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才女武亦姝晒書法,專家愁: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

武亦姝,這個名字從兩年前就開始火遍華夏,當她站在臺上用倒背如流的詩詞的時候,讓我們這些只記得幾首諸如“鵝鵝鵝”這些詩的人,既佩服又訝異於這小姑娘怎這般厲害。

在詩詞不再是流行文化的年代,一個十幾歲的普通女孩以超強的詩詞儲備記憶,一下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國民才女,武亦姝無疑是了不起的!

國民才女武亦姝曬書法,專家愁: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

走紅,總是有階段性的,武亦姝紅了一段時間之後投入了自己的學習當中,大家對於她的關注也慢慢冷卻下來。但最近又有一波熱浪再次將這個女孩推向了走紅的巔峰。

她以六百一十三分的高分考入清華再次翻紅,關於她的學習生活父母教育都成為了成功經驗的範本,隨處可見的吹捧文章和無以復加的讚譽鋪天蓋地,武亦姝正不斷被神化成神話。

國民才女武亦姝曬書法,專家愁: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

武亦姝被塑造為傳統文化復興的新生力,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在詩詞方面對她的讚譽,有人開始對武亦姝的書法逐一進行整理和點評,“了不起”“太厲害”“寫得好”這樣的形容詞滿篇皆是,就像是一個書法大師橫空出世了信徒們跪下來集體膜拜一樣。

但武亦姝的書法真的值得大唱讚歌麼?面對爆紅的熱度又有幾人保持清醒和理性的眼光去審視國門才女的書法呢?又有幾人能不人云亦云附和他人的讚歌呢?

國民才女武亦姝曬書法,專家愁: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

在網上可以找到很多武亦姝的書法作品,基本都是硬筆寫成的詩詞題簽。硬筆書法當然也是在書法之列,武亦姝的這些作品(圖二三五六)都寫得比較娟秀,練,一定是有練過的,但是,到底能不能以書法水平這個角度進行討論呢?

理論專家朱中原對此曾經有過一篇非常嚴謹理性的評論文章,專門針對武亦姝現象和武亦姝書法進行了不帶情緒的中肯點評。

國民才女武亦姝曬書法,專家愁: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

朱中原首先對於當下一味鼓吹武亦姝如何表示了擔憂,在他看來武亦姝無非勝在對詩詞的熟悉和記憶儲備,而這種記憶才華並不見得就足以將武亦姝捧到可以發揚和代表傳統文化的高度,因為同樣記憶力超群的學生還有很多,甚至可能在一般的高中裡面都可以找的到這樣的人才,而武亦姝恰好是被髮掘和推上熒屏的那個幸運兒。

國民才女武亦姝曬書法,專家愁: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

大家看到的都是武亦姝張嘴就來的詩詞背誦能力,卻幾乎沒有看到過她自創詩詞,而即便就是武亦姝能夠自己五步成詩,放在詩詞是流行文化的古代也未必見得就夠的上才女的稱號,因為文人在古代會吟詩作對就如同今天咱們必須會點數理化一樣,只不過是一個脫盲的水平而已。所以如果僅僅是因為武亦姝能背誦數千首詩詞就將其吹捧至能擔當起復興國學重任的國民才女的位置,朱中原認為她不是神話,她的確是會背詩,但也就只是會被詩而已,顯然吹捧過頭了。

那麼書法也是這個道理,在古代寫好字是文人的基本功,如今你隨便找個舉人秀才的字放到今天也能稱之為書法,但不見得這個舉人秀才在當時就能稱之為書法家。

大家看到的都是武亦姝張嘴就來的詩詞背誦能力,卻幾乎沒有看到過她自創詩詞,而即便就是武亦姝能夠自己五步成詩,放在詩詞是流行文化的古代也未必見得就夠的上才女的稱號,因為文人在古代會吟詩作對就如同今天咱們必須會點數理化一樣,只不過是一個脫盲的水平而已。所以如果僅僅是因為武亦姝能背誦數千首詩詞就將其吹捧至能擔當起復興國學重任的國民才女的位置,朱中原認為她不是神話,她的確是會背詩,但也就只是會被詩而已,顯然吹捧過頭了。

那麼書法也是這個道理,在古代寫好字是文人的基本功,如今你隨便找個舉人秀才的字放到今天也能稱之為書法,但不見得這個舉人秀才在當時就能稱之為書法家。

國民才女武亦姝曬書法,專家愁: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

朱中原在看過武亦姝寫的字之後,站在書法的角度用四個字為她進行了點評:尚未入門!也就是說以朱中原專家的身份來看待的畫,武亦姝的字若是非要稱為書法的話那就是“沒入門”。

在這裡專家朱中原並沒有要貶低武亦姝的意思,單論寫字的話武亦姝的確寫得很一般,完全到不了能夠被人大讚特讚的地步,她的硬筆字只能說寫得還行、比一部分人要寫得秀麗流暢,但非得吹成是能秒殺書法家的高超書法那就太浮誇了。

武亦姝絕對是個值得肯定的優秀孩子,在紅起來的同時伴隨著太多以偏概全的過度褒譽,這種捧殺式的浮誇吹捧風已經坑害過多少天賦神童?所以專家朱中原看似批評的觀點實則飽含了憂慮和愛護,如果武亦姝在盛譽面前沾沾自喜地秀這樣的書法,那的確需要有人站出來大喝:書法沒入門先練好了再出來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