:適當加磷酸二氫鉀100克,畝用氨基酸葉面肥片片綠20克

小麥孕穗期(4月15-5月17)

這個時期主要預防白粉病、鏽病、紋枯病、赤黴病等以及促進小麥孕穗健壯。可以加入適當苯甲丙環唑、肟菌戊唑醇、咪鮮胺·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來預防。

重點防治小麥赤黴病。小麥赤黴病最容易在抽穗揚花期發生,也就是4月中旬到5月中旬之間,因此防治一般在這個階段進行效果較好。小麥赤黴病應以預防為主,若在揚花期染病,灌漿期可能才會出現嚴重後果,而這時候是很難阻止病害的。

赤黴病防治時期:當小麥剛開始揚花(大概20%),可以噴施藥劑進行預防和控制,“見花打藥”就是在揚花前期開始施藥。宜早不宜晚。可以選用:戊唑·多菌靈、咪鮮胺·戊唑醇、氰烯菌酯、噻黴酮、苯甲丙環唑、肟菌戊唑醇,預防白粉病、鏽病、紋枯病、赤黴病等,同時適當加入氨基酸葉面肥片片綠或磷酸二氫鉀、硼肥促進小麥孕穗健壯。

小麥孕穗期--灌漿期

這兩個時期主要防治蟲害、乾熱風以及未防治住的赤黴病,防止其蔓延。

穗蚜、吸漿蟲:高效氯氟氰菊酯(功夫)或者聯苯菊酯+噻蟲嗪或者吡蟲啉等。

防止赤黴病葉枯病蔓延:40%戊唑·多菌靈、40%戊唑醇•咪鮮胺、氰烯菌酯。

防止乾熱風:葉面噴施高含量磷酸二氫鉀是防禦小麥乾熱風的手段,沒有之一。

小麥“一噴三防或多防”在什麼時間進行最合適?

因為我國從南到北縱深距離比較大,各地的氣候條件、溫溼度環境等具有較大的差異,再加上各地的小麥生育期、苗株長勢、病蟲害發生時間、危害輕重程度等各不相同,在“一噴三防或多防”的具體時間上不好一一明確。

但從整體上、大範圍來說,小麥齊穗到揚花灌漿期是開展“一噴三防或多防”的最佳時機,在時間上大體在4月下旬到5月中下旬之間,具體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此外,因為一般各地的農業主管部門也會公開發布當地小麥的統防統治相關管理信息,建議大家要隨時關注,及時開展好小麥的“一噴三防或多防”管理工作。

一般來說,以防治小麥吸漿蟲和赤黴病為主的地區,在小麥抽穗揚花期開展“一噴三防或多防”效果最好,同時要注意兼防小麥的蚜蟲、白粉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