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市桐柏县毛集镇:“四集中”织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映象网讯(记者 田雨阳 实习生 姜书建 通讯员 杨玉红 况陈)

时下,走进南阳市桐柏县毛集镇敬老院,台阶上一盆盆美丽的花散发着蓬勃生机,宽敞明净的厨房、干净整洁的房间、崭新的洗漱和床上用品,宽敞的大院里三五成群的老人们正在聊天、听戏,让人看到了久违的祥和、温馨场景。

“在这儿一天三顿按时开饭,吃的特别好,早上鸡蛋、油条、牛奶,中午一荤一素一汤,晚上水饺、面条、包子,变着花样的吃,不能自理的有护工专门照顾,喂饭、擦身、洗衣服全包了。过来看看我们住的房间,两个人一间,还有室内卫生间,方便的很。没想到老了老了,还能有这待遇,党和政府对我们真是没得说,打心眼里感激!”67岁的光武村特困供养户蒋发泉脸上笑开了花。

去年11月份没住进敬老院之前,作为特困供养户的蒋发泉虽然享受着各项政策,生活质量并不高,身患疾病的他因无儿无女孤寡老人无人照料,经常一天凑合着吃一顿热饭,崭新外观的危房改造房间里堆满了杂物,连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镇村充分征求他本人的意见,接他住进了敬老院,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毕业年”“收官年”,为织密织牢对贫困老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患者、重度精神病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人员等特殊贫困群体兜底保障网,毛集镇扎实推进做好“四集中”工作,抓实抓好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最后一道防线,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对80岁以上老人和半失能老人、年龄偏大,行动不便、日间需要照料的特困人员,采取镇敬老院模式集中供养。对行动不便想就近生活的特困人员,以村级幸福大院的模式集中供养。对重病、精神病患者,采取毛集镇新区医院精神病科的“医养结合”模式进行集中托管。对智障、失能的特困人员,采取入住社会福利院模式,集中托养。

目前,毛集镇已建成敬老院1个,村级幸福大院1个,联系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社会福利院2家,可提供床位260余个,通过“四集中”模式,有效地织密了特困人员保障网络。

毛集镇敬老院配套设施完善,标准化程度高,占地20亩,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总投资890万元,共设118个房间,配套有厨房、餐厅、浴室、文化娱乐室和会议室等,可以满足全镇“四集中”兜底保障人员入住的需要。升级和改造了石河村原村部,建立了石河村幸福大院,设立8个房间,配套2间活动室、厨房、餐厅、浴室等,满足特困人员就近生活的意愿。

在毛集镇新区医院建设桐柏县贫困重度精神残疾人托养中心,分治疗区和康复托养区,总投资100多万元,装修房间52间,入住房间全部带卫生间和阳台,中央空调、网络电视、呼叫器、治疗中心一应俱全。其中治疗区标准化床位48张,专业医护人员16人。康复托养区标准化床位60张,专业护理人员20人,每个托养住房标配多功能用床、网络电视、中央空调、呼叫器和独立无障碍卫生间,公共洗澡间、洗衣间以及厨房和餐厅,康复训练器材、医疗救助设备配备整齐。初步实现治疗和康复托养相结合,切实为重病、重度精神残疾人员提供医疗、护理、康复、生活等全方位的服务,达到托养一人、解脱一家、脱贫一户、温暖一方。

截止目前,毛集镇入户排查特困供养人员101人,动员兜底对象及亲属对兜底保障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排查出有“四集中”兜底意愿的57人,其中失能、半失能人员40人,在组织统一体检后入住镇敬老院;贫困重度精神残疾11人,即将入住毛集镇新区医院托养中心;行动不便想就近生活的特困人员4名,入住石河村幸福大院集中供养;智障、失能的特困人员2人,送入社会福利院集中托养,真正做到“应兜尽兜,不落一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坚实基础。

(映象网南阳新闻热线:0377----60396959,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映象网“大象陪办”电话:180 0371 969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