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城市夜經濟:線上引流火爆線下復甦重啟

中新網南京11月25日電 (記者 申冉)“線上娛樂消費如火如荼,線下傳統場館亟待復甦重啟”,全球疫情影響下,城市夜經濟何時才能重放光芒?24日晚,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開幕。本次論壇以“文化創造城市空間”為主旨,來自全球各地的百餘名知名學者、業界專家及政府官員等線上線下共同參與對話,圍繞“夜經濟——疫情後經濟復甦的新機遇”的話題展開探討。

2020世界城市文化空間與夜經濟發展論壇在位於秦淮河畔的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舉行。邢虹 攝

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組織是由英國倫敦倡議,聯合美國紐約、中國上海、法國巴黎等城市共同發起,於2012年成立,目前共有42個成員城市,是全球城市間文化交流合作最重要的國際組織之一。2019年,南京正式加入這個現今最高級別的國際城市間文化交流平臺。本次論壇也是南京加入後與論壇組織的首次合作,受到了成員城市的廣泛關注。

來自全球各地的百餘名知名學者、業界專家及政府官員等線上線下共同參與對話,圍繞“夜經濟——疫情後經濟復甦的新機遇”的話題展開全面的探討。邢虹 攝

本次論壇的關鍵詞“夜經濟”,近年來也正在成為城市發展中的高頻詞彙。

世界文化論壇組織主席、倫敦市副市長Justine Simons通過視頻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對於文化驅動夜經濟的理解。Justine Simons認為,全球疫情改變了人們從事文化活動的方式。除了直接的負面影響之外,也不能忽視它帶來的機遇。“顯而易見的是,文化可以驅動城市的社會和經濟復甦,文化將會重建生機勃勃的城市,從而刺激夜經濟的發展。在過去的幾個月裡,全球每個城市的文化發展都阻力重重,南京和其他城市一樣都遭受了新冠疫情的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本次論壇的意義就顯得尤為重要。”

由英國文化產業知名諮詢機構BOP文化諮詢與中國知名新經濟產業諮詢機構廣州艾媒數聚信息諮詢共同調研、編寫的《創造蓬勃健康的夜間經濟:世界城市的重要文化指標》也在論壇上正式發佈。

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組織秘書長、BOP文化創意產業諮詢公司聯合創始人Paul Owens介紹,這份具有國際視野的全球夜經濟報告,系統分析了疫情下全球夜間經濟格局與趨勢,闡述了成功的夜間經濟的特徵,並考察了全球城市近期為打造和管理這一日益重要的文化資產部分所做的努力。

報告中指出,在疫情影響下,夜間經濟發展既有機遇也有挑戰。挑戰在於,城市封鎖,文化活動受到監管的限制,現有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但報告也提到,娛樂的流媒體服務顯著增加、政府財政藝術補貼有所增加,文化消費開始“線上化”,人們開始享受線上觀看劇院、電影、展覽、音樂會等;更多人參與到線上電子競技,從而取代線下的體育賽事。

“受疫情的影響,這些文化空間、場景、方式等轉變,為城市夜間經濟提供了新的消費增長點。”Paul Owens介紹。

記者注意到,報告還從夜間設施建設、文化參與度、夜經濟吸引力、夜經濟發展環境、夜經濟領導力等五大板塊,對12座城市的夜經濟發展水平進行綜合評估。

其中,美國紐約在充滿活力的夜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有著良好的聲譽,在吸引力、觀眾參與度、文化資產和領導力方面表現強勁;而澳大利亞墨爾本,則在為夜間經濟創造有利環境上有著突出的表現。

已擔任6年法國巴黎副市長的弗雷德裡克·霍誇德通過線上分享表示,巴黎的夜生活非常多元,為此特意成立了夜間委員會,專門負責相關政策的制定。“目前,因為疫情,巴黎的夜生活受到打擊。我們也在思考,如何在控制疫情的情況下發展夜經濟。例如,在保持社交隔離政策下,保證了1000個酒店和酒館在不同時間開放。希望疫情結束後,隨著戶外派對和戶外場所的開放,派對組織者可以幫助恢復一部分的經濟。在巴黎,正在發展新型夜間經濟,來更好地適應疫情的影響。”

在國內城市中,南京在文化參與度、夜間零售業、夜經濟領導力三個指標排名前六。該市的夜間零售業表現尤為優異。

“中國的夜經濟有個顯著特點,夜間消費更多的是文化消費。無論是看電影還是購物,包括旅遊、演出、演藝,其實都是文化消費。”南京大學教授、江蘇文化產業學會會長顧江以南京秦淮河邊的夜市經濟為例,分析了遊客和市民在文化景區的夜晚消費過程中,“既滿足了對購物的商品需求,又能切實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美學在生活當中的表達。”

該次論壇的主辦方負責人表示,區域性的合作論壇,作為世界城市文化論壇組織每年的重點活動之一,是各成員城市尋求協同合作的重要渠道。南京舉辦此次論壇,不僅將作為南京對外拓展合作的平臺,致力於用文化解決城市面臨的社會問題;而且也通過廣邀專家學者、企業家,面向全世界進行實踐分享和理論探討,一起為城市文化發展和疫情影響下的經濟增長獻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