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盡 春已歸

古語言:“九九盡,春已歸”。

中國傳統“九”為極數,

常常用來表示:最多、最大、最長久等。

在中國北部地區禦寒保暖條件極為簡陋,

人們為了捱過漫長的冬季,

發明了“數九”的方式來消遣。

九九盡 春已歸

後來人們還把“數九”編成了一段民謠: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沿河看楊柳,

七九河凍開,

八九燕子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用來記錄時光的變遷以及節氣的更迭。

九九盡 春已歸

轉眼間已經過了九九,這就意味著天氣逐漸轉暖,春天的氣息變得日漸濃重。

青草伸懶腰,柳樹抽新枝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隨著陣陣春風拂面,場場春雨洗禮,吹綠了柳芽,滋潤了小草,春天的腳步近了。春回大地,又一個四季輪迴更迭如約而至,人們也開始進入了忙碌的季節。“布穀飛飛勸早耕,舂鋤撲撲趁春晴。”農民伯伯也要開始忙碌春耕。

九九盡 春已歸

春回大地,大雁北歸

度過了一個漫長而寒冷的冬季,終於迎來了溫暖而明媚的春日,由一片寂靜肅殺迴歸到喧鬧多彩的春季。河水融化,萬物復甦,動物們也開始熱鬧起來。

南飛的大雁似乎也感受到了北方的豔陽,紛紛歸來嬉戲。燕子們也開始了新一輪的築巢安家,在樹枝上嘰嘰喳喳歌唱著。

“春江水暖鴨先知”剛剛融化的水面上三五成群的鴨子們相互打鬧著。

九九盡 春已歸

九九盡 春已歸

相邀去踏青

由於氣溫的轉暖,人們也脫去了厚厚的外衣,換上了輕薄的春裝。與此同時,踏青成了春季最受人們喜愛的活動。經過了寒冷而漫長的冬季的洗禮,在溫暖而明媚的春日,外出去踏青無疑是一件令人身心愉悅的事情。

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一種儀式,彷彿只有行了這種儀式,才真正擁有了春天。“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痴人。”白居易的《春遊》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九九盡 春已歸

賞花,從畫中走來的春天

春天也是一個百花盛開、爭奇鬥豔的季節,桃花、櫻花、油菜花、牡丹花、鬱金香......百花齊放,奼紫嫣紅。如此好時節,不負春光和美景,出門賞花是再好不過的了。

一年之計在於春,自古以來春季對人們就有著特殊的含義,它意味著希望、憧憬和美好。願我們都能在春季種下希望的種子在秋季收貨飽滿的果實。

九九盡 春已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