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承72候植物觀察~冬至一候杜衡

12月22日,冬至一候杜衡。


行承72候植物觀察~冬至一候杜衡

冬至一候 杜衡金釜

古言,杜衡亂細辛,今人猶呼杜衡為細辛,習俗之難改如此乎。細辛止四五種,皆凋於歲寒。杜衡數百品,四時不改色。一種黃花者,色如金亦雅賞也。


冬至一候

初候,蚯蚓結;陽氣未動,屈首下向,陽氣已動,回首上向,故屈曲而結。

行承72候植物觀察~冬至一候杜衡

杜衡特性:

中藥名,為馬兜鈴科植物。根狀莖短,根叢生,稍肉質,直徑1-2毫米。葉片闊心形至腎心形,花鐘狀、暗紫色,花期三到四月。原產中國,喜溼溫,耐陰,不耐寒。

功效:

具有祛風散寒,消痰行水,活血止痛,解毒之功效。常用於風寒感冒,痰飲喘咳,水腫,風寒溼痺,跌打損傷,頭痛,齒痛,胃痛,痧氣腹痛,瘰癧,腫毒,蛇咬傷。


與冬至節氣相關的兩首詩:


唐 杜甫《至後》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淒涼。


唐 白居易《冬至夜》

老去襟懷常濩落,病來須鬢轉蒼浪。
心灰不及爐中火,鬢雪多於砌下霜。
三峽南賓城最遠,一年冬至夜偏長。
今宵始覺房櫳冷,坐索寒衣託孟光。


從冬至節的那天,12月22日作為一九的開始啦。

依日序九天一段,直到驚蟄前兩三天為九九。

在黃河中下游地區流傳著一首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天氣冷了),

三九四九河上走(河水結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柳樹發芽),

七九河開(江河解凍),

八九雁來,九九耕牛遍地走。


歌謠中把整個寒冬的全過程的變化順次寫出來,其中“不出手”“河上走”“沿河看柳”“河開”“雁來”是“候應”,定季節的節奏、寒暑的循環。到九九“耕牛遍地走”,春耕繁忙起來,這是“農時”。候應與農時都結合在這首民謠裡了,寒冷程度的變化如V字形起伏。


一起來跟隨72候腳步,記錄每一候的自然變化吧。下一候,我們相約臘梅。

文中部分文字來源於《二十四節氣七十二候花信風》


人類的活動順應大自然的規律,在大自然中找到規律,尊重規律;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產生對自然的敬畏,因為對自然的敬畏,對世間萬物也就有了敬畏。順應自然規律,萬物皆生長

行承72候植物觀察~冬至一候杜衡


行承72候植物觀察~冬至一候杜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