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理性看待散打、搏击

一提到散打、搏击,很多人立马会眉飞色舞,觉得这才是真功夫。一些练过散打、搏击的人更是飘飘然不可一世,唯我独尊,目空一切,今天打假这个,明天挑战那个,盲目鄙视和排斥传统武术。

其实这是一种偏见,原因在于一些人不能客观辩证地看问题,不明白散打、搏击的真正含义,不懂得如何判断功夫的好坏,当然更不知道功夫到底应该练什么、怎么练。

今天,我们不妨理性地分析一下这件事。


从“擂台”比赛说起

在一些练散打、搏击跟练传武的“擂台”比赛中,前者基本都是以明显优势取胜,这也是人们认可散打、搏击的主要原因,但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搞清楚。

一是训练条件和训练内容的问题。练散打、搏击的跟练传武的相比,训练条件要优越得多,无论是场地、器材还是训练时间都明显优于对方,可以说前者属于专业或职业,而后者纯粹属于业余,两者根本没有可比性。从训练内容来看,前者训练的针对性很强,对抗性训练也很多。由于种种原因,后者在这方面则望尘莫及。条件上的差距,针对性训练的短板,临场经验和心理素质也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又怎能赢得了人家?

二是比赛规则的问题。比赛就是比赛,虽然属于对抗性的,但赢输与比赛规则有很大关系,尽管有无规则格斗一说,但只要是比赛,肯定就会有规则。由于规则的限制,传武的一些技法、特长很难发挥,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只要存在规则,比赛与实战就不是一回事,说白了竞技比赛与实战不是同一个概念。一些人张开闭口上“擂台”、实战,其实他们根本就不了解什么才是实战。前段时间两个搏击选手互相不服,分别在私下和擂台交过手,大家看看视频就知道二者的区别有多大了!

三是比赛对象的问题。从目前参加比赛的传武练习者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练套路出身的,他们自以为练的是传统武术,但据我所知,真正的传武传承的是功法而不是套路,也可以这样说,以套路为主体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传统武术,最多是变味了的、没得到精髓和核心的一副传武的空皮囊而已。李连杰曾说过传统武术是花架子,因为他学的、练的都是花架子,他没有接触过真正的传武。明星如此,何况别人乎?再说了,练散打、搏击的基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们跟一群练花架子的人比赛,输了才叫不正常。

从名词概念说起

人们好像有一种观念,认为练散打、搏击的才能实战,传统武术是套路,要想实战必须参加散打搏击训练。这是概念上的错误!

散打、搏击只是一个名词,古代虽不是这样称呼,并不代表古代不存在这种技能。在现代散打、搏击出现前,传统武术都是靠套路打人的吗?古人能跨越时空来跟散打、搏击教练学完再回去参加实战?我想说一句,传武的运用手段何尝不是散打、搏击?哪一种功夫在运用时不是采取散打、搏击的方式?把散打、搏击看成是现代的产物、时代的专利品,本身就是滑稽可笑的。这个概念性错误源于对传统武术的曲解。

在不同的年代,对功夫的称谓是不一样的,但其本质都是一致的,学武术也好,练功夫也罢,都是为了能打能杀、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无论哪门哪派、某某拳,只要是练了若干年还没有搏击的能力,那必定是杂耍而非功夫。有些人练了一辈子传武,最后却另学散打、搏击,你说可笑不可笑!他练的那种传武还有价值吗?不是杂耍又是什么?

当前武术界鱼目混杂,真货少之又少,假货充斥社会,把传统杂耍当成了传统武术加以传承,而真正的传武却苟延残喘、无人问津,这是民族的悲哀!

从技术方面说起

人们总认为现在是科技时代,当代诞生的一切东西都是科学的,而古人留下来的“老古董”势必缺少科学性,古人不能跟今人相比。这同样是一种错误观点。在很多方面今人还真不如古人聪明,比如木质建筑、中医号脉等,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功夫本身就是一门非常深奥的人体科学,它诞生、发展于人类需要的时代。竞技项目说到底还是一种娱乐项目,从规则的制定到技术的展现形式无不带有娱乐的烙印,供人娱乐的东西怎能与过去用来搏命的功夫相提并论?

从事任何一个行业,水平有高就有低,散打、搏击也是如此。带上拳套就代表着实战?打打沙袋、手靶就意味着搏击?是不是有点太幼稚?即便是水平再高的人,也未必在每个方面都完美无缺。

曾见过某搏击大咖的侧踹视频,那种造型让我汗颜,这腿法用来比赛打点还可以,倘若用来实战,他能踹出多少力量?恐怕对方不动,自己就得横着飞出去。你能说他的踹腿技术是科学的?

也看过好几个知名度非常高的搏击高手的视频,他们的出手几乎完全是单纯的四肢运动。怪不得他们天天搞体能训练,没了体能,哪儿来的优势?怪不得一些搞健身的也出来挑战,在他们心目中,力量和对抗就是功夫。怪不得一些练散打、搏击的不到三十岁就喊老,这其中的道道他们心中最清楚。

听人说专业搏击运动员每天练出拳几千次,这种训练强度,如果练法正确的话,出手应该非常快而有力,练成无影手也不为过。但从现实来看,远不是想象的那样,很多人的出拳速度不如民间业余爱好者,能说专业的就是最科学的?

大名鼎鼎的ufc世界冠军张伟丽,曾向一民间武者学习发力要领,这事是不是很耐人寻味?如果她的发力要领是最科学的,又何必到民间学习?

还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练散打、搏击的很喜欢用高腿法,这与他们没有灵活的步法、不能边打边走、边走边打有关。身形移动靠挪步,手、脚、身不统一,很多动作都是单一的、支离破碎的。高腿法对付行动不灵活的人,杀伤力确实很强,倘若对方步活拳快,恐怕你没有起腿的机会。假如到了互相搏命的关头,没有了裁判的保护,失去重心和平衡的时刻很可能意味着生命的句号在向你招手,你还敢用高腿吗?

还有,他们的防守技术确实有限,除了躲闪就是硬抗,接化的能力几乎为零。这要是在街头实战,王八拳互殴是免不了的,弄不好谁抗打谁就是赢家,练这种功夫的意义又有多大?

我并不是否定现代散打、搏击,但他们在某些方面有缺陷,这些缺陷是由于训练方法不科学引起的。按照他们的身体条件和训练条件,如能虚心寻找民间高人进行指点,他们会很快提升一个层次。民间确实有高人,信不信由你。但人家愿不愿意露面就难说了,这要看缘分,人与人的观念和追求不一样。

所以说,需要辩证看待一个人、一件事,不能一提到散打、搏击就觉得很厉害。研究数学的人很多,有几个华罗庚、陈景润?物理学家也不少,又有几个爱因斯坦?练拳击的都能达到泰森的水平?一个人的水平高低,与师父、教练的水平有关,也与个人的身体条件、练功条件、执着爱好程度、悟性有关,凡事不可一概而论。

总之一句话,我们不能神话传统武术,同样不能神话现代散打和搏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