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探訪市級境外入寧人員集中醫學觀察點——科學防控 暖心服務

記者探訪市級境外入寧人員集中醫學觀察點——科學防控 暖心服務

集中醫學觀察點外的“安全防線”

寧德網消息(閩東日報記者葉陳芬 文/圖)隨著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形勢愈發嚴峻,防範境外疫情輸入已經成為當前我市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切實落實防控境外疫情輸入屬地責任,規範集中隔離點管理,經市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同意,3月31日,我市啟用閩東賓館作為市級境外入寧人員集中醫學觀察點。20多天過去了,該集中醫學觀察點運行情況如何?4月22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緊急召集 三天完成籌備

4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閩東賓館,只見作為集中觀察區域的主樓貴賓樓前已經拉上警戒線、立起“禁止入內”的告示牌,大樓一側的保安亭裡,幾名安保人員嚴守陣地。

“3月27日晚,我們接到通知要求設立市級境外入寧人員集中醫學觀察點,於是連夜開始制定方案。”胡冰冰是市衛健委工作人員,現在主要負責閩東賓館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綜合協調工作,他回憶道,在接下來的三天時間內,他們晝夜連軸轉,相繼完成了人員配備、清退原有住宿客人、關停貴賓樓內營業場所、協調消防安全檢查和建築安全排查、建立相關規章制度、營造防控氛圍等工作。“雖然時間緊,工作一環接著一環,但集中醫學觀察點總算在規定時間內順利啟用了,3月31日,我們順利接收了第一批入境來寧人員。”

胡冰冰介紹,集中醫學觀察點由市外事組具體領導,市衛健委四級調研員吳啟明駐點負責,設立綜合協調、醫療防疫、安全保衛、後勤保障等4個小專班,從市政府辦、市衛健委、市公安局、市疾控中心、市康復醫院等抽調了一批工作人員,此外,還有賓館工作人員、保潔員、保安等。經過專業的培訓後,雖然身份不同,但他們都是奮戰在隔離點這一戰場上的“疫”線戰士。

無微不至 全方位守護

“今天是我在集中醫學觀察點工作的第23天,從3月31日開始報到後,我就沒有離開過,一天24小時都在酒店,隨叫隨到。”記者見到市康復醫院男二科護士長黃小紅時,她正準備給醫學觀察對象測量體溫。

作為一名白衣天使,在國內疫情形勢最為嚴峻的時候,她主動請纓參加支援湖北後備隊。後來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變化,她和另外一名同事成為閩東賓館集中醫學觀察點的專班醫護人員,一入駐就要一個月。

在觀察點,黃小紅不僅是一名醫護人員,還是一名“大管家”。“因為我們負責的不僅僅是測量體溫、核酸檢測等工作,還有觀察對象的信息核實,入住辦理,為觀察對象送一些生活必需品,公共區域消殺,安撫觀察對象情緒等。”黃小紅說,在觀察點工作雖然不繁重,但各種瑣碎事情以前想都沒想到,更別說接觸了。

“觀察點不僅有境外人員,還有從武漢等地來寧的人,我們都做到一視同仁,儘可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給予貼心的服務。”胡冰冰說。

除了為醫學觀察對象提供暖心服務,保障觀察點安全也是工作的重點。市疾控中心主要負責集中醫學觀察對象接收、健康監測、核酸檢測、血清抗體檢測,指導集中醫學觀察點衛生消殺和人員防護等工作。

“尤其是在消殺工作方面,我們按照‘五加強’‘七不宜’的標準對觀察點進行定時消殺和隨時消殺,及時將電梯、外走廊、酒店大堂等公共場所恢復成清潔區。”市疾控中心地方病慢病科科長林達介紹,觀察對象房間門口都有放置一個醫療垃圾桶,產生的所有垃圾都按照醫療廢物由市醫療廢物中心進行統一處理。

此外,還有來自寧德市、蕉城區公安局的公安幹警以及專業安保公司人員,全天候維護集中醫學觀察點秩序、觀察對象和工作人員安全,應對相關突發事件,在觀察點外架起了一道安全“防護網”。

截至4月22日,閩東賓館觀察點已累計集中醫學觀察45人,其中境外人員14名。現有集中醫學觀察人員12名,其中境外人員10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