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2020年11月17日上午,第十五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國際研討會與新技術設備博覽會、2020(第十五屆)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盛大開幕,本次大會由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杭州市人民政府、國際未來城市科技創新聯盟、浙江省自然資源廳、浙江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國際水協(IWA)中國委員會和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水環境和水生態分會共同主辦,主題為“補水汙染治理短板,促健康美麗城鄉建設”和“韌性宜居 健康活力”。本次大會持續2天,設有城鎮水務發展和城市規劃主論壇和近40個水務發展分論壇,專業涵蓋城鎮供水、汙水處理、農村汙水、汙泥治理、韌性城市、海綿城市等。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在17日上午的開幕式中,國務院參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理事長、國家住建部原副部長、國際水協中國委員會主席仇保興先生在致辭中闡述了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不確定性是現代城市最難對付的風險因素,而傳統的應對思路——放大冗餘或者制定預案,均不能應對黑天鵝風險。因此,韌性城市就成為了應對黑天鵝式風險的必然選擇。韌性城市被定義為具有吸收未來的對其社會、經濟、技術系統和基礎設施的衝擊和壓力,仍能維持基本的功能、結構、系統和特徵的城市。


黨中央五中全會指出,中國要將城市建設成為宜居、韌性、智能的城市。城市韌性體現在結構韌性、過程韌性和系統韌性三個層面。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我們遇到傳統的風險之外,還會遇到新的不確定風險來源,如極端氣候、科技革命、冠狀病毒、突發襲擊等情況,這些情況會對我們城市帶來極大影響,由此可以看到人類是如何脆弱,因此我們應當建立韌性城市。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建立韌性城市的十大步驟


第一步驟:轉變思想觀念。傳統工業文明思路下的城市基礎設施的集中化、大型化、中心控制模式不僅造價高昂,而且也成為“脆弱性”的源頭,如2015年8月天津危險品倉庫的爆炸等事件。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第二步驟:設計研究機構創新。放棄傳統的規範標準和習以為常的技術路線,擁抱接受新事物、新技術和新模式。

第三步驟:分析生命線工程脆弱點及治理成本,列入《五年規劃》。

第四步驟:編制生命線工程分組團化改造方案。

第五步驟:在每個組團中補充建設“微循環”。

第六步驟:利用信息技術協同各個組團和各類“微循環”設施。如風能、太陽能光伏與建築一體化;電梯下降能、城市有機物發電;地熱能與地質儲能;分佈式能源+微電網+電動車儲能=微能源系統。

第七步驟:結合老舊小區改造,補足社區單元短板。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第八步驟:新建和改造公共建築均考慮“平疫結合”、“平災結合”。

第九步驟:佈局建設具“反磁力”的“微中心”。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第十步驟:深化網格式管理智慧城市建設。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仇保興理事長指出,韌性城市是對原有工業文明時代城市規劃建設的創新,必須與分佈式新能源、海綿城市、水處理等協同建設,同時還需要城市管理者轉變思想理念,從傳統的“集中化、大型化、中心控制模式”工業文明思維裡跳出,構建強調主體生成、開放協同、分佈式並聯運行的未來城市韌性設計新途徑。通過建設韌性城市,使城市具有流動性與地域性,人地耦合、供需匹配。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現場直擊 | 仇保興:邁向韌性城市的十個步驟


《淨水技術》雜誌社編輯在會場全程記錄精彩演講報告的核心觀點,於本公眾號陸續發佈,敬請持續關注!


版權說明:本文內容主要基於現場記錄和整理,未經專家本人審閱,僅供參考;圖片源自水世界訂閱號及現場拍攝。

現場採編:王佳

排版:西貝

校對:黎翔

本報道由淨水技術整理報道,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未經允許的侵權行為我社將追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