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中醫醫療隊隊長鄭福增武漢歸來話中醫 “老中醫”的新思考

從武漢回來有一個月了,我省援助湖北第六批醫療隊隊長、河南省中醫院副院長鄭福增又回到了自己那間不大的辦公室裡,埋頭處理醫院的大事小情。“疫情過後,醫院已經全面複診,很多工作需要重新安排部署。”4月27日,鄭福增放下手中的文件對記者說。


  鄭福增帶領的是我省援助湖北的唯一一支中醫醫療隊,在武漢江夏方艙醫院,和其他幾個省份的醫療隊組成國家中醫醫療隊,運用中醫手段阻擊疫情。58歲的鄭福增是個“老中醫”了,但說起武漢抗疫經歷,他脫口而出的關鍵詞是“學習”和“收穫”。回到工作崗位後,他第一時間召集醫院相關科室人員,迫不及待地跟大家分享自己對於中醫抗擊疫情的所思所想。

  鄭福增結合自己在方艙醫院中遇到的典型病例,給大家講解了對新冠肺炎的認識、對傷寒與瘟病的認識,以及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的治療思考。他語重心長地說:“年輕醫生要多學習中醫經典,迴歸到中醫傳統思維,在傳承的基礎上才能真正地創新。”

  雖然跟中醫打了一輩子交道,但是經過這次疫情,鄭福增又有很多新的思考和認識。“面對全新的病毒,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中醫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有藥可用、確實有效、加快患者康復進程。”鄭福增總結說,幾千年來中醫應對歷史上各種瘟疫,留下很多好的經驗,在這次疫情中也都起到了關鍵作用。


  如何讓這些優勢不只是在這次疫情中發揮作用,而是在未來應對更多公共衛生事件中成為“關鍵角色”,是鄭福增從武漢回來後思考最多的問題。“加強中醫院感染學科建設,尤其是針對外感熱病,包括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傳染性疾病,進一步完善學科建設,使中醫藥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可以有更出色的表現。”在鄭福增看來,未來中醫藥在公共衛生領域的空間還很大。

  其實,很多問題鄭福增還在武漢時就開始思考了,這位方艙醫院裡的“老大哥”在前線也在不停地學習,“教”給他最多的是72歲的張伯禮院士。“年逾古稀的老人手術後沒幾天就開始工作,堅持進艙查房,他對中醫的那份熱愛和深厚感情,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讓我們幹勁十足。”鄭福增回憶。

  在武漢,鄭福增忘記了年齡,就像年輕人一樣連軸工作,是全隊的主心骨、定盤星,帶領大家頂住了壓力、捱過最艱難的時期,留下了河南中醫人的絢麗背影。當時建立的微信群如今還很熱鬧,工作群裡還會不時有天南地北的同行一起探討業務,患者群裡還會有武漢的市民分享好消息、諮詢各種問題,人已經各奔東西,心卻仍因武漢而連在一起。

  “大疫之後,不要忘了中醫。”張伯禮院士的話言猶在耳,這也是鄭福增再出發的目標,讓更多人接受中醫,讓古老的中醫在未來綻放新的光彩。

  閒下來的間隙,在武漢的林林總總不時會在鄭福增的腦海裡閃現,某個瞬間他恍惚覺得一切就發生在昨天。再想起那段經歷,鄭福增很懷念:“很留戀那段戰鬥的日子,我們勇敢地去了,踏踏實實地做了一些事情,為阻擊疫情發揮了作用,很平凡卻也充滿自豪。”

河南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