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3億人口的非洲 會否成為下一個重災區?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專家這樣說

央視新聞1+1訊 截至北京時間24日16時,南非確診3953例,位列非洲第一。確診人數並不算多的非洲,為何卻令人更擔心?非洲防控的關鍵是在哪裡?又在面臨著怎樣的挑戰?需要怎樣的幫助?

近13億人口的非洲 會否成為下一個重災區?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專家這樣說

在4月24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回應公眾關切。

近13億人口的非洲 會否成為下一個重災區?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專家這樣說

1、歐洲和非洲情況不同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我們現在總願意把非洲跟歐洲相比,其實非洲和歐洲按照人口數來說,非洲要大於歐洲的。但從經濟發展、從總的GDP來說,歐洲遠遠大於非洲。非洲和歐洲唯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們國家的數量,現在非洲有54個國家和地區,歐洲有53個,很接近。歐洲到24日為止,整個的病例報告數已經達到了125萬之多,死亡人數達到11萬之多,從昨天到今天一天新增的病例報告數就達到了3萬多例。但是非洲到24日為止,累計有2.6萬例,也就是說歐洲要比非洲嚴重得多。

2、非洲和歐洲疫情的發展速度不同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歐洲第一個病例報告是法國在1月25號報告的,非洲第一個報告的病例是2月15號在埃及報告的。從第一例報告看疫情的發展,在歐洲從第一例到1000例的時候用了36天,非洲從第一例到1000例用了37天,是相似的;歐洲從第一例到5000例用了42天,非洲從第一例到5000例用了46天,還是很相像。但是再往後發展,歐洲和非洲的差距就大了,從第一例到第54天,歐洲的病例已經達到了36000多例,這時候到50天非洲只有7000多例。再往後看,從第一例到第60天,歐洲突然漲到20多萬病例,可是非洲只有1.5萬。非洲從出現第一例到4月24日正好是第70天,大概是2.6萬多例,可歐洲到第70天已經超過了50萬例。

3、非洲防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非洲還是採取了很嚴格的措施,非洲疫情從2月15號,從埃及報告第一例病例開始,很多國家採取了嚴格的措施。有30多個國家到現在為止已經關閉了國境,還有一些國家關閉了整個國際航空,大部分國家對所有入境的人員都實施14天的隔離和檢測。所以非洲確診病例較少的原因還包括非洲一些國家在這期間,對整個社區擴大檢測等等一些干預的措施。

4、非洲55個成員國已有52個開展檢測工作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對於目前非洲確診報告的病例數量,由於非洲各國檢測能力和檢測的數量差異還是很大的,非洲或許存在著某些專家認為的確診人數可能低於實際感染人數的問題。

但是也可以從積極方面來看,目前非洲有55個成員國,已經有52個成員國開展檢測工作

,現在可能只有兩個國家不能夠開展檢測的工作。同時非洲為了擴大檢測,也開展了很多的工作。4月20號,非洲疾控中心和非盟也宣佈了一個活動,叫做“夥伴合作,加速檢測”,非洲想計劃在未來6個月之內完成一千萬人的檢測,這個目標對非洲來說壓力還是很大。目前我們估計,非洲這麼多的國家,大概完成檢測數量是一百多萬人左右。

近13億人口的非洲 會否成為下一個重災區?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專家這樣說

5、為何這些非洲國家確診病例較多?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這個問題是許多方面的。喀麥隆屬於中部非洲,南非屬於南部非洲,剩下三個都是北部非洲的國家,包括埃及、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從主體來說,可以看到北非有三個非洲國家,他們經濟發展也是很好的,人群密度也是非常大,城市化也非常好,同時這些國家也是大國。除了喀麥隆之外的四個國家,最早的輸入性病例,基本都是歐洲旅遊人群或者從歐洲回來的,這個方面佔了很大的比例。

6、氣候溫度對病毒有一定影響但不是決定性的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新型冠狀病毒是一種新發現的冠狀病毒,對這個病毒整個的特性現在還處於基本的研究階段。可能在國內大多數人認為,非洲都是很炎熱的地方,但是非洲大陸的氣候,各地區之間的差異是很大的。比如說我所在的埃塞俄比亞,目前是逐漸走在變冷的階段。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基本氣候不像國內有春夏秋冬,就是兩個季節,一個旱季,一個雨季,它現在正在進入雨季,天氣逐漸變涼了。

我個人認為氣候溫度對病毒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絕對不是決定性的。

7、此次疫情對非洲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對於整個非洲大陸來說,那些重要的傳染病在非洲一直在肆虐著,比如像艾滋病、結核和瘧疾,除了這些重要的傳染病之外,新發再發傳染病在非洲就沒有停過。現在新冠病毒正在非洲流行的時候,霍亂、登革熱、拉薩熱包括麻疹也正在一些非洲國家暴發流行。對整個非洲來說,一方面在應對新冠病毒,一方面還要考慮這麼多其他的公共衛生帶來的壓力。非洲的基礎醫療設施和基礎醫療服務是非常非常薄弱的,對於這些新發再發傳染病一再的暴發流行,也一再的打擊和削弱它的公共衛生的能力。對於整個非洲來說,的的確確是個非常非常大的挑戰。

近13億人口的非洲 會否成為下一個重災區?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專家這樣說

8、非洲疫情是否有暴發的可能性?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從非洲疾控中心的討論來看,風險的的確確存在。因為整個疾病傳播的環節,傳播方式佔了很大的作用,整個新型冠狀病毒進入非洲一開始以輸入性病例為主,病例基本是散發。以散發輸入性為主之後就慢慢去轉變成本地傳播,已經有了傳染源,能夠傳播給其他人。再進一步發展就變成社區傳播,社區傳播主要的問題是一些感染者已經找不到是跟誰接觸了,整個傳染鏈已經接不上了,在社區內進行傳播了。

非洲疾控中心將整個新型冠狀病毒在非洲的流行預計了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零,沒有病例,一階段、二階段、三階段、四階段,第四階段就是大流行最嚴重的暴發。現在非洲分析整個非洲國家當中,13個國家已經處於第三階段,就是在社區傳播了;32個國家處於聚集性病例傳播,就是第二階段。按這個發展,的的確確非洲有這種潛在的風險,變成最嚴重的一種情況。

9、中國為非洲防疫提供了哪些幫助?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中國派去的兩支醫療隊,一支到了埃塞俄比亞,一支到布基納法索。這週一、週三我一直跟支援埃塞俄比亞的醫療隊在一起,是來自四川的專家工作組,埃塞俄比亞方面感覺到非常好。我們更多的是分享經驗,中國的經驗給非洲帶來了信心。我們的公共衛生組到了埃塞俄比亞之後,更多跟公共衛生跟醫療部門分享經驗,埃塞方也有很多問題,關注中國的成功經驗,比如說我們社區怎麼做的,我們的密切接觸者是怎麼追蹤的,治療怎麼開展的,為什麼我們沒有很高的病死率等等,這些交流對於未來中非方面的合作是非常非常有好處的。

近13億人口的非洲 會否成為下一個重災區?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專家這樣說

10、非洲人民開始戴口罩了嗎?

中國派駐非洲疾控中心疾病控制高級顧問王曉春:口罩的問題是個大問題。上個禮拜我出去的時候,在街道上、在超市人們很少戴口罩,可是這一週有點不一樣了。上週我要是到超市戴著口罩的話,很多人還用異樣的眼光看著我,但是這周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想這也和越來越多的大眾宣傳有關。比如我在埃塞俄比亞,手機上就接到了一些宣傳信息,這些信息包括戴口罩、勤洗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